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7月19日下午,投中网CV智识在北京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举办了名为《时代铸就产业,中国“芯”的加速与抉择》的Vtalk沙龙,邀请了盛景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昊飞,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袁博,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牛昕宇,深圳埃克斯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杰,国科嘉和基金执行董事丁润强五位嘉宾先后做主题演讲与圆桌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2WY1CAkKF4qh\" img_width=\"576\" img_height=\"432\" alt=\"中科创星袁博: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沿着数据链路挖掘中国“芯”机会\"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以下为袁博主题演讲《半导体行业特点以及投资》实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感谢投中能有一个机会来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和探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分享分为几大块,一个是概述,另一个是我所理解的特点和趋势,再一个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新机会,最后简单说一下我们中科创星在芯片领域的布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2WY298j8RRMj\" img_width=\"576\" img_height=\"362\" alt=\"中科创星袁博: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沿着数据链路挖掘中国“芯”机会\"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芯片半导体领域有设计、制造、封测和测试,国内现在封测环节基本上有全球前几大的,像华天、长电这些公司已经在参与全球竞争,并且有比较好的技术实力和完成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在晶圆制造这块,中芯国际一直在往前赶,大概差个两三代。在设计领域,最近一直在炒的EDA,对于电路设计和设计版图非常重要。芯片投资,我觉得大的机会或者说要关注的点可能还是在设计领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简单梳理了一下2018年半导体整体行业的情况,去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数据是4688亿美金,然后半导体分了几大块,集成电路、分立器件还有光电器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集成电路里面存储、微处理器占了大部分,还有逻辑IC、模拟电路这四大部分,最大的像存储器基本上就是寡头垄断的形式,这里面我们中国机会比较大的可能就是在模拟电路或者在一些分立、光电子、传感器这些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2WY2M8W6G0C7\" img_width=\"576\" img_height=\"269\" alt=\"中科创星袁博: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沿着数据链路挖掘中国“芯”机会\"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半导体产业一直在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率,2018年还在增长,但是今年上半年增速放缓了,这个增速放缓的原因,一个是5G因为贸易冲突,推行受到阻碍。再一个,人工智能其实我们这两年说的AI+行业落地落的不是特别好,所以这几方面动能的不足,导致2019年上半年增速是放缓的,但是整体来看市场主要还是在大陆,大陆占到全球半导体市场的40%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来,手机的增速基本上到了天花板,汽车现在销量也已经开始下滑,我们新的自动驾驶还有像人工智能实际引领的作用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整体会出现这种放缓的趋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半导体行业的特点有几大方面,一个是资源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指的是要有比较大的资金投入,并且还要有高水平治理和人才的投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一个,从晶圆制造到封测,整个产业链是非常长的,并且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细分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行业内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存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设计还是龙头,设计引领了行业发展,芯片这块首先从设计做成电路,做成版图才往后端传导制造,这个是全球化的竞争,每一个芯片基本上都是全球供应链中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芯片制造商可以自己闭门完成整个产业链的,所以说这是要参与全球竞争,全球合作和全球市场的。再一个,刚才刘总讲到B2B,芯片半导体行业是非常明显B2B的商业模式,这是很明显的特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几个细分的行业,他们也有各自相应的特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说像逻辑电路对算法先进工艺的要求比较高,现在一般到7纳米,台积电和三星都在往5纳米做,先进工艺对设计公司的资本投入要求是非常大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像存储全球巨头就是三星、海力士这些公司,IDM模式,非常大的巨头在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像GPU还有计算的这些巨头,就有NVIDIA、Google公司在做。还有像微处理的系统,数据处理的芯片,这些对生态的要求会是非常高的,需要去和行业的需求紧密贴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像模拟电路,最主要考虑要有非常有经验的人来做,需要有干了十几二十年经验的人,所以咱们现在模拟电路整体还是欠佳的,也是这样的人才比较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像传感器工艺企业,对工艺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和工艺去贴合,要和工艺企业不停的验证、修正、迭代,所以他和工艺结合是比较紧密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芯片发展到现在,我们还是有一些机遇或者机会的,机会在哪里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摩尔定律失效说了应该有两三年了。比如现在到了7纳米再往下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把我们步伐加快一些,追上的可能性就会更高一些,这是一个机会。另外,5G来临以后,物联网的终端会越来越多,这些端侧设备上网碎片化细分的需求其实也给很多芯片公司带来不错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有,我们讲AI+行业,去解决行业细分问题的时候也会带来很多机会。消费互联网的普及率到了一定程度转向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这里面也有很多的机会,这里面的机会整体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未来的社会是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最核心的是数据,抓住数据,沿着数据的链路去发掘和布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2WY2c9TYm3dm\" img_width=\"576\" img_height=\"254\" alt=\"中科创星袁博: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沿着数据链路挖掘中国“芯”机会\"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芯片从2013年开始已经连续五六年进口超过石油,去年进口了3100多亿美金,出口500多亿美金,这里面2600多亿的逆差就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国产替代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芯片我们国产占有率是0,或者5%以内,如果我们能找到相应的人才,这里面能发掘出很好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2WY2sLRaal\" img_width=\"576\" img_height=\"369\" alt=\"中科创星袁博: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沿着数据链路挖掘中国“芯”机会\"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像CPU这些东西属于主战场,需要大力突破的,这种大力突破需要国家大的基金来做,像国内这两年做的兆芯、龙芯等,模拟的芯片、电源的、光电的这种芯片作为我们市场化的投资机构会有很多机会。在新型技术领域,像人工智能带来各种光电结合的芯片,像传感器应用到物联网领域,这里面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2WYBxJG6bPqe\" img_width=\"574\" img_height=\"385\" alt=\"中科创星袁博: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沿着数据链路挖掘中国“芯”机会\"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刚才说到数据,我们其实一直就沿着这个数据的链路从数据的获取到数据的传输、计算,再到呈现和交互,沿着这个链路去找一些好的标的,所以我从这几个方面分享一下我们有哪些可能存在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数据获取里面,首先第一点我们要供能,供能要给设备通上电,供能里面现在有新型的能源,还有一些功率器件,还有一些低功耗。关于节能的,尤其到物联网里面很多设备对功耗的要求非常高,这里面就有很多去挖掘的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了供能以后数据获取需要各类的传感器,像去年前年比较热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都是数据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类似人的眼睛,这种传感器就有很大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个,在数据传输领域,数据传输领域我们要做管道,从大的设备商来说做通信的链路,把管道扩的越来越宽,因为这个数据未来流量越来越大了,对管道要求越来越宽,里面就有很多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说像通信里面高速的光芯片、电芯片,还有像射频领域,现在像5G、毫米波高端的射频这些都有很大的机会。然后在存储,可能找一些新型的存储,数据量大了以后存储要求的能力也大,如果这种存储技术我们能够突破,或者能把这种技术把握住,那是很好的机会。再就是数据计算,人工智能算力提升的芯片都是有很多机会突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就是呈现,呈现是把这些数据信息呈现到我们眼前,这里面多是显示的部分,新型的三色显示方案,这个显示方案激光器能做的好,把这个激光器搭配好,做到系统,这里面有非常多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像交互,这两天大家看新闻马斯克给人后面带个管子,那就是做脑机接合,把物和人连接起来做交互,脑机接口,以实现现实世界和数字虚拟世界的交互,这里面也有很多机会可以挖掘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讲一下中科创星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刚才讲我们最底层的逻辑,整个科技发展一开始是从工业革命开始,从机械化电气化到自动化,再到信息化,最后到未来AI加上智能化,整个布局就围绕着数据,包括从获取到存储到计算再到交互到呈现,从这个逻辑去布局和挖掘项目。刚才也讲了获取、传输、计算、呈现交互他们有一些相应的细分机会,我们也是在这里面去挖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科创星在数据获取方面大概布局的芯片项目有30多家,这里面像激光、视觉的传感器,像听觉、嗅觉、味觉、位置、时间、精度各类的传感器去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方面我们布局了一些企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数据传输领域,比如卫星通信等我们也布局了大概有20多个项目,在存储计算、呈现和交互也布局了有20多个项目,计算方面也在光子计算、量子计算方面都有相应的布局,新型3D存储方式、人端交互也做了相应的投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科创星成立于2013年,依托于中科院西光所的一站式硬科技创业投资平台,从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2010年前提出硬科技,到现在硬科技逐步进入到社会各个方面,再到国家的话语体系,我们一直专注在这方面去布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整体的创投孵化就是链接人才、技术、资本,然后给他提供服务,专注于中国科学院,把最好的技术和人才挖掘出来用资本和服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真正的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行业面临的实际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科创星在芯片领域投资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在早期,从天使轮开始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在西安收购了台湾一家企业的工厂,这个工厂有19台MOCVD,有2800多台套半导体的设备,我们把这个工厂收购回来后定位为芯片领域的专业孵化平台,目前那里承载了30多家企业,现在我们也在规划新的建设,去做孵化的这部分,给企业提供一些帮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半导体这种公司,他们对设备的需求还是很强的,但是一个初创公司他们自己去做这方面的布局或者购买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公共的平台,为他们做设备的赋能,来帮助他们快速的成长。\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2WYCG4lBR2IO\" img_width=\"449\" img_height=\"271\" alt=\"中科创星袁博: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沿着数据链路挖掘中国“芯”机会\"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最后就是我们一直专注于围绕着硬科技这八大领域来做投资和布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总体投了有超过270个硬科技企业,中科创星也曾先后获得过2016年、2017年、2018年中国最佳早期创业投资机构,硬科技投资多次得到各界认可,未来中科创星会坚持紧密围绕中国科学院,努力共建硬科技创业生态雨林,为科技创业者提供专业、深度、全面的投资、孵化及融资解决方案,谢谢大家。\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80475684667443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