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6lWSREdbebqQ\"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九項行動”引領 全力推動生態發展區建設\"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梅州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築牢生態屏障,全面優化發展環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6lWSo1Dm3mFz\"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九項行動”引領 全力推動生態發展區建設\"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廣梅產業園建設發展績效評價在全省8個共建示範園中排名第二,發展勢頭良好。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6lWT54r7td43\" img_width=\"400\" img_height=\"533\" alt=\"“九項行動”引領 全力推動生態發展區建設\"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梅州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特色農業發展。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6lWTLI7AT2O4\"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80\" alt=\"“九項行動”引領 全力推動生態發展區建設\"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7月20日,南方航空開通梅州—深圳航線,梅州往返深圳的航班實現每天兩班的頻次。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6lWTk6f1w2jd\"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九項行動”引領 全力推動生態發展區建設\"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梅州警方依靠“智慧新警務”提升打擊效能,築牢社會安全防火牆。何志林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p\u003E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梅州被定位爲生態發展區,是粵北重要生態屏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方向已明,熱潮湧動。梅州根據自身區域定位找準發展方向,近日,正式印發《梅州市貫徹落實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推進生態發展區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梅州的發展定位和目標要求,提出要立足功能定位,實施“九項行動”,全力推進生態發展區建設,努力推動梅州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方日報記者 陳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訊員 辜昀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優化佈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統籌“一盤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造新經濟增長之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4月,2019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廣州對口幫扶的梅州指揮部、廣梅產業園管委會共同舉辦廣梅產業園分會場,成果豐碩,達成了一批高質量合作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廣州、梅州兩市共同努力下,去年穗梅產業共建新落地億元以上項目30個,完成省下達年度任務的150%;廣梅產業園建設發展績效評價在全省8個共建示範園中排名第二,獲得省專項資金和專項用地指標獎勵。目前,廣梅園深化穗梅共建,正大力推進“園中園”建設,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僅是廣梅園,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和五華縣的深度融合發展,將爲梅州這個城市產生新的經濟增長極。梅江區的東昇物聯網小鎮,梅縣區的綜合保稅區申報、雁洋文旅小鎮等,興寧市的廣州(天河)產業轉移園和水口工業園,五華縣的河東工業園……這些都是冉冉上升的經濟增長之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則走的是一條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路線,爲此,梅州提出打造縣域特色發展“四星”,優山美水生態之星——平遠縣,壽鄉品牌之星——蕉嶺縣,生態康養文旅融合之星——大埔縣,融入沿海經濟帶建設之星——豐順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方案》,梅州將實施空間格局優化重塑行動,“五星爭輝”的區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興寧組團、五華組團與廣梅園核心區深度融合發展,形成一顆“大星”,輻射帶動平遠、蕉嶺、大埔、豐順四個組團即四顆“小星”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不斷優化城市空間佈局的同時,梅州還將厚植生態優勢,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爭先行動,全面優化發展環境,打造宜居宜業宜遊“世界客都·長壽梅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5月,梅州市大氣辦組織城區揚塵污染聯合執法檢查,檢查組先後來到彬芳大道綜合管廊工程、芹洋學校建設工地、梅縣區高鐵西站建設工地等揚塵重點防範區域,對施工方是否做到“六個100%”揚塵治理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復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得益於揚塵治理、散亂污治理、煙花爆竹禁燃規定執行、工業大氣排放管理、機動車排放管理等的多項“鐵腕”治理,今年上半年,梅州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實況)優良率99.4%,排名全省第7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做生態功能“引領者”、綠色發展“示範區”,就必須築牢生態屏障,爲此,梅州出臺了《梅州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在全省率先編制完成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印發了《梅州市開展“美麗梅州·美好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正大力落實《梅州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空氣也更清新了,羣衆的生活也越來越便利了。中心城區和縣城的建設有序進行,鄉村振興的典型遍地開花,城鄉融合的步伐加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方案》,梅州將實施城鄉品質提升行動,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城市,堅持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構建魅力城市-精緻縣城-特色城鎮-美麗鄉村的城鄉建設體系,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提升城鄉品質,打造“三宜”城市範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產業支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優化平臺打造綠色發展新引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仲夏時節,萬物並秀。在梅州的鄉村,可以看到農民正開着現代化的農機收割金燦燦的稻穀;果園裏一串串掛在枝頭飽滿圓潤的葡萄;一望無際的蓮葉叢中,工人正涉水採摘新鮮的蓮子……近年來,梅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打響富硒長壽品牌,穩步推進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2019年第二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中,梅州市絲苗米產業園、梅州市樂得鮮(梅江)蔬菜產業園、平遠縣南藥產業園、大埔縣茶葉產業園4家入選。至此,梅州共有12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數量居全省第一,累計獲得省級補助資金6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壯大特色農業的同時,梅州還將繼續推動菸草、電力、建材、電子信息、機電製造等五大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使其朝着綠色化改造和多元化發展。同時,加快培育新興特色產業,重點加快培育文旅、體育、互聯網三個新興產業,發展大健康產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方案》中的綠色產業升級行動,明確提出立足自身資源環境優勢,加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投入,大力發展與生態功能相適應的生態型產業,着力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壯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產業的發展需要平臺的支撐,爲此,《方案》要求實施發展平臺優化提升行動。強化區域發展平臺支撐功能作用,進一步夯實平臺基礎,推動資源要素和產業加速集聚、創新發展,着力提升平臺的承載力、帶動力和競爭力,打造綠色發展新引擎和新的經濟增長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梅州有嘉應新區、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開發區、特色小鎮這五大平臺。目前,嘉應新區處在提質增效階段,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則朝着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深度一體化融合的方向邁進,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則需要創新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日新者必日退。梅州深知這一道理,提出實施動能集聚培育行動,堅持依靠創新推動綠色發展,推動創新驅動成爲建設生態發展區的主動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廣梅產業園綠色創新中心,是新一輪廣州對口幫扶梅州重點打造的綠色項目創新孵化區、綠色科技研發區、綠色發展綜合服務功能區,爲梅州綠色產業發展提供研發、金融、展示、保鮮、營銷、電商等要素支撐,打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支撐服務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與廣梅產業園和相關學校達成合作共識,微軟公司亞太區副總裁Larry Nelson來梅州考察時表示,他注意到廣梅產業園有着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我們將發揮微軟技術和平臺優勢,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參與合作,幫助梅州相關企業進行創新,助力梅州經濟社會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僅是廣梅園內的各大創新平臺建設,梅州還將推進市醫學科學研究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梅州產業技術研究院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三院一基地”建設和專利技術孵化產業園、現代創新創業孵化園、粵科新材料與綠色製造研究院、富硒生物科技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優化創新環境,促進創新人才集聚,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動梅州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把改革精神融入血液,以改革爲創新開路,用改革集聚創新要素,堅定不移實施深化改革協同發展行動,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加快構建面向珠三角、對接大灣區、融入汕潮揭、聯動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補齊短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0日,南方航空正式開通梅州—深圳的雙向航線,加上去年底開通的宜昌—梅州—深圳航線,梅州往返深圳的航班可以實現每天兩班的頻次。“方便了很多,來回都是白天,對於我們來說比較好安排接下來的工作,是一大福利啊!”常常出差的市民鄭先生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條新航線的開通進一步拉近了梅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和其它重要城市的時空距離,優化了航線網絡佈局,是梅州市加快構建粵東北門戶樞紐城市、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主動積極融入及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舉措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梅汕高鐵的建設進展加快,梅州至龍川高鐵項目有望在2019年動工建設,梅平高速、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線)、梅大高速梅州東環支線、興汕高速華陸段、大豐華高速豐華段等在建高速公路項目進展順利,梅州與周邊地區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清晨還在位於梅州的廣東超順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地的蔬菜經過高速公路的運輸,當天上午便抵達了香港的菜市場,中午就被端上了香港市民的餐桌,這就是交通條件改善帶來的發展機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方案》提出,實施基礎設施補短板行動,進一步強化交通先導作用,加快建設通達珠三角、連接周邊、覆蓋全市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打通出省出海大通道,着力補齊能源水利信息物流設施短板,提升基礎設施均衡通達程度,爲建設生態功能區提供基礎支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民齊者強。實施民生福祉增進行動,提高教育發展水平,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設平安之鄉,能夠讓人民羣衆共享生態發展區建設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6月28日,嘉應學院紫琳學院奠基儀式在梅州豐順縣湯南鎮八角塘舉行,該學院是豐順縣第一所大學,也是梅州市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邁出的歷史性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嘉應學院紫琳學院的招生規模約2萬名本科生,主要側重於培養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創新辦學管理體制機制,探索職業教育新模式。項目計劃今年底正式動工,力爭2021年9月實現首批招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梅州是文化之鄉,具有崇文重教、興學育才的優良傳統,近年正加快教育綜合改革,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努力建成“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梅州警方出動120多名警力,在福建、山東、河北等地警方的協助下,對一起公安部督導的網絡色情平臺傳播專案開展統一收網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1人,查處關停涉黃網站183個,實現對平臺搭建、廣告推廣、資金支付等環節全鏈條打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梅州警方依靠“智慧新警務”提升打擊效能、築牢社會安全防火牆的又一戰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處粵東山區的梅州,是廣東省最安全穩定的地區之一,多年來羣衆安全感和對公安工作滿意度保持全省前列。如今,梅州公安以58個創新亮點帶動工作全面開展,打造“平安之鄉”,走出一條改革強警、科技興警的特色發展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項行動是什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空間格局優化重塑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態文明建設爭先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城鄉品質提升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綠色產業升級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展平臺優化提升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動能集聚培育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化改革協同發展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基礎設施補短板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民生福祉增進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展定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立足生態發展區功能定位,發揮生態人文優勢和全省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範圍的政策優勢以及地處粵閩贛三省交界的特殊區位作用,爭當全省綠色發展創新示範區,把梅州建設成爲享譽全國的生態高地、旅遊休閒目的地、健康養生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拓展輻射的重要腹地,沿海經濟帶東翼北上開拓腹地的樞紐,打造宜居宜業宜遊“世界客都·長壽梅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展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2020年,經濟發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設、人民生活和資源環境五個領域指數,基本達到我省“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指標評價要求,全市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農村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發展區的主體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和發揮,保護中開發的綠色發展方式初顯成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2022年,全市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環境質量主要指標保持全省領先,基本建立起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爲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綠色產業體系形成規模、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顯著增強,與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和質量差距縮小,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可及,交通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接近全國平均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與珠三角地區和沿海經濟帶差異化和一體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全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基礎設施均衡通達,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生態環境美麗安全,成爲生態功能“引領者”、綠色發展“示範區”,與全省一道邁入全國高質量發展先進地區行列。\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0657086157624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