乾坤在手,萬化於心;

識透陰陽,精熟五行。

禪空慧定,虛靜無爲;

天人合一,感而遂通。

八卦圖

第一章 《周易》總論

第一節周易的產生

在遠古時期,先聖伏羲經常仰首觀望日月星辰天象的變化,低頭查看山川澤壑的形態,並時常注意鳥獸動物的皮毛文彩,以及千姿百態而又各得其宜的自然的奧祕。他近的取象於人的一身,遠的取象於宇宙萬物,孜孜不倦地追求,將觀察所得結合自己的體驗,以融合貫通神明的德性,參悟天地的化育,終於首創了八卦,以此類萬物的情狀。

由於八卦是古代先聖先賢從天地萬物的形象與變化中總結出來的,反映了宇宙的自然規律,所以它能夠使人從中得到啓示,從而教人決斷一切疑惑的事物,以趨吉避凶。由於卦符、卦名、卦序的不同,古之易有“歸藏”、“連山”、“周易”三易。今之《周易》相傳爲周文王被囚裏而作,它由本經和經傳兩大部分組成。《易經》是以天地爲準則,包括了宇宙中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說的是宇宙自然法則和人事自然法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先人智慧的結晶。要預先知道事物變化的結果,則應根據卦象所顯示的變化,揣測卦中所顯示的吉凶,無不準確。

古有“不學易,不可爲將相”之訓。歷史上人們一直用它來指導安邦治國齊家修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又常用《易經》來規範自己的行爲。“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更多的是將易用於佔測人生命運和事物吉凶。

第二節 八卦是破譯宇宙萬事萬物奧祕的無字天書

《周易》產生後,被人們奉爲經典,故稱《易經》。八卦符號是《易經》的本質,具體的表現,故八卦是無字天書。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類的語言文字是有限的,而用有限的語言文字是難以表述無限的宇宙世界的。又由於凡是能用語言文字表達的事物,都難免因人們各自的觀察此事物的角度和立場不同,以及每個人的知識程度、表達水平的差異,從而偏離和違背事物的本來面目。伏羲則“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僞”,獨具匠心的設計出有象徵意義的抽象的八卦符號,用抽象的符號組成的卦象以及它們之間的互相關係來顯示宇宙萬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它包羅涵蓄的宇宙萬物發展的信息之全之廣,就是在現今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也找不出任何一種文字符號能夠確切的代表它。人們在學習研究《易經》時,應該不拘於辭句字面的意義,不要爲其艱澀繁難的古文字所困頓生畏。而是從它的隱喻中得到啓示,融會貫通,真正理解卦象的含義,真正理解各個卦及卦與卦之間的關係。利用八卦的類萬物象,爻位,就可以理解八卦的抽象符號系統所顯示的自己需要了解的和知道的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發生及其變化結果。

《易經》就是八卦,卦是它的核心的東西,基本的東西,萬物萬象歸於卦,萬變萬化歸於卦。《易經》的全部理論就是理解萬物、萬象、萬化與卦的對應關係。

《易經》內涵之豐富,表達手法之精煉,足以使它有可能從整體上去描述全宇宙,並以其具有的高度概括的辨證觀點去解釋一切自然和生命現象。從而去建立整套的陰陽對應、交變循環以及週期性發展的哲理:從而把繁紛無比、形式萬千的宇宙質能運動規律,用極簡單的太極圖的圖象和河圖洛書的術數值描寫出來,刻劃出時空、質能、陰陽、虛實的交變,啓迪人的思維,去獲得突破五官感知進入靈感感知的飛躍;預測占卜萬事萬物,尤其人生髮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應用於人事占卜及社會和自然預測。

由於《易經》古文字的艱深,它本身又太簡練了,簡練得叫人無從猜想。太深邃了,深奧得無從思考,使人面對這科學皇冠的殿堂望而卻步。實際《易經》之所以謂爲“易”,而不謂爲“難”,就是它易簡易知,平常“百姓日用而不知”,一但掌握了方法,就認爲它很好學,很容易學。就如人們有時對某個上司領導不瞭解時,對他很懼怕,畏而避之,但真正的接觸了,有了一二次交道,就會覺得他很親熱,很好接近一樣。

本着“大道至簡”的原則,誘導思維,使人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較快的學會周易預測中簡單起卦操作,運算最快速,結果很準確,學習記憶量最少的占卜預測方法----《八卦象數預測法》,它是一切預測法之根本,萬法之宗。

八卦是一把萬能的認識工具,它並且教人用最簡單的方法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

未完待續...........

大家對易經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關注我 原創不易 記得給我點贊 讓我有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有什麼問題 也可以私下向我請教

我的宗旨不會閉門造車 將我畢生所學都會與大家分享 真正的讓中國的文化不再失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