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古有豆腐西施,今有豆腐大王,賣豆腐賣成千萬富翁

在5萬“豆腐郎”中,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有自己品牌的,只有鄢維斌一個人,出身貧困,小時候父親去世了,靠着哥哥嫂子撫養長大的他成績一直很好,但爲了減輕哥哥嫂子的負擔,他放棄了參加高考。

從那之後他便開始幫助哥哥嫂子做豆腐,應了當地的那句老話:”世界上最苦的三件事,撐船打鐵磨豆腐。“幹了一段時間,他深刻理會了這句話。

到了1987年的秋天,身材瘦弱的鄢維斌每天都要挑着近百斤豆腐到處叫賣,一斤豆腐換一斤米,擔子始終很重,有時候發生意外,一擔子的豆腐全扔了。

就這樣過了幾年,他覺得要去大城市,走出去纔有發展。在聽到當地人介紹蘭州人喫豆腐、但沒有人做豆腐,鄢維斌決定去蘭州,作爲“城市攻略”的第一站。

1988年,鄢維斌在蘭州開了一家小豆腐店。贏得了周邊居民的信任和厚愛。嚴偉斌回憶說,他每天能賺到5.86元,這讓他非常滿意。當他在春節期間,他沒有回家,結果15天裏,賺了600元,積累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財富。

鄢維斌閒不住就到處尋找商機。他詢問一些大學食堂需要豆腐供應,他還製作了一些辣豆腐、香豆乾製品,如此勤奮勤奮,一年下來的總賬,賺7萬多元。不過,鄢維斌仍感到不滿意。他心中有一種創業理想:建立一個衛生的、設備齊全的豆腐生產標準工廠,僱用20或30名工人,每年賺取20萬。不僅可以確保家人豐衣足食,還可以幫助他人。

有了這樣的夢想,鄢維斌轉移到北京、廈門,沒有遇到過好機會。 1997年底,鄢維斌來武漢創業,並在武昌陽源開設了一家豆加工廠,供應附近的一些集貿市場。1998年9月,一家超市找到他說:“鍾祥石牌鎮被稱爲'豆腐之鄉'。很多人說你有祖傳食譜,豆腐很好喫,你願意給我們供貨嗎?“

對於中百倉庫發出的邀請,鄢維斌無法拒絕,而且只要1000元的進場費用。入駐超時後的鄢維斌,一下覺得路變寬了,他的公司從幾萬元的營業利潤上升到每月70萬元的利潤,僱了幾百個員工。中百倉儲總經理程軍要求他註冊豆製品品牌,在店內新鮮區域建立豆腐車間,進行現場製作。

近些年來,“豆豆”豆製品企業總資產300萬元,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接下來,魏偉斌準備將企業移動到凱旋門的辦公大樓,並實施現代的企業運作。他還計劃在陽邏建立一個大豆產品工業園,收集國內最新最好的大豆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本文來自生意小哥,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賺錢的7000種生意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