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就像1200多年前,杜甫先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樣理想豐滿。一線城市房價連漲的步伐被遏制後,北上廣深成交遇冷,於是乎,到人口流入的城市買房,成了各路專家、地產分析師、炒房客們的呼籲與選擇。

西安,出名了。一面是門檻無限低的落戶政策,一面是飛速上漲的房價。2016年國慶節之後,西安樓市搭上了火箭,原先2011年進場的炒房客們終於迎來解放軍。隨後房價節節攀升:從2016年的6字頭均價,到2018年的13000甚至更高,足足翻了一倍。

當然,監管部門沒有坐視不理,一輪一輪越來越嚴厲的調控政策,限購,限售,限貸,都沒有遏制西安房價飆升的勢頭。而搖號政策的出現,則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名義將房價推上火山口。正因爲搖號,很多搶不上房的剛需,不得不瞄上了二手房。而本就處於限售管控下的二手房,因爲流通盤小,一時間雞犬升天,直至超越新房。

這些還在普通人能夠理解的範圍。開發商坐地擡價也是司空見慣,房管局不讓漲價,那就捆綁車位來賣,你總不能限制我車位賣40萬一個吧?何況車位本就不在調控範圍之內。捆綁1個車位不過癮,捆2個總可以吧?然而開發商舉報自己違規售房,並把不肯退房的業主告上法庭,這就真有點沒下限了。

8月份,房產開發商西安聞天科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自己違法無證銷售爲由,在商品房售出兩年後,將12名業主相繼告上法庭,欲收回所售房產,引發熱議。今年4月2日,被起訴業主之一李女士與聞天科技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已在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6月8日,法院下達判決書,判決聞天科技與被告李女士簽訂的《紫衫莊園內部認購合同》無效。目前二審尚未有結論。

開發商之所以把業主告上法庭,還不是房價上漲惹的禍?開發商爲了緩解資金緊張局面,在取得預售證之前,搞點挖坑價先賣一部分房子,早不是祕密。如果房價不漲,開發商開發進度緩慢,往往是難以按照約定的時間交房,有的拖上三年五載,甚至開發商跑路樓盤爛尾也不稀奇,這時候,受害者是購房者無疑。如果房價上漲,開發商乘機提價,購房者與開發商協商補一部分差價也是常有的事情。但如果房價飆升,開發商與購房者之間的平衡徹底打破,開發商舉報自己狀告業主的荒唐事也就不足爲怪了。

正當大家還在討論西安房價什麼時候全面漲破2萬甚至3萬,才配得上大西安的國際化大都市形象時,兩場秋雨,讓西安一下子“進入深秋”,樓市也突然遭遇寒潮,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都賣不動了,有人預言“西安樓市將入冬”。

9月底西安樓市又發生了一件怪事:幾千人排隊搖號瘋搶幾百套房的盛況突然遭遇冰凍,竟然有開發商473套房開盤,18人登記,0人覈驗的“慘烈”場面。估計開發商也懵逼了,人呢?搶房的人呢?這一定是幻覺?!!記得2017年初,這個樓盤在FM916電臺以限價房的面目出現時還是5字頭,一年多過去,開盤價竟然搞到14000元以上,真當買房者個個家裏有礦?人傻錢多?

目前,西安新房市場需要搖號的盤也有,但不是那麼多了。有些樓盤打折出售賣不出去,也有一千多人搶幾百套房的現象,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從近期公示的新盤來看,7字頭的品牌盤、三環內的相對好地段盤又開始重出江湖。還有部分樓盤,雖然不是一天清盤,卻仍能一天賣掉絕大多數房源,高性價比的仍然供不應求,有些不可高攀的或是不能低就的就門可羅雀了。如果西安樓市真的迴歸理性和正常,會重返2016嗎?

專家認爲,西安房價回到2016基本是不可能了,這一波樓市遇冷是由兩個方面引起的,一方面是宏觀形勢,也就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北上廣深房價回落波及西安造成的,不是西安本土的供求形勢造成的。現在西安是國家中心城市,人口在大量流入,應該不會出現2016年那樣的市場環境,只是暫時冷卻了,大家在觀望罷了。

目前的西安,談不上崩盤,但開始回調卻是趨勢使然,部分房子依舊有人搶着買,但部分就算打折出售也幾乎無人問津。至於房價會降還是漲,要看政策方向和調控力度如何,這些畢竟不是我等凡人所能預測的,也不是任何一個開發商能給你承諾的。

而至於在樓市低迷之際,房租逆流而上,那相信也是脫離了實際需求的短線坐莊行爲而已。相信經歷過股市風浪的人,都懂。

來源:巨豐投顧

作者:丁臻宇 執業證書:A0680613040001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