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佳标兵】服务群众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点击关注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信

“说实在,我刚接手户籍窗口工作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没底的,单位里老同志要退休,需要我在三个月内从社区转到户籍窗口工作。”

当被问及自己工作以来的经历,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虹桥路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陈思阳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开头。

“看法律条文、研究各项户口申报业务,毕竟是服务群众,一点都马虎不得,想起来真的是比高考还认真,不过好在三个月里把业务都弄熟了,最后还是如期上岗了。”

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虹桥地区新旧小区混杂,动拆迁滞留户口多,老旧小区外地配偶、知青老人多,高档小区境外出生申报多。户籍窗口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群众接待和咨询,工作压力可想而知。有时候来办事的群众送走了一波又一波,一天下来,喝不上一口水,也没有时间好好吃午饭。有时面对群众的不解、疑惑,要对同一个问题反复进行解释,嗓子干哑是家常便饭。

四年来,陈思阳把枯燥的政策条文转换成鲜活的语言,不厌其烦地为办事群众将政策讲明白。针对虹桥社区外籍人士多的特点,他与社区民警一起设计了一份多国语言的宣传单,方便他们办理住宿登记业务。对于前来办理户籍的社区群众,陈思阳总会在电话里反复告知有关事项,避免来回奔波。若是遇到孤老、残障人士这样的特殊人群求助,陈思阳更是会上门提供便利,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老周是居住在虹桥街道的一位返沪知青。这位年届七十的老人早年夫妻离婚,独女过世,兄弟反目,而他的户口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自1987年回上海后始终未能解决。坎坷的生活经历让老周变得性格暴躁,是小区出了名的“刺头”。

2016年初,老周申报户口的相关诉求材料交到了陈思阳手里。在详实的调查之后,他将老周请到了派出所沟通。经过仔细询问和不断求证,陈思阳归纳出老周申报的三个难点:一是投靠对象,即老周弟弟担心其户口报入后影响房产既得利益,所以颇有顾虑;二是老周的暴躁脾气让他与各方沟通困难;三是因为经济拮据,无力承担高昂路费,在原插队所在地又无亲无故。

这三个难点是老周的心事,也就成了陈思阳工作的着力点。他先与老周弟弟进行了一次耐心细致的长谈,在社区民警、居委干部和司法援助律师的配合下,双方草拟了一份落户协议,明确房产归属,打消了其对老周户口报入后的顾虑。其后陈思阳又多次采取函调等方式直接与老周原插队所在地的相关部门沟通,避免了他自己出面又因暴躁脾气而使沟通陷入僵局,同时还为其节约了路费、话费。在拿到户口准迁证的那天,老周喜极而泣。落户后,他还专门给陈思阳送来了一面锦旗,他自己也从小区的“刺头”转变为热心公益的平安志愿者。

四年来,陈思阳先后化解了多起社区矛盾,而他也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荣获2017年上海市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岗位能手”称号。

在一位群众寄来的表扬信中写道:“我们的岁月静好,来自人民警察的默默守护。”这让陈思阳想起了他最喜欢的郑板桥一首题画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值班编辑:俞澜昇

稿件来源:警民直通车长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