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液壓支架維修(大修)質量要求

關於液壓支架維修(大修)質量要求,現規定液壓支架檢修的質量標準和試驗方法,本標準適用於煤礦井下用液壓支架檢修質量的控制和評定,MT312—2000液壓支架通用技術條件MT313—92液壓支架立柱技術條件MT,MT98—84液壓支架膠管總成及中間接頭組件型式試驗規範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大修必須有檢修許可證、質量保證體系,大修必須具備必要的檢修場地、 檢修設施、試驗手段。

煤礦液壓支架ZY系列

煤礦液壓支架維修(大修)質量標準如下:

一.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液壓支架檢修的質量標準和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煤礦井下用液壓支架檢修質量的控制和評定。

二. 規範性引用文件

MT 312—2000 液壓支架通用技術條件

MT 313—92 液壓支架立柱技術條件

MT 97—92 液壓支架千斤頂技術

MT 76—83 液壓支架用乳化油

MT 419—1995 液壓支架用閥

MT 98—84 液壓支架膠管總成及中間接頭組件型式試驗規範 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1987版)

煤礦液壓支架圖片實拍

三.一般技術要求

1.大修單位必須有檢修許可證、質量保證體系,資質要齊全。

2.大修單位必須具備必要的檢修場地、檢修設施、試驗手段和檢測手段。

3.對標準件、外購件驗證煤安標誌、合格證書及使用說明書;驗證銘牌,銘牌應註明產品名稱、產品型號、出廠編號、出廠日期、製造廠名。

4.外購件、外協件的外觀質量、幾何尺寸符合圖紙要求。

5. 閥的壓力、流量參數及連接型式、尺寸應符合MT 419-1995標準的要求。 立柱及其重要零、部件應符合MT 313—92標準的要求。 千斤頂及其重要零部件應符合MT 97—92標準的要求。 膠管應符合MT 98—84標準的要求。

6.千斤頂或立柱進廠按每批量的3%但不少於3根抽樣,檢驗密封性能。 各類閥進廠按每批量的2%,但不得少於5件抽樣檢驗各種閥的性能。 膠管進廠按每批量的5%但不少於5件抽樣,檢驗密封性能。

液壓支架發貨中

四. 整架解體

1. 按技術要求解體;液壓件必須和結構件完全分離,立柱、千斤頂、閥不得帶有膠管和彎頭,各構件上不得有無用的鐵絲及非支架部件。

2.對各類銷軸、螺栓應用工具拆卸,未經批准不得使用氣割。

3.對各類液壓部件禁止採用不規範的工藝強行拆卸和摔碰;立柱、千斤頂宜在縮回狀態下拆卸,拆卸後應全部縮回,分類裝筐。

4.解體後的支架構件、連接件、液壓元部件應分類放入集裝箱架,或排放整齊。

五. 部件表面清理

1.頂梁、底座、前梁、尾梁、推移框架等結構件沖洗後外表應無煤矸,除鏽後應無浮鏽、浮漆。

2.立柱、千斤頂、閥、膠管等液壓部件的外表沖洗除鏽後,應無煤矸、浮鏽、浮漆、油垢。

六.部件檢修要求

1.結構件

(1)頂梁、掩護梁、前梁、底座等具有較大平面的結構件,在任一尺寸上的大變形不得超過10‰。

(2)構件平面上出現的凹坑面積不得超過100cm2,深度不得超過20mm;構件平面上出現的凸起面積不得超過100cm2,高度不得超過10mm;構件平面上凹凸點,每平方米麪積內不得超過兩處。

(3)側護板側面與上平面的垂直度不得超過3%。

(4)復位簧塑性變形不得超過5%。

(5)主要構件鉸接銷孔的大配合間隙應小於3mm。

(6)銷軸、連桿的直線度不得大於1%。

(7)推移框架杆(或推拉架)直線度不得超過5‰。

(8)對於整形、補焊的結構件塗防鏽漆前必須毛刺、氧化皮、粘砂、油污等髒物,外漏焊縫平整,無裂紋及大的焊瘤。

2.立柱和千斤頂

(1)裝配前應徹底各零件所有表面的毛刺、切屑、鏽層、污垢,缸體、活柱的配合表面不得有裂紋、撞傷、變形等現象。

(2)立柱、千斤頂與密封圈相配合的表面有下列缺陷時允許用油石修整: a)軸向劃痕深度小於0.2mm,長度小於50mm。 b)徑向劃痕深度小於0.3mm,長度小於圓周的1/3。 c)輕微擦傷面積小於50mm2。 d)同一圓周上劃痕不多於2條,擦傷不多於2處。 e)鍍層出現輕微鏽斑,整件上不多於3處,每處面積不超過25mm2。

(3)活塞桿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於0.8,缸體內孔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於0.4。

(4)立柱活塞桿的直線度不得大於1‰,千斤頂活塞桿的直線度不得大於2‰。

(5)各類型缸體不得彎曲變形,內孔的直線度不得大於0.5‰;缸孔直徑擴大,圓度、圓柱度均不得大於公稱尺寸的2‰,缸體不得有裂紋,缸體端部的螺紋、環形槽或其他部位必須完整,管接頭不得有變形,其它配合尺寸應能保證互換組裝要求,缸體非配合表面應無毛刺,劃痕深度不得大於1mm,磨損、撞傷面積不得大於2cm2。

(6)解體後能直接複用的活塞桿及中缸應排放在木質或軟質襯墊上,嚴禁磕碰,組裝時在各密封配合表面應塗潤滑脂,確保在組裝過程中不劃傷密封表面。

(7)使用新擋圈、導向環、卡箍等塑料件時,應用工具切口,並達到工藝要求,嚴禁採用不規範的工藝切口。

(8)裝配時,各連接螺紋,應塗螺紋防鏽脂,應仔細檢查密封件有無老化、咬邊壓痕等缺陷,並嚴格注意密封圈在溝槽內有無擠出、撕裂等現象,如有上述現象,應更換。

(9)對需要電鍍的活塞桿鍍完後,鍍層不應有起皮、脫落或起泡現象,鍍層結晶應細緻、均勻、不允許有下列缺陷:a) 表面粗糙、粒子、燒焦、裂紋、起泡、脫落。 b) 樹狀結晶。 c) 局部無鍍層或暴露中間層。 d) 密集的麻點。

(10)立柱、千斤頂組裝試驗合格後,應將其縮至短位置。 裝配後,缸體外表面(活塞桿外表面除外),應按圖樣要求噴(塗)防鏽漆和麪漆,漆層應均勻,結合牢固,不得有起皮脫落現象。

3.閥類

(1)在潔淨的環境下,先清洗閥的外部,然後將閥解體清洗各個零件,必須徹底清洗,所有孔道、退刀槽及螺紋孔底部均不得存有積垢、鐵屑及其他雜物。

(2)閥上所有橡塑密封件,一般應更換新品,個別重複使用的塑料件應符合《液壓支架用閥》MT 419-1995標準中的有關規定。

(3)各零部件有輕微損傷的內螺紋可修復使用,新更換的零部件應除去毛刺。閥上所用各類簧,不得有鏽斑或斷裂,塑性變形不得大於5%。

(4)閥體各孔道表面,閥芯表面以及其他鍍覆表面,鍍層不得脫落和出現鏽斑。閥體及零部件不得有裂紋,撞傷或變形等缺陷。

(5)閥裝配後,無論有壓與無壓,操縱應靈活,操縱力應符合該閥技術文件的規定。閥的定位要準確、可靠、穩定,定位指針要清晰。

(6)各類閥應無殘餘乳化液,所有通孔應加堵封嚴,外表面塗防鏽漆。

4.高壓膠管與管接頭

(1)新的或重複使用的膠管,應符合下列要求:

a)接頭無嚴重鏽蝕、變形、毛刺,能順利插入配合件,在無壓工況下應可以自由旋轉。

b)檢修時必須重新更換“O”形圈和擋圈。

c)膠管外層橡膠在每米長度上其破損不多於兩處,破損面積每處不大於1cm2,破損處距管接頭在200mm以上,且金屬網未被破壞。

d)膠管無摺痕、壓痕或明顯的永久變形。

(2)膠管內部必須嚴格清洗,不得存有積垢。

(3)嚴重損壞的膠管,可切去損壞部分,重新扣壓接頭。

七. 裝配及外觀質量

1.總裝前對所有組裝零部件的規格和外觀質量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後才能進行組裝。

2.支架的零部件和管路系統應按各架型圖樣規定的位置安裝,連接可靠,排列整齊、美觀。

3.支架外表面應塗漆,漆層應均勻,無漏塗、起泡、脫皮、裂紋等缺陷。

4.所有快速接頭在組裝時應塗上潤滑脂。

5.所有簧筒、導向杆、四連桿鉸接銷在組裝時應塗上潤滑脂。

6.活動側護板的組裝方向和鄰架操作管路的組裝方向應按施工要求執行。

八.塗飾

1.各種構件的金屬外露表面均應塗以防鏽漆和麪漆,推移框架和連接頭塗瀝青漆,底座底面、頂梁頂面、電鍍表面、膠管表面不塗漆。

2.塗漆前應浮煤、浮鏽、氧化皮等髒物。

3.漆層應均勻,並完全覆蓋構件表面。

九.運輸要求

1.膠管開口端應有防塵套,支架降到低高度管路不得擠壓膠管。

2.前探梁、推移框架的吊掛應符合工藝要求。

3.各類臨時組裝的銷軸應配齊開口銷或捆綁好。

4.按大修委託要求注防凍液或作防凍處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