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佳义:今年是人民政协七十华诞,政协委员一定会努力工作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3月10日(星期日)上午8:45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政协委员就“新时代政协履职”回答记者提问。主持人为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大会秘书处新闻组组长刘佳义。

刘佳义介绍称:“十三届政协以来,政协履职有很多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叫做发扬民主、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咨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继承与改进创新有机结合。第一句话的发扬民主主要是指协商民主,政协是专门的协商机构,全国政协的协商格局我们形象的说法叫做1420,去年全国政协共召开了一次全体会,两次专题议论性常委会,两次协商会,这就是我们讲的14,20是指每年我们大概要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20次是一个大致的说法,去年我们开了19次。今年全国政协的协商计划也是1420,前面是一样的,后面的20我们今年有些变化,安排了16次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四次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

“增进团结,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组织,它所承担的任务是要协调五大关系,即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这也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初任全国政协主席时给政协规定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国家的现代化服务。”

“第二句话叫做建言咨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全国政协每年大概要组织近一百项调研活动,要给中央报送几十个调研报告,去年全国政协的提案立案的是4567件,比较好记,这个数字是4567。经济方面的提案占41%,民生方面的提案占29%,如果加上生态方面的提案,比例就可能更高。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过去政协履职比较注重建言献策,在工作制度和机制上面的设计都是按这一点来设计的,所以存在着单向发力的情况。新一届政协改变了这个状况,要求建言献策的过程,也是学习教育和凝聚共识的过程,所以我们叫做双向发力。”

“第三句话叫做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新一届政协既继承了历届政协的优良传统,又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气象。新一届政协的履职工作,有十个首次,第一,首次开展了全国政协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学习研讨活动,加强了思想理论武装;第二,首先召开了全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加强了组织建设;第三,首次提出要在建言献策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第四,首次提出了政协组织的政治责任是把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对于人民政协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第五,首次提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运行,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第六,首次提出了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第七,首次提出了把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工作的动力源和前进的方向标,政协委员要当好这一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第八,首次提出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是政协履职的努力方向;第九,首次提出了建立委员履职档案,政协常委提交履职报告的制度;第十,首次提出了政协委员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

“今年是人民政协七十年华诞,政协委员一定会努力工作,用新的成绩庆祝共和国和人民政协的生日。”刘佳义表示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