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6月底,上海市軌道交通市域線機場聯絡線工程正式開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2日,江蘇南通市市長徐惠民“官宣”:南通新機場規劃建設已被列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成爲上海國際航空樞紐重要組成部分,和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共同組成上海航空主樞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5日,蘇寧物流集團執行總裁姚凱在社交網絡發帖透露:“天天快遞上海轉運中心正式搬遷,百萬級產能、自動分揀、江浙滬時效更快。這是蘇寧與天天融合的一小步,也是天天快遞數字化進程的一大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基礎設施建設到企業商業行動,伴隨着《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審議通過並印發,長三角各地的政府、企業等各界正在爲“長三角一體化”的落地創造天時地利與人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規劃”能夠實實在在地落地意味着,長三角一體化在促進包括人才、資金等要素的流通、協同發展、產業的有效分工佈局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提升。紮根在此的企業本已實力強勁,一體化再加速,則如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所言,企業把握好這一歷史性機遇就能迎來更大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83f82ea90a747bdb118970c828eff15\" img_width=\"828\" img_height=\"485\" alt=\"張近東談長三角一體化:不要零和博弈,要開放融合\"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要:協調分工降本增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三角包含26個城市,人口1.5億,面積是粵港澳大灣區的4倍。根據18年的GDP數據,長三角地區GDP總量超過21萬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23%。可以說,長三角是中國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無論是長三角還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內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例如,長三角地區的上海、江蘇和浙江人均GDP當前均已躋身全國前五,而安徽則排在20位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三角4大主要省市中浙江、江蘇、上海產業發展相對協同,安徽則產業同質化相對嚴重,區域內競爭較大。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張京祥認爲,在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過程中,要重視垂直協調,更要注重水平協調,特別要注重建立地區間利益分配和協調機制。在這個過程中,既要重視發揮政府功能,也要注意把握市場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一體化加速進行,各區域的區位優勢開始釋放。安徽產業分工合作持續深化升級,聯合利華、華誼等一批知名企業集團將生產基地甚至總部遷到安徽,一批省內企業紛紛藉助長三角開放平臺加快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安徽省有1000多家家電配套企業,已形成了家電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及相關配套企業集羣的產業體系。而生長於南京的蘇寧作爲在全國電商領域家電銷售額全渠道第一的平臺,與各家電品牌有着密切合作,雙方可以共同發揮在產品及服務方面的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江蘇南京,上汽集團浦口基地EP22純電動乘用車生產線已建成投產。從2007年底上汽與南汽全面合作開始至今,上汽集團在長三角地區擁有200家企業和生產基地,涵蓋整車、零部件、服務貿易和金融四大業務板塊。長三角已成爲上汽自主品牌的重要出口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b384cf23b0540c3bf6591ea188e4b12\"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6\" alt=\"張近東談長三角一體化:不要零和博弈,要開放融合\"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對於長三角地區來說,一體化的提速可以進一步降低區域間要素流動的障礙,深化區域內分工,爲產業集聚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條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濟一體化的本質是按照地區分工的要求,調整區域內的經濟結構,從而使市場供給的商品、服務、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和產品能夠充分流動並獲得無差別待遇,實現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是:科技創新要搞起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三角在全國來說,創新能力是走在前面的,但對比世界的五大都市羣和我國的珠三角區域,長三角經濟結構相對傳統。電子、通信等新興產業在珠三角產值中佔比較高,而蘇南則更依賴傳統重工業和化工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長三角四地正在抓緊編制長三角產業地圖。科技創新一體化是下一步要重點推進的內容。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認爲,科創中心是長三角核心區的“內核”,即發展要素和動能。建議通過加強滬寧科技走廊,圍繞創新鏈佈局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形成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零售業而言,阿里和蘇寧不但自身不斷推陳出新,推動零售變革,已經通過投資、改造等方式助力產業集羣進行數字化升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2017年11月以來,蘇寧累計完成了十多個項目投資,投資總規模接近700億元。其中,不乏萬達商業、迪亞天天、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這樣的“大手筆”案例。在完成對部分業態的收購之後,蘇寧利用自身的科技能力對門店進行升級改造,既滿足了自身對於體驗提升的要求,也推動了傳統業態創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此之外,阿里、蘇寧在幫助國產品牌提升銷量、銷往海外、根據消費需求進行反向體制,提升製造業的生產效率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三角零售業蓬勃發展,同行企業集聚在同一區域,迫使他們不斷改進技術,積極參與技術創新,從而獲得足夠的市場競爭力,並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其他領域也是如此,在激烈的競爭中,讓更多的新產品與新業態不斷出現,進而在擴大市場範圍的同時反哺勞動分工,使其得到進一步細化,形成良性循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是:不要零和博弈,要開放融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傳統行業起家的企業要向數字化轉型,常常面臨成本壓力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自身的治理結構,人才戰略和人力資源儲備也要跟上,這些因素都限制了長三角傳統企業的轉型之路。長三角區域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資源孤島的現象。幫助區域創新轉型打破資源孤島,進行有機融合是個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各個城市間互補性較強的產業集羣發展起來後,通過集羣內企業間的合作、競爭以及羣體協同效應,加速橫向和縱向的要素流動,面臨困境的企業能夠藉助一體化紅利實現成功轉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也意味着,長三角的企業要摒棄零和博弈思維。正如張近東所說,長三角企業要對標區域經濟一體化,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協同發展中融合共進。還要對標國際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通過創新驅動來提高企業發展的“含金量”。\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c909dfc93aa4915a0628b93939d1cd4\" img_width=\"1251\" img_height=\"832\" alt=\"張近東談長三角一體化:不要零和博弈,要開放融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圖: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上海國際集團去年發起了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基金首輪封閉規模超過70億元,預計可撬動超過500億元的資本。下一步上海國際還將與國內著名AI龍頭企業等一起發起設立相關產業鏈基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蘇寧在未來三年,也將圍繞智慧政務、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智慧商務、智慧交通等領域,參與到長三角地區政府“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工作。蘇寧的數據雲、物流雲、金融雲等一系列能力也是開放共享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爲長三角區域企業謀求創新共享、協同發展提供了參考借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從本質上來講是區域間的協同與發展問題,只有頭部企業實現創新發展還不夠,協同發展要求每個企業都要在專業方面做強,在此基礎上產生協同效應。從而推動產業生態快速在長三角地區積聚,並向全國乃至全球輻射,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長三角優勢產業鏈集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爲國家戰略,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印發,這不僅是長三角的機會,更是民營經濟的機會。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將爲企業發展進一步創造空間、打通渠道。\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3691486302704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