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ad643a624ae4b3fafe316bbe5417ecb\" img_width=\"861\" img_height=\"644\"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郝雪廷(左一)與時任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館長王留大(左二)、八路軍研究專家王照騫(左三)一起探討歷史\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5年,他正式調入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這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也是他傾盡全部精力鑽研八路軍的一個新起點。\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7831bfc798d4a4d8ababc2d78fa0b14\" img_width=\"694\" img_height=\"500\"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採訪壺關老民兵英雄張小保\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弘揚太行精神,傳承八路軍文化”是他的初心。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617ed68882a4a7591e1a7ae292802af\" img_width=\"808\" img_height=\"344\"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XiGuaChajian\"\u003E\u003Cspan\u003E文\u002F蔣平\u003C\u002Fspan\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span\u003E在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抗戰史實的大型革命紀念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東廳的一層樓梯拐角處,有一間起眼的辦公室。推開門,從半掩着的窗簾中透過的斑駁陽光,投射在堆滿各類書籍的櫃子、桌子上。一位頭髮花白的中年人,端坐在電腦前寫着什麼,見有人進來,他的目光才從電腦前緩緩移開,目光從老花鏡上方投到來人身上。片刻,他才能看清楚來者是誰。\u003C\u002Fspan\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這個人就是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史料研究部主任郝雪廷。\u003Cspan\u003E \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見到郝雪廷先生,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第二天,他將應邀去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課。他的《太行精神耀千秋》爲山西財經大學《人文山西》系列課程之一。他正在爲外出講學做準備。他說,一輩子就是鍾情八路軍,他要做的就是把八路軍的歷史和故事告訴人們,把紅色文化傳承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我早就從電視、網絡上看到過先生,聽到過他講述抗戰歷史、八路軍文化。他爲什麼獨獨鍾愛着八路軍、鍾愛着紅色文化呢?原來,在他小時候,聽村子裏人們說的最多的就是逃難的故事,在飯場場喫飯時常常聽到的也是抗戰的事情。八路軍的英勇頑強、日本人的窮兇極惡、抗戰的艱苦卓絕、恩恩怨怨的家國情仇深深吸引了他。不過,他最初接觸到八路軍的事是因爲父親。至今他還清晰地記得父親講述的爲八路軍送信以及在關家堖戰鬥中父親和大夥兒一起掩埋八路軍戰士遺體的事。那時關家堖和他的村莊屬於一個編村,父親任村長。關家堖戰鬥的慘烈深深震撼了年少的他。對侵略者的恨和對八路軍的愛都深深根植在心裏,他漸漸對八路軍、武鄉抗戰、太行山抗戰產生了興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年時代的他參加工作後,先後在供銷社當過營業員、在國營四三八二廠擔任過工藝員、在供銷合作聯合社當過辦公室副主任等,可是在業餘時間他就憑自己的熱情和摯愛收集整理了胡春華、石榴先、關二如等英雄模範故事和鄧小平送鐵鍋、八路軍將領在武鄉等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ad643a624ae4b3fafe316bbe5417ecb\" img_width=\"861\" img_height=\"644\"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郝雪廷(左一)與時任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館長王留大(左二)、八路軍研究專家王照騫(左三)一起探討歷史\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5年,他正式調入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這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也是他傾盡全部精力鑽研八路軍的一個新起點。他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誓把太行精神傳承下去。從此,他沒有了節假日,也不知道什麼是禮拜天,甚至連過大年,他都鑽在八路軍的歷史裏。然而鑽研軍史、抗戰史又談何容易?資料不全面、信息不完整,他就親自去戰鬥、戰役遺址考察,並走訪當事人、知情人。他利用出差間隙,採訪老八路、老首長、抗戰專家以及他們的家屬子女,並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隨時向他們請教。有時遇到特別想了解的人和事,他就自費出去調查。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交通不便,有時白天坐車去,晚上歸來時卻沒有車了,他只好央求當地的老百姓,在人家家裏住下。有時候,沒有住的地方,只能步行十幾裏到鎮上去。他把學習、研究、探索、傳承作爲一種責任,在軍史、戰史、太行精神研究中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八路軍的研究中,無怨無悔,孜孜以求。有一次去邯鄲採訪,適逢大雪阻隔,好幾天都回不來,身上沒有錢,又冷又餓,可他還是堅持採訪完,取得第一手的資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fb605d6ff474cd89c9951954a9cda5c\" img_width=\"840\" img_height=\"614\"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採訪原國家主席楊尚昆\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收集資料僅僅是開始,他還需要查閱更多的文獻資料佐證,力求真實地再現歷史。爲着讓後人更清晰明瞭地看到這一段史實,他不光在單位拼命工作,下班回家還要把資料帶回去繼續研究。有時需要將十幾種資料進行比對、分析、整合,他就把資料擺在牀上、餐桌上、沙發上、茶几上,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看看那個。鄰居每次看到都說,你怎天天鬧這個呀?誰像你這樣工作了?就沒完?他總是說,這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哪能輕易做完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多年來,他先後公費或自費考察了大量的抗戰歷史舊址、遺址,走遍了晉冀魯豫;多次到北京、廣州、成都、濟南、南京等地採訪;查閱研究了數以千萬計的歷史資料,撰寫並發表了專業論文近百篇,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在各級報刊發表大量的抗戰故事、史學研究文章外,爲了把輝煌浩瀚的抗戰史告訴世人,他在蒐集整理歷史資料的基礎上,開始創作編纂歷史專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8年,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邀請上將李達之女李彤妍、上將陳再道之女陳江平、上將肖華之女肖霜等一批將帥子女到她們的父輩生活戰鬥過的地方重溫歷史。在座談會上,他們談到在給父輩整理書稿時遇到了許多對相關機構情況不清楚的問題,可查找不便,無法考證。實際上,一直以來,八路軍也沒有一個完整的序列。郝雪廷先生在會上說,他早就想做一部完整的“八路軍序列沿革”。他的想法得到了許多老八路家屬子女的認可和支持。從此,他的八路軍序列沿革研究正式拉開了帷幕,可這項工作做起來又何其艱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路軍從1937年8月改編之初的4.5萬人,到抗戰勝利發展到102萬人,其中的番號有調整、有新增,也有撤銷,變化非常複雜,幹部任命、更迭更是繁雜,特別是在戰鬥中幹部傷亡,上級馬上口頭任命代理領導人,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爲了編纂《八路軍序列研究》,他不顧辛勞,不計得失,跋山涉水,沐雨經霜,先後採訪了楊尚昆、劉華清、李雪峯、李德生、陳錫聯、洪學智、秦基偉以及尤太忠、王政柱、何廷一、魏國運等百餘位老八路、老將軍;採訪了楊立三夫人李琴、劉伯承之子劉太行、徐向前之子徐曉巖、林彪之女林曉霖、彭真之子傅陽、陸定一之子陸健健等近二百位老八路、老將軍家屬及其子女,調查、瞭解了以前不曾聽過的史實,覈實了不甚準確的數據,並一一記錄下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ef95afcaea24872a27156bd4b7ef0e5\"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span\u003E遼寧師範大學計算機\u003C\u002Fspan\u003E\u003Cspan\u003E系學生採訪郝雪廷\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漫長的採訪過程,他記下了一摞摞的筆記,回到工作崗位,又在筆記中尋找、研究。每個人的職務、任職時間、每支部隊的番號設立等等,都需要認真細緻地考證、查實。就這樣,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仰屋著書,經過5年時間的蒐集、整理,終於在2003年完成了《八路軍序列沿革研究》第一稿。後來又幾經調查、增補、完善,並探訪了山西、山東、陝西、河南、河北、北京、成都、廣州、南京、新疆等地的部隊(這些部隊都是八路軍的主力部隊演變而成的),在這些部隊的軍史館,又再次進行了資料調查、覈實與補充。在請教了軍科院嶽思平教授、國防大學何理教授、南開大學魏宏運教授等著名專家基礎上,十易其稿,歷經十一年時間,最終在八路軍紀念館時任館長張少鯤的支持下,《八路軍序列沿革研究》得以完善並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課題完成,專家評估說,“該書是一部研究八路軍組織史料的代表性著作,填補了我軍歷史研究領域的一項空白,具有較高的史料和學術價值”。同時,這部鉅著也獲得“山西省第九次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bfc854433444d2cba8815699443bcb9\"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1024\"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的著作漸豐,聲名遠播。2009年,左權上口村的村民趙亞飛從網上了解到他是研究八路軍的專家,打電話找他說,自己保存了八路軍烈士朱傑明的遺骨,希望他幫忙聯繫到烈士家人,也好讓烈士魂歸故里,早日安息。郝雪廷聽完電話立即開始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查找,翻閱大量資料,才從《新華日報》中找到相關報道。之後,幾經周折,才知道原來朱傑明本名叫周極明,四川合川人,他離家時,家中有年邁的父親和盼望着他歸家的愛妻、幼女。周極明犧牲後,周恩來還親筆致函周極明的父親,希望他節哀。朱德總司令還從延安爲他和另兩個一起犧牲的同志發來輓聯“從軍殺敵,以筆當槍,正義宣傳,參與政治戰;爲國犧牲,血花齊灑,英雄楷模,是爲藝術光”。郝雪廷先生了解了烈士的詳細情況和英雄事蹟後,通過網絡媒體發出了尋找烈士親人的消息。在熱心人的幫助下,終於和烈士家人取得了聯繫。最後,他的女兒周傳慧在重慶商報、合川電視臺、區黨史辦等單位有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了左權縣上口村迎回了父親的遺骨。爲感謝郝雪廷先生不遺餘力的幫助,烈士家人送來了錦旗,上書“揚英烈事蹟,造福後代”,這件事也在全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前幾年,網絡上出現了片面看待歷史的言論:抗戰中,國軍犧牲220餘位將軍,而八路軍僅犧牲左權一位將軍,加上新四軍的彭雪楓才兩位”。爲了擊破這個謊言,糾正一些人歪曲歷史,詆譭八路軍在抗戰中中流砥柱作用的說法,他用了一年多時間,撰寫了七十四萬字的文章,爲八路軍在抗戰中犧牲的883位團級以上幹部烈士立了傳(其中旅級以上寫成大傳,團級寫成小傳),編成了《抗戰英魂錄》(上下冊),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他說,陣亡的國民黨將軍旅級以上的有224個,其中有59個是追授的將軍。八路軍犧牲的旅級以上幹部有146個,還有相當的一批團長,據對應條件完全可以追授將軍。就如葉成煥,在長征時就是九十三師師長了。實際上,八路軍差不多該有200人可授予將軍軍銜。而且,國民黨有280多個師,八路軍才3個師,爲國民黨的九十分之一,犧牲卻如此之大,怎麼能否認八路軍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呢?書成之後,嶽思平在序言裏盛讚說,這是“迄今爲止的第一部也是較爲完整的一部八路軍烈士全傳,是研究八路軍的又一重要成果,填補了八路軍烈士研究的空白。這部書不僅僅是記載先烈的歷史書,也是一部優秀的愛國主義教材,是凝結着中華民族血淚和不畏強暴的一筆寶貴財富”。\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7831bfc798d4a4d8ababc2d78fa0b14\" img_width=\"694\" img_height=\"500\"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採訪壺關老民兵英雄張小保\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弘揚太行精神,傳承八路軍文化”是他的初心。也正是本着這樣的初心,他用事實說話,用史實說話,著書立說,四處講學。雖然辛苦,但是他越戰越勇;雖其中也不乏心酸,多年來連職稱都沒有評上,可他認爲,越有壓力,越有動力。從2005年出版第一本書《八路軍改編紀實》開始,迄今爲止,他先後出版了30多部史學研究著作(其中獨著17部,與人合著8部,擔任副主編、編委的8部10冊),總文字量超過千萬。特別是《八路軍的故鄉》、《八路將星》《八路軍組織序列研究》、《武鄉抗戰紀事》、《游擊隊長魏名揚傳奇》等專著,爲武鄉八路軍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c5bc0e8a93340b6b8d70cde4dd399c3\" img_width=\"808\" img_height=\"639\"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還先後擔任央視20集電視專題片《抗日中堅八路軍》策劃人,山西電視臺8集專題片《在太行山上》、八路軍電影製片廠6集專題片《八路軍與武鄉》撰稿人,太原電視臺《八路魂》編導;他在山西電視臺《文化講堂》進行連續講座;還在山西省“文源講壇”長治市“上黨文化大講堂”講學。爲宣傳共產黨和八路軍抗戰、傳承太行精神作出了貢獻。榮譽紛至沓來,中國作協基金會“華晶文學獎”,全國名人作品展示會銀獎等等,每一個獎都是沉甸甸的。可他並不滿足,也不止步,依舊埋頭鑽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0ec30a6e23546caa117655ae3e68965\" img_width=\"672\" img_height=\"481\"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期的辛勤研究,日復一日的伏案工作,夜以繼日的筆耕不輟,他的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如今,他身患低血壓、神經衰弱、膽結石、胃潰瘍等多種疾病,但他仍然頑強工作,把傳承紅色文化作爲一種歷史的責任,把傳承太行精神當作了自己的使命。去年以來,他不僅又編寫了《八路軍總部在長治》等三部書稿,還在太行幹部學院兼職授課,並先後到太原、長治、大同、廣靈等地講課以及一些大專院校講學。僅去年一年就授課一百餘場、三百餘課時。他把八路軍文化、太行精神傳播到各地,被譽爲“太行精神的傳承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對事業的熱愛、忠誠與追求,是他人生價值的取向,也是一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追求。在山西財經大學講學後,他的課受到了與會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他們說,郝雪廷先生的課程既有專業的理論高度,也有實踐的溫度,是近年來我國紅色文化領域少有的社會性、專業性、鮮活性、影響性俱佳的課程。他也被聘爲了特聘教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夜歸來,郝雪廷先生的身體有些喫不消了,頭疼欲裂,只好吸氧療治。有人勸他說,別太拼命了。可他說,還有許多事情要做,第二天,還得去關家堖講解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pan\u003E老區之聲(sxwxlqzs)\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bcb7c0ddf854a41a0f974df5fd953da\" img_width=\"634\" img_height=\"32\" alt=\"郝雪廷:傾情一生,只爲八路軍\" inline=\"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8621135973586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