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天一味藥】胡荽(發散風寒藥16)|彭鑫博士帶您瞭解傳統中草藥

胡荽 Husui

《食療本草》

爲傘形科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的全草。我國各地均有種植。八月果實成熟時連根挖起,去淨泥土。鮮用或曬乾切段生用。

性能:辛,溫。歸肺、胃經。

功效:發表透疹,開胃消食。

應用:

1.麻疹不透。

本品辛溫香散,能發散風寒,透疹外達,用治風寒束表,疹發不暢,或疹出而又復隱者,可單用煎湯局部燻洗,或與荊芥、薄荷等解表透疹藥同用。亦可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者,因其發汗解表之力較弱,故臨牀少用。

2.飲食不消,納食不佳。

本品氣味芳香,能開胃消食,增進食慾,尤多用於飲食調味。若治療飲食積滯,胃納不佳者,可與健脾消食藥、行氣和中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熱毒壅盛而疹出不暢者忌服。

古籍摘要:

1.《日用本草》:“消谷化氣,通大小腸結氣。治頭疼齒病,解魚肉毒。”

2.《醫林纂要》:“升散陰氣,辟邪氣,發汗,託疹。”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蘋果酸鉀、維生素C、正癸醛、芳樟醇等。

2.藥理作用:胡荽有促進外周血液循環的作用。胡荽子能增進胃腸腺體分泌和膽汁分泌。揮發油有抗真菌作用。

3.臨牀研究:治療新生兒硬腫症,用鮮芫荽25~50g,洗淨,放入沸水中稍燙後取出,揉成小團,以能滲出藥汁爲度,用藥團輕輕塗擦局部皮膚,1日3~4次,1次3~5min。亦可用幹品煎成50%湯液,待至40℃左右時,用紗布浸藥外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87,(8):501)。治療化膿性感染,將胡荽子製成乳劑,局部使用,可使創面潔淨乾燥,促進肉芽形成,使瘡面癒合(《中藥古今應用指導》,廣東科技出版社,1994:383)。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切勿擅用。

本文摘自《中藥學》,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編輯整理提供。

關注彭鑫博士微信(pengxinboshi),每天五分鐘,從零開始學中醫,一年可入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