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慶不用出遠門,就在桐梓喫到嗨~

黑惡不除 國無寧日 緝槍治爆 勢在必行

轉眼間

國慶假期已經過去一天了

梓妹兒雖然沒去旅遊

但已經在朋友圈裏周遊世界了

逛得肚兒都餓了

收拾出門喫桐梓美食咯

dvdf

首先,當然是要喫喫咱們桐梓的特色

方竹筍、羊肉、黃燜雞

方竹筍

桐梓是“中國方竹之鄉。”桐梓的方竹更是“世界一絕、中國獨有、婁山至珍。”鮮嫩可口的方竹筍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鈣、鐵、硒、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是純天然的保健食品。在桐梓人的餐桌上,方竹筍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尤其是在這陰冷的天氣,喫上一頓美味的方竹筍火鍋,簡直不擺了。

羊肉

來了桐梓,不喫點羊肉再走,那真是一大遺憾呀。桐梓的羊肉火鍋、羊肉粉,簡直巴適得很,尤其是容光回鍋羊肉,更是一絕。

黃燜雞

喫黃燜雞當然要喫婁山黃燜雞啦,婁山黃燜雞採用花秋鎮特有的花秋土雞,配上餈粑辣椒,18種香料融合的味道榨取出香料油,經過50分鐘鐵鍋的熬製,是一道原汁原味的桐梓特色菜哦。

好啦,喫完這幾道特色

接下來,梓妹兒要帶小夥伴們

去嚐嚐噻桐梓那些美味的小喫啦

餈粑鍋巴

糯米蒸熟,揉成團,抹上油,在滾燙的砂鍋上來回摩擦,30秒左右糯米糰底部就會有一層鍋巴,然後再把鍋巴撕下來,切一小坨餈粑,裹上香味十足的黃豆麪,一口咬下去,滿口都是咔呲咔呲的脆響~

夜郎街糯米糰

糯米糰,這個在伴隨了大多數桐梓人學生時代的食物,一提起它,彷彿就回到了學生時代。兩勺糯米加一勺洋芋,均勻地把海椒、黃豆平鋪在壓平的糯米洋芋上,用專用的帕子把它們裹在一起,一個香噴噴的糯米糰就可以開喫了,糯米的香甜加上海椒的辣,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溫家油茶

桐梓人的早餐多種多樣,油茶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一樣。小米熬成粥,撒上香脆的饊子,放上花生醬、花椒麪、芝麻油、胡海椒面、香菜,加鹽和味精調味便成了一碗酥軟香麻的油茶。

蛋裹輝煌

雞蛋的香味在口中慢慢散開,隨着米皮帶着辣味的質感,糯米在被咬破的瞬間釋放出它的香甜嚼勁……

蛋包洋芋就是把土豆、米皮、糯米、火腿、酸蘿蔔、苕粉放在平底鍋裏進行炒制,接下來把雞蛋煎成蛋皮,再把之前炒熟的土豆糯米等用蛋皮包裹。這樣將土豆的清香與蛋皮的鮮嫩結合,香氣濃郁!

步行街小豆腐鋪

在桐梓,這是味道很不錯的一家宵夜店,基本上每天晚上都爆滿,小豆腐、小瓜、五花肉、糯米腸……每一樣都欲罷不能,再配上阿姨特製的海椒面和酥脆的大蒜末,味道真的是攢勁得很!

牙籤肉

一份牙籤肉,一紮啤酒,三五好友圍坐一桌,已經成爲桐梓人宵夜的標配。

牙籤肉是選用上好的豬肉,切成丁,用料酒、鹽、糖、花椒粉、胡椒粉醃製好,肥瘦相間地用牙籤穿好,然後均勻地放到炭火上烤制,待肉串烤至金黃滴油,撒上細細的辣椒麪、蔥花、香菜末等,就可以開喫了!

戀愛豆腐

戀愛豆腐早就是桐梓的風味小喫之一了,將白豆腐切成長方形小塊狀,放在鐵製烤板上,不停翻動,直至皮色黃亮,喫時將老闆配好的蘸水放入豆腐內,一口咬下去,海椒的辣、折耳根的脆混合着蔥花、薑末等,外脆裏嫩、鹹辣爽滑、滿口噴香!

鍋貼餃

鍋貼餃算是桐梓的發明,也是桐梓人最愛之一!剛出鍋的鍋貼餃還冒着熱氣,特別是那種咬一口的醮香讓人胃口大開,配上一盤盤滷菜,朋友相聚,邊喫邊聊,有一種享不盡的幸福時光。桐梓的橫四和開口鍋貼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喫。

豆花面

豆花面是桐梓傳統小喫,大街小巷都有。豆花面味道的好壞,關鍵在豆花和辣椒製作。煮麪也很講究,要用豆漿煮,麪條柔軟不化。喫時,還配有一碗豆漿,美味可口。

擔擔麪

擔擔麪傳說源於挑夫們在街頭挑着擔擔賣面而得名,由成都、重慶等地傳入桐梓,有上百年曆史。擔擔麪是將麪粉擀製成麪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麪條細薄柔滑,喫起來油香麻辣,十分入味。

小籠包

桐梓小籠包由四川、重慶等地傳來,10個小包子爲一籠,與北方流行的灌湯包子系出同門。熱氣騰騰的小籠包雪白晶瑩、味美細膩,喫時佐以姜蒜水、辣椒、香醋,配上一碗稀飯,爽到了極致。

小夥伴們

梓妹兒夠貼心吧

這麼多大桐梓的美食拿走不謝

趕緊趁着國慶假期

去海喫一頓吧

主辦方:桐梓縣對外宣傳中心

總 編:王 迪丨 副總編:尤曉嬋

本期編輯:畢文君 張體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851—2662242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