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發展精準農業,正在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

在2018年印發的《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中,明確將農業用北斗終端(含漁船用)列入中央財政資金補貼機具種類範圍。在地方財政資金方面,截至目前,浙江省、陝西省等近30個省(市、區),把農業用北斗終端(含漁船用)納入本地中央財政資金補貼機具種類範圍內,有的省還列入地方財政累加購機補貼範圍。

作爲新生事物,農用北斗終端表現了強勁的市場潛力,那麼,目前市場上有哪些產品值得選擇呢?

筆者根據自身經驗,爲大家介紹幾種市場上的農用北斗終端產品。

產品1:合衆思壯壁虎自動駕駛系統

生產廠家:北京合衆思壯科技股份公司

適合用戶:擁有100馬力以上拖拉機及收割機的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

推薦理由:

合衆思壯壁虎自動駕駛系統在中國農業市場應用已過5年,產品性能獲得用戶的一致好評。且合衆思壯爲上市公司,綜合實力強。

性能特點:

1. 支持直線、曲線、智能路徑自動駕駛等多種模式。

2. ECU主控器能夠感知車身姿態,自動控制車輛轉向系統,使車輛始終準確地保持沿預定航線行駛,適應丘陵地形的作業環境。

3. 控制,自動轉向角度控制更加及時、準確; 實時液壓傳感器監控,緊急情況下自動退出自動駕駛模式。

產品2:北斗慧農自動導航駕駛終端

生產廠家: 哈爾濱星途導航科技有限公司

適合用戶:擁有100馬力以上拖拉機及收割機等產品的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

推薦理由:

北斗慧農自動導航駕駛終端的安裝不破壞原車液壓系統,適用於市場上多數的主流農機機型以及噴藥機等。

同時,星途導航終端產品已經裝載在黑龍江省內各大農場、合作社的部分農機車輛上。比如星途導航已經在友誼農場安裝智慧農業遠程監控終端481臺,用戶反饋效果比較好。

性能特點:

1. 兼容性優良,與其他品牌駕駛系統完全兼容。該產品基準站一體機可以接收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中國的北斗、歐洲的GALILEO,保證實時的數據傳輸。

2. 移動式基準站,適用於跨區作業、攜帶方便,作業範圍廣。

3. ±2cm/km定位精度,確保農作物行距均勻,提高作業標準。

產品3:DEBONT自動駕駛系統

生產廠家:北京德邦大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適合用戶:擁有100馬力以上拖拉機及收割機等產品的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

推薦理由:

自主研發,與進口產品相比,可根據需求提供人性化定製服務;德邦大爲是全程機械化產品供應商,熟悉農機生產作業需求。

性能特點:

1. 快速入線,前向自動駕駛入線距離小於15米,快速自動倒車入線距離小於10米。

2. 支持對角線作業模式,模塊化系統設計,方便的擴展功能和應用。

3. 自動駕駛控制精度:±2.5釐米;交接行精度實測值:2.5釐米。在自動駕駛控制過程中,停車後將產品斷電後(斷電時間超過180秒)重新上電,控制精度未發生變化。

產品4:約翰迪爾AutoTrac自動導航系統

生產廠家:約翰迪爾(天津)有限公司

適合用戶:擁有100馬力以上拖拉機及收割機等產品的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

推薦理由:

約翰迪爾是較早投放中國農機市場,並且在生產作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的農機自動導航系統供應商。因此在農機自動導航系統設備銷售和服務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大量成功使用的案例 。

性能特點:

1. AutoTrac自動導航系統, 是約翰迪爾智能農業的代表作,具有與約翰迪爾拖拉機整合度更高、RTK信號更加穩定、通用性更佳、可靠性更強、適用性廣且拆裝方便等顯著優勢。

2. AutoTrac自動導航系統幾乎可以在任何土地狀況下,準確地操控機器的轉向,主要用於起壟、播種、收穫等作業,起到走直線的效果,並能充分優化機器效率,減輕操作員疲勞。

3. 安裝簡便,通用性強,僅僅需要30分鐘即可從一臺機器轉移到另一臺機器上。

此外,南京天辰禮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上海華測領航員NX100自動駕駛系統:廣州市中海達測繪儀器公司的北斗農機陣地駕駛系統等產品,也值得優先選用。

遠程電子監測終端設備

選擇哪種遠程電子監測終端設備,首先必須選擇與本省農用北斗遠程電子監測系統平臺兼容的終端設備,如果本省把該品類納入農機補貼目錄,就應該在補貼目錄產品中選擇。然後,應該按照中國農機化協會制定的《農機深松作業遠程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團體標準中,關於農機深松作業遠程監測終端的要求選擇。

1. 終端的外觀應無鏽蝕、鏽斑、裂紋、褪色、污跡、變形、鍍塗層脫落,亦無明顯劃痕、毛刺;塑料件應無起泡、開裂、變形;灌注物應無溢出等現象;結構件與控制組件應完整,無機械損傷。

2. 終端應有清晰耐久的銘牌標誌。銘牌應在終端外表面的醒目位置,銘牌尺寸應與終端結構尺寸相適宜。

3. 終端應有使用說明。面板的按鍵、接口等部位應有文字、圖形等標誌。

4. 重視安裝後作業時的代理商銷後服務能力等。

農業機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