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文章里,我们介绍了北方的九大名窑,随后由不少读者留言,希望《遇鉴》继续介绍南方一代的著名瓷窑。

之前我们也提过南方的著名瓷窑有十五座之多,今天我们就对它们做一个简要介绍吧。

江西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始烧于五代,到宋代技术成熟,规模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宋代景德镇主要烧制青白瓷,这种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的品类独具特色,具有胎白、釉润如玉的特点,辅以刻花、篦点、篦划和印花装饰,艺术感染力出众。

南宋官窑

汴京官窑随北宋灭亡而终结,南宋在杭州另立新窑作为汴京官窑的延续,称作修内司官窑,随后又在郊坛设立新窑,称作郊坛官窑。南宋官窑瓷器釉厚胎薄,器型除常见的盘、碟、洗之外,还有很多仿商周秦汉的古铜、玉器的摆件,作为宫廷陈设、观赏品。

南宋哥窑

与宋代其它名窑不同,哥窑不见于宋人记载,而且窑址迄今没有发现,仍是陶瓷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哥窑在陶瓷史上的地位,在明代的《宣德鼎彝谱》里,哥窑排名甚至还在钧窑、定窑之前,足见它的分量之重。

浙江龙泉窑

龙泉窑是宋代著名青瓷产地,创烧于北宋,极盛于南宋,瓷胎有白胎和黑胎两类,其中白胎占90%以上,器物制作工整,器底修胚平滑,器壁多用刻花装饰,辅以篦点或划纹,此外还有波浪、云纹、蕉叶和团花等纹饰。

江西吉州窑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重要民窑之一,烧瓷品类众多,地方特色浓郁,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黑釉瓷器。吉州窑黑釉瓷器不仅产量大,装饰技法也多种多样,而且构思十分新颖。

浙江越窑

越窑瓷器始烧与唐代,在五代时就已经颇成规模,吴越钱氏前后向宋王朝进贡的青瓷多达17万件。越窑瓷器釉色碧绿无暇,纹饰也十分工整,是当时瓷器的上乘之作。

福建建窑

宋代著名黑瓷产地,以带条状结晶的黑色茶盏而闻名于世,是兔毫盏的主要产地。富有变化的结晶釉和窑变花釉。

福建同安窑

同安窑创烧于宋而终于元,品种有青瓷和青白瓷两大类,釉色多为青黄色。同安窑是一处专供外销的瓷窑,瓷器在国内发现较少,而在亚洲其他国家发现极多。

福建泉州窑

泉州窑窑址主要有碗窑村和磁灶村,碗窑村以青白瓷为主,瓷胎洁白,磁灶村则主产高温釉粗瓷和低温釉陶器,成品遍销日本和东南亚。

广东西村窑

西村窑是广东地区重要产瓷区之一,烧瓷器皿繁多,装饰技巧丰富多样,产品以青白釉、青釉和黑釉为主,绝大部分销往东南亚各国。同时西村窑也是定窑之外,唯一可以烧制32cm以上大盘的窑口。

广东潮州窑

潮州窑窑址有笔架山窑、凤山窑、竹竿山窑等十处,单笔架山一带就有大大小小窑址上百处,年代横跨唐宋元,品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好黑釉三大类,其中不乏设计构思和雕刻技巧都属上乘的佳品。

广西藤县窑

藤县窑在历史上记载很少,在1963年才经考古发掘而发现。藤县窑以烧青白瓷为业,装饰以印花为多,器型以圆器为主,如碗、盏、盘、钵、碟等,还有其他窑少见的腰鼓。

广西永福窑

与其他瓷窑不同,永福窑的产品以腰鼓为主,这里烧制的腰鼓瓷胎中部较厚,表面均施青釉,釉层较薄,饰以褐彩,多数绘曲线纹。

湖南衡山窑

系湖南境内继唐代长沙窑之后兴起的彩瓷窑口,所烧瓷器胎质坚硬,瓷土一般不带砂。胎色瓦灰、赭灰或作猪肝色,少数呈褐红色。釉色除青黄色透明薄釉外,彩釉以深浅不同的绿、蓝、褐三色为主。

四川成都琉璃厂窑

琉璃厂窑的烧瓷品种有青釉、黄釉、褐釉、黑釉、白釉、绿釉,遗物以黄釉绿彩较多。器物的胎体多呈砖红色,其中黄釉绿彩中的大盆最为精美,盆中心刻双鱼纹,两鱼逆水并游,辅以水草,线条自然流畅,实属不可多得的珍品。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过,南方的这十五大名窑和北方的九大名窑一样,烧制的瓷器质地精美,釉色莹润,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追求不俗的鉴赏性,可以说各自都是各自门类瓷器的集大成者。

也正是有了如此之多风格迥异的瓷窑,我国的瓷器文化才会如此璀璨,为世界所钦羡。在新时代,希望我们可以站在古人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使我国的瓷器文化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