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程雪介紹,卡瘦市代和省代的代理價格分爲21800元、265000元。據一位卡瘦的省代提供的名爲“康朝聯盟省代6羣”的微信羣聊天記錄提到了一份案例顯示,“代理郭阿姨今年60歲,有三高,喫卡瘦前特意做了體檢,卡瘦13天減脂7斤,再次檢測血糖恢復正常”。

(原標題:“明星公司”卡瘦傳銷疑雲 實際存在於多個層級)

“明星公司”卡瘦傳銷疑雲

實際存在超級省代、省代、市代等多個層級,律師稱模式涉嫌傳銷

“明星公司”卡瘦傳銷疑雲 實際存在於多個層級

北京卡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臺。新京報記者 李大偉 攝

四個月前,90後程雪(化名)爲了還債,低價賣掉了父母留給她的唯一一套房子。

賣房還債,是因爲程雪陷入了卡瘦的漩渦之中。去年4月,程雪成爲卡瘦的一名“代理”。在做卡瘦將近一年的時間裏,她從銀行貸款約30萬元。然而,故事情節並未按照資料宣傳的輕鬆“月入十萬”那樣展開。代理期間,程雪共發展了兩名代理,一位是朋友,另一位是同事。今年年初,還款期如期而至,她只得賣房抵債。

卡瘦是一個減肥品牌,宣傳資料顯示,其總裁爲山西衛視《異想天開》董事團嘉賓、天津衛視《非你莫屬》BOSS團嘉賓郝穎。明星效應爲其帶來巨大流量,其微商代理羣體人數飛速增長,功效也被吹得神乎其神。

此外,卡瘦的分銷模式爭議不斷。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卡瘦宣稱只有省代和市代兩層代理,但實際上存在聯合創始人、超級省代、省代、市代等多個層級。在卡瘦的分銷系統中,同級代理之間也可存在上下級的關係,卡瘦的代理可以通過招攬下級構建自己的團隊。有律師直言,卡瘦的經銷模式涉嫌傳銷。

“覺得被騙了。”與程雪類似,越來越多的卡瘦代理加入維權行列。然而他們卻面臨着證據缺失的維權困境。

90後做卡瘦,結果賣房還債

3月15日,90後程雪把父母留給她的唯一一套房子賣了約40萬。

拿到錢後,程雪迅速將錢匯入了銀行賬戶,她不再負債,但也宣告承載童年記憶的房子與她再無緣。

債務的來源,則與北京卡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關。

2018年4月份,微商盛行,程雪接觸到了卡瘦。爲了營造一種“生意興隆”的表象來招攬更多的下線,微商們一般會將新吸納的下線的代理費截圖發到朋友圈中。程雪的朋友圈裏,便充斥着不少“代理費”的轉賬記錄截圖,這讓她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發財夢”。

“他們宣傳說,只要跟着公司走,輕鬆‘月入十萬’。”彼時,程雪的父親和母親相繼因病過世,住院治療期間的鉅額開銷掏空了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用程雪的話來講,有相當一段時間,她的生活來源只有爺爺的退休費,當時的她視卡瘦爲一根救命稻草。

工商資料顯示,北京卡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5月25日,註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範圍爲技術推廣服務;銷售食品。(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銷售食品以及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准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程雪只有90多斤,她並不需要減肥。但好友劉舒(化名)朋友圈發佈的動輒上萬的轉賬截圖,對當時月薪只有四千的她,有足夠大的吸引力。“當時只有一個目的,想賺錢。”

據程雪介紹,卡瘦市代和省代的代理價格分爲21800元、265000元。2018年4月,她從銀行貸出21800元,成爲一名市代。

沒料到,這根救命稻草差點成爲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一個日記本上,程雪記錄了做卡瘦的每筆款項。“前前後後,包括銀行貸款的利息在內,總共投入約30萬。”

有多個維權代理向記者提及,如果你沒錢,他們(上家)會教你借錢。當時的上家曾向程雪推薦了一個微信名片,稱可以從這裏貸款。據程雪回憶,那個人和程雪說的第一句話是,“把你的身份證號發過來。”

“看起來十分不正規。”程雪說。

程雪也曾想過退出。

“我的上家說她親自去北京考察了。並且團隊裏的人說,要想掙大錢,只有做省代,市代是掙不上錢的。”上家的話彷彿一顆火種,令程雪燃起了希望,程雪後來成爲了省代。

一則宣傳資料上寫道,“今年幹卡瘦,車房全不愁。”如今,這則口號被不少維權的卡瘦微商改爲,“車房全不愁,全賣了肯定不愁。”

今年過完年,還款期如期而至。此時,她不再幻想卡瘦將會帶來怎樣的財富,同時,她並沒有錢去還。賣房成了她最終的選擇。

“按照當時的拆遷價格,這套房子所在地段二手房一平米一萬,新樓盤一萬五。”程雪說,她最終以8000元每平米的價格成交。在周邊鄰居看來,程雪腦子似乎出了點問題。不過,她的親戚知道,她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

虛假宣傳?杜邦否認授權卡瘦使用其品牌

據程雪介紹,目前,卡瘦旗下有兩款產品,維膳能量和卡瘦棒。程雪所代理的是卡瘦棒,一種類似於壓縮餅乾的減肥食品。“喫完之後特別口渴,需要喝很多的水。”

程雪的說法,被多位卡瘦代理商證實。據卡瘦官網顯示,卡瘦棒富含118種營養堅果蔬菜,5種人類所需脂肪、6種動植物蛋白、8種特種營養、17種酶和輔酶。

卡瘦代理們提供的一個關於卡瘦產品介紹的資料顯示“卡瘦已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證”。不過,6月12日,記者分別在食藥監局官網藥品和食品中進行搜索,並沒有搜索到有關卡瘦的任何信息。

依據程雪提供給記者的包裝上顯示的食品生產證編號,搜索到與該編號對應的食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爲北京康比特體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比特),食品類別爲“方便食品、保健食品、糖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飲料”。

名爲“卡瘦火爆招商”的微信公衆號2017年11月發佈了一篇名爲《還辛辛苦苦拿那點工資呢?不如干這個一個月賺夠一年的錢,不看繼續苦逼一年!》的推文,介紹了一位和卡瘦公司息息相關的明星——郝穎。

文章顯示,曾任職央視網和CCTV高端訪談節目主持人的郝穎後來進入電視銷售領域,在創造銷售神話後的一次偶然出國學習經歷中發現一種由世界五百強企業美國杜邦研發的全新減脂技術,郝穎決心和A股上市公司康比特進行合作引入該技術並定名爲“卡瘦減脂技術”。隨後在一系列“成功試驗”後,卡瘦公司應運而生,卡瘦的微商代理羣體人數飛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多個宣傳資料中均發現杜邦、康比特等字眼。那麼,康比特、杜邦和卡瘦之間究竟是何種關係呢?

6月17日,記者通過康比特官網與其客服取得聯繫,客服稱留下記者手機號並轉告相關工作人員。記者截稿前,未獲回應。7月8日,記者通過杜邦官網與杜邦相關工作人員取得聯繫。杜邦方面回應稱,杜邦公司和丹尼斯克公司(杜邦的關聯公司)均與卡瘦公司沒有業務關係。杜邦公司或丹尼斯克公司也從未授權卡瘦公司在其廣告或公開宣傳中使用丹尼斯克或杜邦的公司名稱或品牌。

據一位卡瘦的省代提供的名爲“康朝聯盟省代6羣”的微信羣聊天記錄提到了一份案例顯示,“代理郭阿姨今年60歲,有三高,喫卡瘦前特意做了體檢,卡瘦13天減脂7斤,再次檢測血糖恢復正常”。隨後,“郭阿姨”的醫院檢驗報告被製成對比圖用作宣傳。

根據其宣傳,卡瘦美食減脂技術有9大功效,包括減脂減肥、減內臟脂肪、改變胰島素抵抗、緊緻肌膚、縮回胃容量、改變便祕、增加瘦肌肉、改變內分泌、提高基礎代謝。

然而,宣傳資料上的效果被代理們否認。“都是騙人的,根本沒效果。”程雪說。程雪的說法,得到了多位維權代理商的認可。一位四川的代理商表示,因效果並不明顯,鮮有賣出。

“減肥排毒屬於保健功能。普通食品是不能宣傳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具有此功能的可以宣傳,但也需要真實合法。”程雪的委託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

《食品安全法》中規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籤、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生產經營者對其提供的標籤、說明書的內容負責。”“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分銷模式引爭議

5月24日,新京報記者添加一個卡瘦宣傳網頁下面“郝穎”的微信號。晚上七點半,“郝穎”在微信上稱“正在開會”,並推薦了一位“導師”娟子與記者對接。

事實上,各個網站上留的微信號並非郝穎本人的微信號,而是一些“引流號”。一位卡瘦的省代,曾經嘗試添加各個網站的“郝穎”,發現多個不同的微信號,但微信名稱清一色地起名爲“郝穎·卡瘦總裁”。

卡瘦省級代理娟子從2017年12月以來一直在做卡瘦。據娟子介紹,卡瘦分銷系統由上至下依次分爲郝總(郝穎)、聯合創始人、超級省代、省代、市代。

娟子所在的“JK軍團”,便是聯合創始人“姜姐”下面的一個集團。“聯合創始人共有16位,每位下面都有多個‘集團’。”據娟子介紹,“集團”中還有超級省代的團隊。

所謂超級省代,便是“擁有團隊的省代”。“我們團隊的老大是佳佳,佳佳上面是姜姐,姜姐才能直接和郝穎對接。”娟子說,“現在團隊有120多個省代,都是佳佳老大的下線,每個月她光靠業績返點(業績獎)就能拿到100多萬。”

在娟子看來,卡瘦的分銷模式並不違法。“模式是傳銷模式,只不過傳銷是違法的,但是微商是合法的。”娟子說,“2019年1月1日,國家已經立法了。”娟子提到的這部“法”,是我國年初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在娟子心中,只要是立法了,便是合規了。

記者調查發現,卡瘦代理的利潤主要來源於差價、業績獎和推薦獎三個方面。

記者拿到的一份“卡瘦利潤分析”顯示,一次性以150元每盒的價格訂貨120盒可成爲市代,“賣4.7個3800就回本”。“3800”也稱爲大療程,一個大療程即20盒產品。一次性以100元每盒的價格訂貨1650盒產品則可成爲省代。省代招省代(被招納的省代的業績算在上線中,上級省代可以利用這個獎勵返點差來賺錢)業績獎勵被標註爲“主要利潤點”。

“隨時間不同,卡瘦代理的價格也在變化。”據娟子介紹,省代提貨價爲100元每盒,其下級市代從省代處的提貨價則爲150元每盒,每盒卡瘦產品零售價爲298元。

也就是說,省代每發展一個市代,僅僅依靠差價便可以獲利6000元。此外,普通顧客一次性以每盒195元的價格拿貨20盒可成爲VIP,一次性以每盒220元的價格拿貨3盒可成爲會員。

業績獎,又被稱爲銷售獎。據記者拿到的一份發佈於2018年10月15日的省級代理銷售獎勵建議顯示,省級代理銷售獎按當月完成量分爲15萬-29萬、30萬-69萬、70萬-149萬、150萬-299萬、300萬-599萬、600萬-1199萬、1200萬-2499萬以及2500萬以上八個檔次,對應獎勵分別爲7%、9%、11%、13.5%、16%、18%、20%、22%。另據一份2018年10月22日的卡瘦棒市級代理銷售獎勵建議顯示,市級代理銷售獎被分爲1.5萬-4.9萬、5萬以上兩個檔次,獎勵分別爲9%、12%。

值得注意的是,在卡瘦的分銷系統中,同級代理之間也存在上下級的關係,銷售獎是通過這種上下級關係進行傳遞發放。卡瘦的代理可以通過招攬下級構建自己的團隊。

程雪並沒有享受到這種模式帶來的紅利。在程雪的卡瘦生涯中,她一共發展了兩名代理,一位是朋友,另一位則是同事。

北京市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尹傑律師認爲,卡瘦這種分銷模式存在傳銷的嫌疑。

“卡瘦的這種分銷方式雖然沒有達到三級以上,但從他們採用的鼓勵方式和團隊構建、銷售方式等情況來看,這種分銷方式更符合傳銷的特點。所謂的採用微商的方式,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但透過表象實際上是有可能把卡瘦的分銷方式歸爲傳銷的。”尹傑說,“這種分銷方式,從表面看只有兩級,即省代和市代兩級,但實際上省代和市代上面還有超級省代一級。雖然也是省代,但實際的運作方式是省代和市代均處於超級省代管理之下。”

廣強律師事務所稅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祕書長周筱贇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處罰的對象是傳銷組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並不處罰一般參加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認定傳銷組織的標準主要是三個特徵:收取入門費、三級以上層級(包括本級)和總人數30人以上(包括組織、領導者)、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爲計酬或返利依據。而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三點。這說明刑法設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本意,是打擊將下線繳納的費用作爲全部或大部的收入來源,銷售商品或服務只是幌子這樣的模式。關於卡瘦公司,如果記者調查的情況屬實,則符合傳銷組織的兩個標準,但是否符合第三個標準,還需要繳納費用及計酬、返利記錄等證據來證明。

同時,周筱贇指出:卡瘦公司所謂的“業績獎勵”,業內稱爲“團隊計酬”模式。“團隊計酬”模式有可能涉嫌上述傳銷組織的第三個特徵,但並不必然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果是以銷售業績爲計酬依據的“團隊計酬”,但利潤來源大部分是來自商品銷售,這是目前商品銷售的常見模式,並不是犯罪行爲,也不屬於傳銷。如果是誇大產品效果和銷售人員收入,未到入罪標準,這是違反《廣告法》《食品安全法》的行爲,應當由監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

“明星公司”?

真正讓程雪下定決心加入的,是因爲上文中提到的這位叫“郝穎”的明星。

公開資料顯示,郝穎,1979年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原上海韓束化妝品總經理,《非你莫屬》節目BOSS,曾在央視網擔任頻道節目總監、主持人,光線傳媒節目主持人等。現爲北京卡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工商資料顯示,卡瘦股東爲向洪玖和蔣建德,並無郝穎的名字。該企業已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

卡瘦官網品牌簡介顯示,卡瘦品牌由中國明星企業家、中國百所高校創業導師、山西衛視《異想天開》董事團嘉賓,天津衛視《非你莫屬》BOSS團嘉賓郝穎女士創立。在官網上,卡瘦也留下了一個目標——百億企業,百年品牌。在記者拿到的視頻中,郝穎還曾向代理們表示了謀求上市的意向。

除了郝穎讓卡瘦“光環加身”,港星胡杏兒和天津衛視《非你莫屬》欄目嘉賓也在他們的宣傳中。

微信公衆號“卡瘦棒授權代理”2018年6月發佈的推文《卡瘦牽手勵志女神胡杏兒》中寫道,2017年12月28日胡杏兒成爲卡瘦代言人。

明星效應助推下,湧入卡瘦的代理不在少數。“她是公衆人物,作爲明星,應該不會作出騙人的事情。”程雪說。

工商資料顯示,北京卡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89號院15號樓12層1502號。6月10日,新京報記者來到北京卡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地探訪。

從走廊盡頭的辦公室內走出的兩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目前仍然運行如常。一名自稱“負責人”的中年男子拒絕接受記者採訪。

負責該片區的華貿中心警務站民警告訴新京報記者,之前曾接到過卡瘦公司相關報案,但是調查時並沒有聯繫到公司的負責人。

7月23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再次來到北京卡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以“領導不在單位”爲由再次拒絕採訪。

“證據缺失”的維權困境

用房款還完貸款後,還剩下十萬左右,如今在家人手裏。“他們不敢給我錢,害怕我又被騙了。”

程雪決定維權,她既想“爲自己討個說法”,又想“給父母一個交代”。

發現並不能“輕鬆月入十萬”後,想要維權的卡瘦代理並不在少數,“想要個說法”成爲了代理退費時的通用理由。

在卡瘦代理組建的其中一個維權微信羣,一份維權材料顯示,全國已有至少337人報案。

記者通過淘寶搜索卡瘦棒發現,大量產品以極低的價格在網上拋售。其中一款寶貝顯示,“低至21元/盒”。“網上賣這麼低,誰還會來跟我們買?”一位省代表示。

在維權的時候,代理卻遭遇了困境。

在最初被髮展爲代理時,程雪沒有簽署任何的代理協議,也並未直接將代理費和保證金支付給卡瘦公司。由於卡瘦這種特別的微商代理銷售模式,一般是支付給發展自己的人,而收到錢款的人則將錢款又往上轉移,因此現在代理要求退還代理費和保證金時,往往不知道最後收到自己費用的人是誰。另外,有一些代理支付代理費和保證金時,不僅向一個人轉款,因此在要求退費時會面臨諸多困難。

“成爲卡瘦的代理後,在一個查詢代理信息的平臺中輸入身份證號便可查詢到自己的授權書,每位代理擁有唯一授權號。”張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不過,近期他卻發現自己的授權書已經“變了樣”。

新京報記者根據張先生提供的前後兩張授權書對比發現,右下角的公司名稱(“北京卡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公司的公章已經消失不見。

還有代理在查詢時,發現自己的卡瘦代理授權變成“維膳能量”產品的授權,不過授權號並沒有改變。

一時間,卡瘦代理的維權之路陷入了“證據缺失”的困境。

今年5月份,包括程雪的案子在內的五個卡瘦代理維權案在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一位參與庭審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

卡瘦此舉被程雪的委託律師視爲一種拖延時間的手段。“提出管轄權異議是被告的權利。按照流程,當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時,法院只得暫時不審理實質問題,只能審理程序的問題。”

程雪的委託代理律師透露,在另一個卡瘦和代理上家均到庭的庭審中,卡瘦的委託律師甚至否認了和代理之間的關係,稱“並沒有任何代理,並沒有通過發展代理的方式去銷售貨物”。

截至記者發稿前,程雪案件中,法院仍未就卡瘦方面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作出裁定。

目前唯一一個進入實體審理的案件,將於7月24日在深圳開庭。“深圳案件裏被告沒有卡瘦,爲代理起訴其上家。該案之前上家也提了管轄權異議,但是管轄權異議被駁回。”

7月23日,新京報記者發現卡瘦官網已無法登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