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近年來,河南省普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將黃河文化、法治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及民俗文化等有機融合,打造了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文化氛圍濃厚的黃河普法精品工程,形成了貫通8市的“河南沿黃法治宣傳陣地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金水區法治公園僅是河南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3897538-4cde-4a80-99c8-cb8bd0614fdc\"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40\" alt=\"法治文化薰陶潤物細無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盛夏時節,在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花園路與北三環交叉口附近居住的社區矯正人員李某,每天晚飯後都要到東北角的公園散步。當經過“法治魔方”雕塑時,他總是久久注視着大大的“法”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法治魔方”雕塑,將“法”字以隸書、篆書等54種字體形式刻於“魔方”的六面,每面採用9個字體。7月17日,金水區司法局局長郭冰指着雕塑對《法制日報》記者說:“‘法治魔方’每面採用9個字體,寓意九九歸一,‘54’暗含1954年新中國憲法誕生的年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這僅是金水區法治公園的一角。此公園與地處僻靜的公園不同,北三環路和花園路兩條東西南北交通大動脈交會於此,人流量大,附近常住居民多。公園佔地面積3.28餘萬平方米,草木蔥鬱,花紅草綠,是附近居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看到‘魔方’上的‘法’字,我就會反思自己違法的原因。如果我心裏有法,就不會有僥倖心理,更不會醉駕。在公園裏走上一圈,既休閒,又能受到法治文化的薰陶。”李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接受社區矯正後,對“守法”二字有了刻骨銘心的感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金水區法治公園僅是河南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成法治文化公園560個、法治文化廣場1500個、法治文化長廊4200處、法治宣傳欄11.5萬個,全省優秀法治宣傳教育基地43個,優秀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90個,依託5萬個農家書屋設立了“法律圖書角”,在全省城鄉營造了“無處不在”的法治氛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法治公園亦遊玩亦學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文化薰陶催生向上力量,讓人民羣衆在休閒娛樂中接受文化薰陶、感受法治力量,能夠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更多的公民成爲守法者。”在河南省司法廳廳長申黎明看來,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地位,作出了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大決策部署,法治信仰、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思維正在弘揚法治文化進程中得以鞏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作爲一名基層的司法局局長,郭冰感慨地說:“法治文化是從多方面滲透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思想靈魂的浸潤,感染力和影響力可以穿越一個人的心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郭冰舉例說,金水區法治公園的設計理念爲“亦賞亦遊亦學法,且行且思且悟道”,一改傳統法治公園的呈現形式,大膽創新,以審美性、藝術性、教育性、功能性爲出發點,分爲“法治靈魂”“法治名言”“法治民主”“法治和諧”四個主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沿金水區法治公園蜿蜒曲折的小徑漫步,可見道路兩側形態各異的花崗岩石雕上,刻着古今中外法治名人的名言警句;公園中心地帶的休閒棧道旁,還立着9根花崗岩石柱,柱上刻有多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法律知識,讓人們遊園、小憩時,也能學到法律知識,提高法治素養,領會法治精神的實質,在輕鬆愜意的氛圍中感受法治文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遊園深處,創意十足的“規矩”雕塑更是別具一格,方與圓交錯相依,中心爲弓箭,雕塑意在警示必須遵紀守法,不可偏離正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遊園南側緊鄰花園北路輔路區域設置“依法治國”“和諧”兩個雕塑。“依法治國”雕塑是幾本不同角度擺放的書本,正面刻“依法治國”四個大字,頂上是中國地圖。“和諧”雕塑則是一雙緊握的大手,傳達社會主義和諧思想。兩個雕塑相輔相成,寓意着只有依法治國,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保證國家長治久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金水區法治公園的開放,不僅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市民,也吸引着各級人大代表的目光。金水區19名人大代表專程前來視察,對在公園內設置法治元素景觀的做法表示讚賞,認爲能夠幫助廣大羣衆樹立法治觀念、提高法治素養,使法治文化深入人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地處河南省東南部的淮陽縣,是姓氏之根、易學源頭、農耕文化發祥地和龍文化發源地,吸引着八方來客。位於商周高速淮陽出口收費站東側、羲皇大道西側的淮陽縣法治文化公園,面積近500畝,法治標牌和宣傳用語比比皆是,成爲本地居民和外來遊客的又一休憩之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到淮陽尋根問祖的福建客人李先生說:“在法治公園轉了一大圈,既放鬆了心情,又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如今,“法治公園”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河南各地,漯河沙澧河法治公園、沈丘法治公園等,在供遊人休息的同時,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法治文化陣地因地制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站在黃河流經的蘭考縣東壩頭岸邊,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滾滾河水和飛來飛去的白鷺,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法治宣傳牌,組成了東壩頭黃河水利風景區法治宣傳長廊。河堤上一列名爲“法治號”的小火車格外醒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這是“河南沿黃法治宣傳陣地帶”的一個組成部分。蘭考縣司法和信訪局局長竇戰勇說:“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因地制宜更具特色。東壩頭黃河水利風景區就在黃河九十九道灣的最後一灣,遊客絡繹不絕,法治傳播效果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近年來,河南省普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將黃河文化、法治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及民俗文化等有機融合,打造了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文化氛圍濃厚的黃河普法精品工程,形成了貫通8市的“河南沿黃法治宣傳陣地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與此同時,全省上下依託城市品位提升、鄉村振興戰略等,加快法治文化陣地建設進度,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長廊、法治文化一條街、法治文化櫥窗、法治文化公益廣告牌、法治文化電子顯示屏、法治教育基地、模擬法庭等法治文化基礎設施,全民尊法、學法、用法、守法的氛圍日益濃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因地制宜使法治文化陣地充滿地域特點,更容易被當地羣衆所接受。”如今,這句話已成爲河南省普法工作者的共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開封市,《宋都調解》家喻戶曉;在信陽市,《茶都調解》成爲觀衆們熱議的話題……南陽市的《法治南陽》,駐馬店市的《天中以案釋法》,許昌市的《蓮城釋法》等電視欄目已成爲當地知名的普法品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法治文化陣地作用的發揮,促使法治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法治微電影,法治小小說,法治相聲、戲劇、小品、繪畫等法治文化產品創作駛入快車道。《我的憲法日記》《遇見》《心路》等優秀法治微電影得到社會廣泛好評,《法無情、人有情》《一如既“網”》《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等微視頻和法治宣傳片引發各界關注。濟源市推出的法治快板《司法情》、歌曲《普法大嫂》、普法小品《慈母淚》等節目,寓教於樂,深受當地羣衆歡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新媒體普法的創新推進,影響着越來越多的網民。”記者從河南省普法辦瞭解到,全省各級普法辦積極探索“互聯網+法治宣傳教育”,普法新媒體矩陣建設穩步推動,集羣效應逐步顯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如今,全省各地普遍建立了普法微信公衆號,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報成爲新時代普法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河南普法在線”關注人數30萬人。“豫法陽光”“河南司法行政在線”“中原盾”“河南檢察”等微博微信持續傳播法治信息,年均閱讀量達95萬次,形成了新媒體普法的品牌效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清單制度壓實普法責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河南法治文化建設之所以能夠得到創新突破提升,是在着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的普法教育工作新格局下,壓實了普法責任,實行了‘清單制’,普法教育工作目標精準化、重大舉措項目化、考覈評估體系化、工作建設專業化,讓人民羣衆有更多的法治認同感和獲得感。”河南省司法廳黨委書記陳紅瑜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近年來,河南省委常委會通過了《河南省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實施辦法》,省委書記、省長積極履行全省推進法治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頭聆聽法治講座、撰寫理論文章、參加普法實踐活動。省委、省政府將法治宣傳教育作爲推進全面依法治省的長期性基礎性工作,納入省“十三五”規劃,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平安綜治考覈和依法行政考覈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突出抓好領導幹部“關鍵少數”示範作用上,河南省委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領導幹部年度法律知識考試,建立學法檔案,強化考試結果運用,組織實施領導幹部年度述法,並把能不能帶頭遵守憲法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作爲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推動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常態化、制度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上,先後出臺了《河南省行政執法條例》《河南省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河南省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審查辦法》《河南省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建立了行政執法權責清單、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行政執法案例指導、行政執法文書格式範本、行政執法案卷立卷規範以及行政執法責任制示範點創建標準和日常督導體系等12項規章制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省級普法責任清單制度,出臺《河南省“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責任制實施意見》後,又印發了《關於建立“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責任清單制度的實施意見》,以共性責任清單的形式,明確了各級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國有企事業單位和有關社會組織,作爲普法責任主體應承擔的普法工作職責,以具體責任清單的形式,明確了省直67個重點單位的普法主體責任,構建了職能科學、權責明晰、分工合理的“大普法”格局,爲全民普法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基本依據和制度支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經河南省政府同意,建立了由省司法廳牽頭,省委政法委、省人大內司委、省公安廳、省人社廳等16個單位爲成員的“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強化統籌協調和協作配合,推動黨政機關履行普法責任,形成普法合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要繼續落實普法責任清單制度,鞏固和發展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在公園、廣場、景區、銀行、醫院、地鐵、車站、市場等人羣集中的場所,利用電子顯示屏、櫥窗、展板、標語等形式,積極推送法治宣傳內容,提升普法工作實效。”陳紅瑜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記者 趙紅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0766570410480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