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工作轉入常態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省各級雙擁工作機構主動作爲,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雄精神,關愛烈士遺屬,投入2000餘萬元,完善烈士紀念設施,組織開展烈士公祭活動4000餘場,組織軍營開放日和軍事日等活動,發掘時代新典型、樹立雙擁新風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一步,全省各級各部門將按照省委“雙擁工作走在前列”的要求,以雙擁模範城創建爲契機,持續開展好“雙擁在基層”等活動,紮實推進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文化擁軍,不斷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濃厚氛圍。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7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佈會,介紹2019年陝西省雙擁工作開展情況。截至目前,已爲全省126萬戶家庭懸掛了光榮牌,全省退役軍人關愛基金已爲155名特困退役軍人發放援助金333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駐陝部隊積極參與脫貧攻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堅持高標準落實義務兵家庭優待金,不斷激發高素質兵員參軍積極性,全省大專以上學歷兵員佔應徵集兵員總數的62%。提供優質崗位,落實“陽光安置”辦法,2018年全省2057名計劃安置軍轉幹部和符合安置條件的2100名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位,妥善安置98名隨調配偶。1月31日,在全國率先推動成立了以社會資金爲主的全省退役軍人關愛基金,首期募集資金6000餘萬元,已爲155名特困退役軍人發放援助金333萬元,第二期資金募集及下一階段特困退役軍人援助工作正在有序進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駐陝部隊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戰,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也發揮了突擊隊作用。先後掛鉤幫扶173個貧困村、9780家貧困戶、3萬多名貧困人口、120個衛生室、119所學校、107個紅色紀念場所,累計投入資金1.03億元,建成小型光伏發電站30多座,種養殖產業和示範園區30多類200多種,建起愛民橋、愛民路、愛民渠、愛民巷、愛民文化廣場等“愛民系列”近千個,有近300餘名團以上幹部與貧困村“兩委”結對子,軍地共促脫貧取得實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工作轉入常態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省各級雙擁工作機構主動作爲,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雄精神,關愛烈士遺屬,投入2000餘萬元,完善烈士紀念設施,組織開展烈士公祭活動4000餘場,組織軍營開放日和軍事日等活動,發掘時代新典型、樹立雙擁新風尚。圍繞學習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積極營造濃厚的雙擁氛圍,不斷夯實全省軍民同心建功新時代的思想根基。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大力挖掘全省退役軍人“離軍不離黨,退伍不褪色”的先進典型,評選推薦一批“全國模範退役軍人”和全省“最美退役軍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積極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目前,信息採集工作已轉入常態化採集階段,已採集信息136.8萬條,全省退役軍人底數更加精確詳細。懸掛光榮牌工作自1月21日啓動以來,已爲全省126萬戶家庭懸掛了光榮牌。落實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撫卹補助自然增長機制,下達各類資金53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一步,全省各級各部門將按照省委“雙擁工作走在前列”的要求,以雙擁模範城創建爲契機,持續開展好“雙擁在基層”等活動,紮實推進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文化擁軍,不斷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濃厚氛圍。\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1301578044871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