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治國無方遭美國人拋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吳庭豔成爲南越總統後,吳氏兄弟很快把控了政府各部門要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丈夫被殺,父母遭弟弟毒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兩個月後,在美國政府直接支持下,南越的楊文明將軍發動政變,殺死了吳庭豔、吳庭儒兄弟。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作者:孫力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麗春,一名原籍越南的天主教徒,2011年4月24日在天主教聖城羅馬走完了生命之路。提起這個名字,很多人也許不太熟悉,但如果說到“儒夫人”或前南越第一夫人,很多人就會恍然大悟。她不是別人,正是南越前領導人吳庭豔的弟媳,綽號“龍夫人”。她的去世,標誌着曾經在南越呼風喚雨的吳氏家族歷史的終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拒絕和胡志明合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吳庭豔1901年出生,共有兄弟6人,他排行第三,其先祖是第一批改信天主教的越南人,其父吳庭可是越南阮朝皇帝的禮儀和宮監大臣。在法國殖民越南期間,吳庭豔的大哥吳庭魁曾出任廣南省省長長達15年,吳庭豔本人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官運也一路亨通,1933年被任命爲內政部長。同年,由於法國不支持他的立法改革方案,吳庭豔憤而辭職。1945年“八月革命”後,胡志明宣佈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不久,吳庭豔被越共俘虜,胡志明邀他加入政府,他斷然拒絕,隨後出國流亡。也是在這一年,吳庭魁被越共處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吳庭豔流亡期間主要在美國活動,在那裏他與有着很強政治影響力的紅衣主教斯培爾曼和共和黨參議員諾蘭交往密切,並在1951-1953年被送到新澤西州雷克島德城的神學院受訓。這幾年間,吳庭豔經常到華盛頓走動,曾受到時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接見,成爲美國人眼中“最適合領導越南人民走向真正獨立的人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4年,隨着法國在越南戰場上的失利,越南末代皇帝保大亟需其他外國勢力的扶持。考慮到吳庭豔在美國決策者中廣受歡迎,保大選擇正在歐洲學習的吳庭練(吳庭豔的六弟)參加決定越南命運的日內瓦會議。隨後,保大邀請吳庭豔出任南越政府首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1954年中蘇美英法五國和越南南北雙方參與的日內瓦會議,越南應在1956年7月前舉行全國自由選舉,實現國家統一。然而,美國中情局估計胡志明會贏得選舉,因此支持吳庭豔撕毀日內瓦協議,在南越單獨選舉。1955年10月,吳庭豔依靠控制媒體和舞弊,在全民公決中擊敗保大,宣佈廢除君主制,自任越南共和國總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治國無方遭美國人拋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吳庭豔成爲南越總統後,吳氏兄弟很快把控了政府各部門要職。吳庭豔本人不僅擔任總統,還執掌國防部的大權,他的二哥吳庭淑是順化區大主教,掌管南越全部宗教事務;四弟吳庭儒是總統府首席政治顧問,掌控南越情報機關;五弟吳庭瑾是中越地區的保安部隊頭子;六弟吳庭練是南越駐英國大使,控制着南越駐歐洲各國大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吳庭豔的弟媳、吳庭儒的妻子陳麗春,是“國會議員”,並負責南越對外宣傳。由於吳庭豔終生未娶,陳麗春還充當着南越第一夫人的角色。由於這種關係,陳麗春的父親自吳庭豔上臺後一直是南越駐美國大使,母親則是南越駐聯合國的觀察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儘管美國一手扶持吳庭豔掌握大權,但美國人對南越大力援助是有先決條件的,即當局的改革要有績效。可惜的是,吳庭豔無法做到這一點。吳庭豔曾向農民許下土改承諾,吳氏兄弟的政黨也有一個聽起來相當左傾的名字“人民勞動革命黨”,但吳庭豔上臺之後,對土改卻極其消極。另外,吳庭豔自稱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卻在幾個兄弟的幫襯下,用祕密警察維持獨裁統治,在南越掀起一股股血雨腥風:鎮壓反對派,清除異己,殘酷迫害佛教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抗議吳庭豔政權對佛教徒的高壓政策,1963年6月11日,越南佛教界德高望重的僧人釋廣德在西貢鬧市用汽油自焚身亡。他在火焰中被燒成焦炭的慘烈場面被西方記者拍成照片,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強烈憤慨。這張照片和一張西貢警察當街處決嫌犯的照片一起,成爲南越政權殘暴與失敗的象徵。但吳庭豔老調重彈,將一切持不同政見者都打上共產分子的標籤。1963年8月21日,吳庭儒又命令他掌控的特種部隊攻擊多所佛寺,約1400名僧人被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令人喫驚的是,曾是佛教徒的“儒夫人”,竟然把自焚的僧侶比作“烤肉”,宣稱“如果佛教徒們想再要一個烤肉,我會很高興地送上汽油……”8月份的襲擊事件發生後,採訪她的《紐約時報》記者哈伯斯坦說,她“處在興高采烈的狀態中,就像剛參加完畢業舞會的女學生”。但美國人高興不起來,事態的發展讓一直縱容吳庭豔的美國總統肯尼迪徹底失望,他決定拋棄吳庭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丈夫被殺,父母遭弟弟毒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兩個月後,在美國政府直接支持下,南越的楊文明將軍發動政變,殺死了吳庭豔、吳庭儒兄弟。不久,老五吳庭瑾也落入政變軍隊之手,並在1964年被處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個兄弟中,只有吳庭淑和吳庭練兩人由於身處國外而得以倖免,吳庭淑當時正在梵蒂岡參加教廷大會,而吳庭練正在駐英國大使任上。之後,兩人被迫在國外流亡,吳庭練於1990年去世,吳庭淑則於1984年底在美國密蘇里州去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一提的是政變時的“儒夫人”。這名美貌而又惡毒的第一夫人當時正在美國訪問,因此躲過一劫。在加州貝佛利山莊,得知政變消息的“儒夫人”幾乎要發狂了,她激烈地指責美國政府煽動和支持這場政變。當有人問她會不會在美國尋求政治避難時,她回答道:“決不!”之後,她多次公開攻擊美國,並指責參與那次政變的美國駐南越大使洛奇想當南越“總督”。1964年1月,“儒夫人”要求聯合國調查1963年政變事件。3月,她發表了一個1.6萬字的聲明,攻擊已在1963年11月被暗殺的美國前總統肯尼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4年6月,“儒夫人”申請簽證訪美,但由於洛奇大使的因素,她的申請遭拒。在羅馬,她同丈夫的哥哥吳庭淑相聚。儘管聲明討厭美國媒體,但儒夫人表示願意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條件是每次採訪收1000美元費用,如果還拍照的話,加收500美元。但隨着美國在越南越陷越深和南越內部政變接連不斷,這名一度權勢顯赫的女性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而且她的生活也多了些悲劇色彩。在羅馬,她的家常常遭盜賊侵入,1967年她的女兒在一場車禍中喪生,1986年他的弟弟被指控犯有一級謀殺罪,而被殺的卻是她住在華盛頓特區附近的父母。今年4月,“儒夫人”在羅馬病逝,終年87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7349845954401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