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原標題:六月謠言盤點:貴州兒童被性侵?醫保個人賬戶餘額清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對層出不窮的造謠信息,“求真”欄目根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騰訊政務輿情部和騰訊較真平臺聯合課題組發佈的6月中老年人易感謠言榜,對其中的食品安全、科學等熱點謠言進行梳理分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u003Cstrong\u003E、兒童空腹喫荔枝會引發腦炎導致死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輿情熱度 39286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70.8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傳聞】眼下正是荔枝上市的季節,然而,近期一篇名爲《空腹喫荔枝10個孩子死亡!醫生的呼籲爲所有人敲響警鐘》的文章在朋友圈瘋傳,一時間讓很多人突然對荔枝“望而卻步”,空腹喫荔枝真的會致命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相】“荔枝病”不是腦炎,“荔枝病”的主要表現爲嘔吐、頭暈、昏迷甚至死亡。由於荔枝病的症狀和病毒性腦病有相似之處,醫生很容易誤診。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馬冠生教授在接受北京青年報的採訪時表示,空腹時大量食用荔枝,會導致果糖轉化成大量的葡萄糖,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大量胰島素,並給肝臟傳遞錯誤的信號,引發低血糖症。馬冠生建議,不要空腹大量進食荔枝,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再食用。糖尿病人、有咽喉幹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症狀者最好不要喫或少喫荔枝。喫荔枝關鍵要把握量,老人小孩一次可以喫幾顆,成年人一天食用在300克左右爲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u003Cstrong\u003E、喝奶茶導致便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輿情熱度 11415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51.7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傳聞】近期,一則“女孩喝珍珠奶茶後便祕:CT顯示胃腸道擠滿未消化‘珍珠’”的新聞在網上不脛而走,14歲女孩喝了珍珠奶茶後,五天沒有排便,伴隨腹部疼痛,CT檢查發現胃腸道佈滿一顆顆圓圓的高密度陰影——沒有消化的“珍珠”。有網友誤導胃腸道全是高密度重金屬沉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相】奶茶裏的“珍珠”是木薯澱粉製成的小球。通常的製作過程,是把糖溶解到水中,再加入木薯澱粉,製成小球再煮熟而得到“珍珠”。即便是胃腸道里充滿了奶茶裏的珍珠,也不可能就變成了“重金屬沉積”。浙江省人民醫院張駿此前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糯米圓子和珍珠,都是密度很高的東西,不容易消化,所以CT能拍出來小圓點很正常,包括年糕湯圓這些難消化的東西,如果不咀嚼,也能拍出這種效果。此外,所謂“大量連續食用珍珠極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完全是妖魔化食品添加劑時臆想出來的危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u003Cstrong\u003E、機器人被人類暴力虐待後開始反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輿情熱度 5813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4.8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傳聞】最近,一則“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備受人類虐待後奮起反擊的視頻刷爆了社交網絡,傳聞稱,這是波士頓動力公司著名的人形智能機器人Atlas,被幾名“工作人員”輪番折磨以測試工作性能,機器人最後不堪重負奮起反擊,看過的網友紛紛被視頻劇情的反轉嚇到。機器人會產生反抗意識嗎?機器人革命很快要來了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相】6月14日,該視頻的製作團隊Corridor Digital以《How we faked Boston Dynamics robot》(《我們如何僞造波士頓動力機器人視頻》)爲題,在社交網站發佈了這段惡搞視頻的整個CG合成過程,並表示:“這段視頻是一段滑稽的模仿,與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公司無關。” 波士頓動力公司的英文名稱中的“Boston”還被加上了幾個字母,變成了“Bosstown”。這段視頻很好的抓住了今日人類社會與機器人未來關係的敏感心理,包含的要素包括機器人的前沿進展,虐待或霸凌機器人,機器人覺醒與反抗的問題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輿情熱度”系媒體、網民就相關案例謠言及闢謠文章報道、討論情況。數據來源於微信公衆平臺、QQ空間、微博、新聞報道及新聞跟帖評論等公開場景報道、討論總量。“預估關注人數”是基於上述不同場景的輿情熱度,結合各場景中老年關注用戶關注佔比情況,以及不同媒體渠道文章的平均曝光量,綜合加權計算得出。(記者孝金波 實習生管福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編:魏思敏、張希)\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7518748856816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