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的世界不該只有分數,家長的眼裏不能只有成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期末考試結束,家長會剛開完,很多家長就在朋友圈和家長羣裏,討論孩子的成績,考得好的開心,考得不好的糾結,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當然也有比較淡定的家長,但那是極少數。下面看看家長們都說了些什麼——\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孩子三年級了,語文92,數學95,英語96,考得很差,很鬱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孩子就是不愛學習,看到成績死的心都有。\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看了家長的留言,我的心裏不是滋味!我爲現在的孩子難過,擔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年級的孩子,語文、數學、英語分別考92、95、96都覺得很差,家長都不開心。還有家長說孩子不愛學習,死的心都有,未免太過誇張了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老師,我完全理解家長的心情,是啊,當今社會,無論是中考、高考還是研究生考試,甚至公務員錄取,哪一樣不是靠分數呢!但是我要對大家說——\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的世界不該只有分數,家長的眼裏不能只有成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個學期緊張的學習結束了,放寒假了,孩子有理由好好放鬆一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可否認,在現階段的學校教育中,考試分數是檢驗學生課業水平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是我認爲,孩子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分數不是孩子的唯一,假期也應該有運動和娛樂,有遊戲和動漫,有和小夥伴們玩耍的時間。否則孩子的童年是不完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期末考試成績說明了什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期末考試只是孩子一個階段學習情況的檢驗,不是全部,考試成績只表示一個學生這個學期掌握知識的情況,或者考試發揮的程度,和一個孩子幸福的未來沒有必然的聯繫,家長沒有必要太過看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有些家長,有時會“小題大做”,把孩子的學習成績同孩子的未來聯繫在一起,所以,當孩子成績不好時自然就不能淡定,家長在這種焦慮的心態下很難理智地對待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確的態度是這個學期考得好不要驕傲,考得不好也不用灰心。成績只能證明過去。\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的童年應該有遊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的童年應該有遊戲,遊戲是孩子的天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魯迅在《風箏》一文中講了這麼一件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魯迅小時候是不愛放風箏的,他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然而最喜歡風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天,魯迅發現弟弟在偷偷地做風箏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即刻伸手摺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裏。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魯迅曾經扼殺了弟弟遊戲的天性,他爲自己的過錯而悔恨不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課堂教學是學習,學習的是文化知識。遊戲也是學習(注意不是網絡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都會得到培養。還能夠和小夥伴在玩的過程中學會合作,懂得謙讓,增進友誼。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最重要的是他們在遊戲中獲得最大的快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的童年需要遊戲,孩子的童年不能缺少快樂!\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假期應該多參加有意義的活動,瞭解社會,學會做人,比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看到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讓孩子上各種輔導班,比如鋼琴、舞蹈、聲樂、書法、繪畫、跆拳道等等,如果孩子學有餘力,如果孩子真的喜歡,能多學習肯定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喜歡,或者學習負擔已經很重了,還要去學習,那樣孩子就很累了,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假期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去遊歷名山大川,走進大自然,領略自然和人文美景,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帶着孩子走親訪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感受親情,懂得尊敬孝敬長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在假期裏應該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社會活動,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在這些社會活動中認識社會,瞭解生活,增長才幹,積累社會經驗,爲今後的工作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其實,瞭解社會,學會做人,比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對孩子學習的看法不僅可以看出一個家長的胸襟,更是一個家長教育觀念的體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但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完善之處。 很多家長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期望和要求有的不切實際,有的甚至是對孩子非理性的愛。 這種失去理智的愛會與孩子內心最強大的力量——成長的力量爲相阻礙,成爲孩子成長腳步的羈絆,束縛孩子的心靈。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即使我們的孩子不能考高分、不能進名校,只要心理健康,積極向上,一樣可以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的世界不該只有分數,家長的眼裏不能只有成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tt-community-card\" data-content='{\"media_name\": \"\\\\u597d\\\\u597d\\\\u8001\\\\u5e08\\\\u8bb2\\\\u4f5c\\\\u6587\", \"member_count\": \"6\", \"title\": \"\\\\u4eb2\\\\u5b50\\\\u6559\\\\u80b2\\\\u5708\", \"price\": \"0\", \"community_id\": \"6714951730036998667\", \"square_cover\": \"ff7d00007ef4da759e64\", \"share_price\": \"0\", \"media_id\": \"52599309757\", \"renew_price\": \"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8253929691550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