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依托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文化遗产,通过节庆、研讨、演出、展览、交流合作等形式,各地纷纷借助文化遗产地,打造文化名片,文化旅游是越来越受青睐,今天我们到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的那蒙坡,一起探寻那里别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一年四季,空气清新,既有天然而成的那路湖,也有怀念知青下乡插队的知青湖,古朴民房傍湖而建,村民们靠水而居,人与自然可谓和谐共处。

南宁市邕宁区新江社区支书 黄易发

岭南民族风俗的一种建筑,结合徽派风格建筑的一个特点,像我们这个也采用马头墙一个建筑这样的一个标志。

南宁那蒙坡农家乐 孙老板

你看我们这边农家乐,现在也做得比较精致,里面包括一些水果架,还有里面的一些设备,都是精心做过。

在那蒙坡,有一口古井叫做“寻香井”。相传,古时候有个叫阿香的女子途径那蒙坡,从古井里打水喝时,看到村民们围着这一口井唱山歌,怡然自得,阿香久久不舍离去。为了纪念那番世外桃源的景象,这口井被村民们取名为“寻香井”。

国庆假期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那蒙坡,对唱嘹啰山歌,在湖畔闲庭漫步,到果园里摘果子,尝尝土特产,相信别有一番体验。

桂林资源:美丽乡村旅游受热捧

游客 李先生

我是在山东威海那边住,海边,但从来没有接触这样的高山,这样的峡谷流水,这么清的水。

国庆期间,乡村公社农家乐,一天可以接待游客一千多人,30多个房间以及民宿每天都住满了游客,一天接待50多桌餐饮服务,乡村旅游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真金白银。近年来,资源县找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结合点,将生态优势转化成旅游资源优势,实行“旅游+扶贫”,将龙洞峡景区打造成乡村旅游精品,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柳州三江:秋风过秋雨落 稻熟茶香风景美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秋风吹过,柳州三江侗乡大山梯田里的稻谷变成金黄色,侗乡农民兄弟在梯田里种的稻谷叫糯米,亩产在600斤—800斤左右,虽然产量不高,但是比一般的稻米更香软可口,备受市场青睐,平均一斤能卖到8元钱。而纵观侗乡大山,所有梯田都变成金黄色,着实让人心旷神怡。一场秋雨过后,布央仙人山的茶园冒出新芽,茶农们正在为今年的最后一次收获而忙碌,红茶、龙井茶,主要原料都来源于秋茶,秋茶生长时间和光照时间长,做出的茶叶更显得香醇。因地制宜,三江靠山吃山发展茶叶产业,目前已成为广西最大的产茶县,茶园面积超过18万亩,侗乡有近30万群众种茶,今年,茶叶产业给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助力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金秋十月,美丽的三江欢迎各地的游客来赏秋色,品秋茶!

记者: 陈鑫 吴优 于力 周炜杰 肖裕桥 黎翔 见习:濮薏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