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王俊傑猛

評彈歷史: 對清朝前期和中期的客觀評價,前期有過,中期有功

清朝皇帝的權/力比歷代都大,相對相權最小,這也是後人認爲清帝“勤政”的誤區所在。

終清一代,統/治者始終以殖民者的角度/學習漢/族文化制/度,根本沒有反省這套文化制度的弊端,因爲當時的清朝雖然落後於世界,但較之滿清入關前,入關後清朝的軍事奴隸制比以前強多了。

最可惜的是,明末末僅有的一點資本主義萌芽,也被專注於“勸農爲本”的康熙皇帝消除怠盡。

清朝入關時, 推行民/族壓/迫和奴役政策,加劇了滿漢矛盾。

清初,滿清貴族在京畿大規模圈佔土地,嚴厲處罰逃亡者及隱匿的窩主,使各階層惴惴不安。

在政/治上,清朝“首崇滿洲”,強迫漢族按照滿俗剃髮易服,違者處死;不許滿漢通婚。

刑法方面,滿漢之間、各個等級之間量刑標準亦不同。許多漢人雖在政/府中任官,但實權掌握在滿族官員手中,清廷特別對漢族鄉紳和知識分子嚴加控制防範。

當時,江浙發生的通海案、科場案、奏銷案、文字獄,誅殺流放許多鄉紳士子。

清政/府又頒佈遷海令,沿海25千米內居民,均迫令遷移,不準商船、漁船出海,使許多人破家失業。——華夏文明出現了局部的、短暫的倒退。

事情總是兩方面的,清初爲適應新佔領區的形勢,政策也有其開明和進步的一面。

滿清入關伊始,即取消明末苛重的三餉——遼餉、剿餉、練餉,獎勵墾荒,招集流亡,減輕賦役,使農業生產有所恢復。

在政/治上,禮葬崇禎帝,收羅人心;招降明朝的文官武將,委以職任。

爲了籠絡知識界,清政府又開科取士,爲他們開闢入仕做官的途徑;尊重漢族大部分原有的制/度和習俗,崇尚孔子和儒家文化。

清朝也一改以往燒光、搶光的做法,使國內的大部分古籍和傳統建築【最突出的是紫禁城】保存了下來。

明末出現的啓蒙思想也繼續發展,最突出的是黃宗羲等人否定君權和否定封/建制/度的思想。

清初文學藝術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湧現出《桃花扇》、四畫僧、四王、金陵八家等一大批傑出文學作品、文學家、畫家,凸起了中/國戲劇史上和繪畫史上的又一個高峯。

從康熙親政到西方列強入侵這一段時間內,在漢/族的反/抗下,在滿族有識之士的推動下,圈地、逃人法、遷海令逐漸被廢除,通行了兩千年的人頭稅也被廢除,中/國的社會經濟又一次有了長足的進步。華夏文明不但復現生機,而且有了更大的發展。

思想方面,雖然有八股取士【這其實是明朝留下來的落後制/度】和文字獄的威逼利誘,程朱理學曾出現了死灰復燃的現象。但經袁枚、戴震等一大批學者的批判,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陽明心學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以後再沒出現過復甦的跡象。

實學、理性思維、批判精神【雖然在清政/府的高壓下主要限於考據方面】成爲了思想界的主流,這也爲清末民初的思想解/放運/動鋪平了道路。

文化方面,雖然在《四庫全書》的編撰上清政/府採取了寓禁於征的政策,並抽毀和篡改了某些書籍,但在傳承華夏文化方面,其意義並不亞於《明樂大典》。

文學藝術方面,《紅樓夢》以深刻的思想內涵、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高超的藝術技巧使中/國小說攀上了一個至今都難以企及的高峯;京劇集南北戲曲藝術於一身,成爲了華夏文化中一顆極爲璀璨的明珠;揚州八怪使中/國繪畫史又添了一道異彩;《大禹治水》以其鮮明的華夏文化內涵和高超的技藝將我國的玉雕藝術推向了最高峯;圓明園將我國的建築藝術和園林藝術也推向了極致。

清朝中期,科學技術的發展雖然比明朝要遜色,但也沒有處於停滯狀態。這裏面最突出的是《皇輿全圖》的繪製和眼鏡製造業的興起。

有清一代,雖然在建設多民/族的統一國/家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始終推行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制/度,卻是它的一個很大的污點。

總的來說,清朝在繼承和發揚了華夏文化中非制/度性文化的同時,也繼承和發揚了華夏文化中制/度性文化中的許多消極因素,而且後者對前者起了很大的抑制和破壞作用,不過這也不是清朝特有的現象,制/度性文化對非制/度性文化的摧殘,在我國曆史上是屢見不鮮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