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328Ux5Ix8lIn\" img_width=\"1600\" img_height=\"900\" alt=\"从50后到90后,他们为什么都来到无人机影像大赛。\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328X01ZYtjvI\" img_width=\"1620\" img_height=\"1080\" alt=\"从50后到90后,他们为什么都来到无人机影像大赛。

"\u003Cp\u003E7月23日,由搜狐主办“江山如此多娇”瞰世界-第五届(2019)中国无人机影像大赛正式启动,开放投稿通道。( 搜狐新闻客户端-时刻-#2019无人机大赛# ;大赛PC官网:wrj.sohu.com)\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328U8BU8JZof\" img_width=\"5723\" img_height=\"3533\" alt=\"从50后到90后,他们为什么都来到无人机影像大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李珩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85后摄影师李珩参加的第四届搜狐无人机大赛,也是他在进驻西藏的第五年。他感觉这几年自己进入了瓶颈期,需要在比赛里突破一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藏高原是一个适合航拍的佳地。”李珩向记者讲述他进藏的过程,这样一个决定并不源于那些深刻的情怀或者梦想,“应该算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眼下,李珩正在进行一个自然风貌专题,主要通过航拍影像,来展现西藏独特地势地貌的演变,比如冰川交融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于西藏自然气候的特殊性,在当地进行摄影工作,存在着不小的阻力。炸机,是李珩在那里常遇到的事。“经常在登雪山的过程中,由于气温过低,无人机出现故障,直接坠毁。”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328Ux5Ix8lIn\" img_width=\"1600\" img_height=\"900\" alt=\"从50后到90后,他们为什么都来到无人机影像大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7年 短片组最佳飞控奖《那玛峰 》作者李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珩在西藏的摄影经历和他参加无人机摄影大赛的路径不谋而合,从2016年开始至今的每一年,他都会出现在搜狐无人机摄影大赛的赛场上。对于今年“江山如此多娇”的主题,李珩坦言,自己拍了这么久的自然风光,回头看看此前的作品,还不够满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航拍的风光摄影确实容易同质化严重。”李珩说道,随着无人机的高速普及,航拍玩家增多,想要在无人机影像上做出突破,确实有很大的挑战。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李珩已经开始为这次大赛思考,“我想尝试在技术和表现手法上再创新下,比如用长镜头作为航拍视频主要手法,除此之外,思路应该打开,不是说无人机摄影就要局限于空中飞行。”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328VFIREbs6p\" img_width=\"1600\" img_height=\"1090\" alt=\"从50后到90后,他们为什么都来到无人机影像大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孙公甫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届参赛选手摄影师孙公甫也认同这一观点,“不要把航拍拍得和地图一样。”他直言,无人机摄影并不是飞得越高越好,那俨然变成了飞行大赛。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328Vq9orOD3S\" img_width=\"5464\" img_height=\"3640\" alt=\"从50后到90后,他们为什么都来到无人机影像大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8年 最佳自然\u002F探索作品《天上人间 》作者孙公甫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位飞手都因为相同的热爱进入这个行业,最初的“导火线”却不尽相同,似乎有种命中注定的意味。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328X01ZYtjvI\" img_width=\"1620\" img_height=\"1080\" alt=\"从50后到90后,他们为什么都来到无人机影像大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王逸飞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0后职业无人机摄影师王逸飞最初其实是航模爱好者,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他就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飞行员,然而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飞行员的梦想无法实现,就索性借无人机的视角“上天入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逸飞向记者回忆,在无人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他曾和朋友一起“纯手工”组装“无人机”,当然,这样做不可避免的是,自己做的“飞机”技术简陋,在青海格尔木的拍摄因此没有实现。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尽管尝试是失败的,但却是王逸飞对航拍最稚嫩且倔强的“示爱”,同时,从某个角度来讲,这也侧面证明了无人机登上历史舞台的必然性。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32BUV8hXG32T\" img_width=\"3838\" img_height=\"1598\" alt=\"从50后到90后,他们为什么都来到无人机影像大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6年 城市建筑类二等奖 《飞机带我看世界 》作者王逸飞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8年,国内第一部航拍纪录片问世,名为《改革开放二十年——飞跃神州》,而该片的编导亓克君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航拍第一人”,他也将以评委的身份现身本届无人机影像大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架直升飞机,7个月,飞遍全国——亓克君向记者描述那个年代的航拍经历——技术不发达,还没有无人机,“就是实打实地人飞到天上,再用相机手持拍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日没夜地在天上飞,意外在所难免。据亓克君描述,在飞到内蒙古的拍摄部分,甚至发生了坠机事故,所幸草原地表没有让飞机产生火花进而爆炸,亓克君才得以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生命在航拍”来形容亓克君,一点都不夸张。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32BQdFkJk7GU\" img_width=\"1513\" img_height=\"2357\" alt=\"从50后到90后,他们为什么都来到无人机影像大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亓克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亲身俯瞰整个神州大地,这让亓克君对当下航拍技术的快速演进有着自己辩证的看法。他向记者表示,飞手没有亲身飞行的经验,对大地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大赛主题定为“江山如此多娇”,几个字中,重点在“江山”,“搜狐将主题定在‘江山’,而非‘城市’,就是对参赛作品提出的一点希望。”亓克君表示,相较于同质化严重的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的摄影摄像更能回归“大地本色”。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楼、灯光,是近年来众多航拍爱好者热衷的主题,为了一张视觉效果具有冲击力的摄影,不少人爬遍了所生活城市的高楼大厦。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对于亓克君来说,这样的摄影作品或许代表了一种风格,但如果让他在大赛中选择自己肯定的作品,他需要看到摄影师想要表达的故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才能呈现镜头的叙事感?“动机”,亓克君向记者强调,飞手应当知道每个镜头的动机,避免将短片拍成“宣传片”。他举例说明,比如短片中移动的镜头,进入镜头的内容需要有递进的过程,好像构成一句完整的话。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看出的是,亓克君对参赛选手有着很高的要求。作为从业三十年的“老炮”,在采访时,话语中难掩回首自己过往成绩的骄傲。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走在最前面,带着对这一行的热情,举着为后人立下的标杆,希望借助搜狐无人机大赛的平台,发现“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那一抹青色。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悉,本次大赛主题江山如此多娇,从7月23日开始正式接受投稿,截稿日期为9月8日。按照投票热度,榜单前20的作品将直接入围,此后将有专家评委会参与评审,于9月16日公布最终入围作品,并在9月底的颁奖典礼上揭晓七单元奖项及年度作品大奖。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场比赛所能带来的,不仅仅是名次输赢。对于搜狐无人机影像大赛来说,五年的时间,可能更多带来的是一个行业的传承,50后来到这里授人以渔,90后来到这里桃李争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大赛由搜狐、碧桂园集团联合主办,搜狐无人机承办,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AOPA)为指导单位,同时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予以支持,搜狐千里眼提供内容支持,更有中国摄影、新华网无人机、青年文摘等媒体合作协力。(飞手及评审图片由本人提供)\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0215531684828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