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不放假

由于军事工业落后,从抗日战争到朝鲜战争,中国军人往往只能以生命为代价击毁敌人的装甲车辆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中国工业基础的逐步完备,中国军人也逐渐摆脱了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的窘境

今天小编借着国庆节,跟大家聊聊“中国的RPG”——70式62毫米单兵反坦克火箭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才开始投入研发单兵反坦克武器。在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反坦克武器设计,都是仿照外国的,而雏形也差不多都是从国民党缴获来的美国造

而我军最早使用的两种自主反坦克武器,一种是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仿的美制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另一种是51式90毫米火箭筒

▲51型90毫米发射器

随后,在苏联的支持下,解放军开始装备“苏联制造”的武器,而当时,我们选择的反坦克武器是苏联在二战后制造的新品,RPG-2型反坦克火箭筒

▲RPG-2型火箭筒

我们为什么要讲起RPG-2型火箭筒呢?原因很简单,因为56式40毫米火箭筒就是以RPG-2为原型设计的

但是,RPG-2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它使用的弹头威力不足,有效射程太短,已经很难再对新一代的主战坦克产生威胁了。简单来说,RPG-2已经过时了

▲56式40毫米火箭筒

56式40毫米火箭筒与RPG-2非常相似,所以也很快就遭到了淘汰

而在1960年苏联撤回援助后,他们研制出来新型反坦克武器RPG-7。这款反坦克武器的知名程度,甚至可以和苏制AK47自动步枪齐名,被视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步兵及游击队的“标志性”武器。但是中国却没有得到相关技术

随着56式40毫米火箭筒的淘汰,研发一款新的反坦克装备迫在眉睫。这时,美军的M72式66毫米火箭筒引起了注意。这种武器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是一次性产品,而且造价低廉,可以给全队的士兵配发,还不会给造成太大负担

▲美军的M72式66毫米火箭筒

这种武器完全符合当时我军的需求,所以在不久之后,中国军队便借鉴M72,自行研制了我国第一种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这就是70式62毫米反坦克火箭

▲70式中国LAW(Light Anti-Armor Weapon,意为轻型反装甲武器)

70式反坦克火箭并没有完全照搬M72的设计,它使用了前后两个发射筒的设计,前管是发射管(可重复使用),后管是一个一次性组件,射击后将其拧下就可以进行下一发射击

整个武器系的重量比56型轻了一半,采用了高燃速火药,火箭弹主动段控制在发射筒内,发射时筒口无火焰。火箭弹靠折叠式刀形尾翼稳定,飞行时受风的影响很小,在3-4级风的情况下,射手不作任何修正也可命中目标

▲70式反坦克火箭筒

击发机安在握把上,是一个压电式装置,当打开保险、扣动扳机时就产生一个电脉冲,从包装筒内布设的线路传到点火具,引燃点火药及发动机中的装药,发动机中毛刷式装药燃烧只需十几毫秒。发动机在筒内工作完毕,火箭出筒后按预定弹道飞向目标

1.前密封盖

2.右铜导电片

3.连接插头

4.火箭

5.电点火头

6.后密封盖

7.固定螺栓

8.导通塞

9.阻挡器

11.导电插头

12.短路保险

13.左导电铜板

▲70式弹筒和弹药

70式的有效射程为200米,为了适应射击距离,表尺的刻度从50米增加到了250米。70式的火箭弹的最大射程约为800米,弹头能够击穿345毫米的装甲

▲在训练模式下,训练阻铁扳手将阻止发射器点燃火箭弹,这种做法可以延长压电晶体的使用寿命

▲70式装配的破甲弹

▲70式火箭弹

▲70式火箭

除了常规的穿甲弹外,70式还可以搭配空爆人员杀伤弹

但是由于当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无法大量提供制造发动机所需的铝材,加之击发机存在可靠性问题,70式火箭筒未能列装部队

但它打破了我国“仿苏造”的局面,对后来的国产单兵火箭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FHJ-84

像FHJ84式62MM单兵火箭筒,以及现役的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在它们身上或多或少的都能看见70式火箭筒的影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