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組建項目團隊進駐到村裏,喫住都在村裏,爲的就是尋找一條合適梅畲村建設田園綜合體的發展道路,爲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前,梅畲村田園綜合體正將城鎮建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結合起來,將社區建設與農村發展有機結合,將社區居民與農村農民有效聯動,打通農民進村、居民下鄉的通道。

"\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70IPA792ed8i\"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00\" alt=\"城鄉互動聚合力 融合發展探新路\"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以生態爲依託、旅遊爲引擎、創新爲理念的梅畲田園綜合體建設藍圖正緩緩鋪開。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70IPWIf7t9a9\"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9\" alt=\"城鄉互動聚合力 融合發展探新路\"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梅畲村處於平遠、蕉嶺、武平三縣的交界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70IPn8qTYNY8\"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50\" alt=\"城鄉互動聚合力 融合發展探新路\"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到梅畲村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學生們在荷花池邊遊玩。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70IQ22ObRYZl\"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城鄉互動聚合力 融合發展探新路\"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村民們在梯田上插秧。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table\u003E \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70IQL5EkPUbJ\"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城鄉互動聚合力 融合發展探新路\" inline=\"0\"\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tr\u003E \u003Ctd\u003E\u003Cp\u003E當前,梅畲田園綜合體正通過農電商把“梅畲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td\u003E\u003C\u002Ftr\u003E\u003C\u002Ftable\u003E\u003Cp\u003E“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文學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令人嚮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驅車駛入梅州平遠縣的梅畲村,蜿蜒山路綠樹夾道。行駛數十公里,具有梅州田園風光特色的“客家鄉寨 田園梅畲”展現眼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於荷花盛開的棧道,眺望着遠方的梯田,幾位老人閒坐在村中公園聊家常。“我們在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大前提下,儘可能保留田園風光、鄉村人文,統籌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城鎮的後花園,鄉村發展的新平臺。”平遠縣委書記宋才華表示,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平遠縣通過招商引進廣東鴻藝集團,由其旗下的梅州市客天下實業有限公司打造客天下·平遠梅畲田園綜合體,已經初步形成“一體六個改變”的發展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鄉村要振興,產業要興旺,資源要融合,農民生活要富裕,都離不開鄉村發展過程中的載體和支點。日前,南方日報記者走進平遠縣泗水鎮梅畲村,探尋由政府主導、企業運作、村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梅畲田園綜合體模式是如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方日報記者 黃培強 通訊員 朱雙玲 林立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找準定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挖掘潛力激活新動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月流火,萬物競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6℃的室外高溫給人一種不安的煩躁感,然而走在梅畲村的村道,迎面而來的是一種舒適感。溪水清澈見底,魚兒歡快遊往,古民居錯落有致,忙着採收蓮子的梅畲人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剛採摘的蓮子,還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今天上午摘了幾十斤,一下子就沒有了。我們今年也是剛剛試種一部分,美化村莊,更強化村莊的發展後勁。”平遠梅畲農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劉育傑理事長說,村裏的發展後勁源於一種模式的探索與實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便是劉育傑口中的模式探索與實踐。該概念首次出現在2017年2月的中央一號文件,在短時間內成爲各地鄉村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的又一途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平遠縣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鴻藝集團旗下的客天下實業有限公司參與平遠縣城鄉建設,以“田園綜合體”爲載體推動鄉村振興融合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組建項目團隊進駐到村裏,喫住都在村裏,爲的就是尋找一條合適梅畲村建設田園綜合體的發展道路,爲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能。”項目負責人鍾韶英說,田園綜合體在梅州來說,還是處於相對空白的狀態,要怎麼搞從哪裏入手,都需要一個整體的規劃,這個規劃的前提就是要清晰認識到鄉村發展的優勢和難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梅畲村處於平遠、蕉嶺、武平三縣的交界處,和大多偏遠山村存在的問題相似。全村共有22個村民小組478戶,戶籍人口1904人,常住人口約480人,不到戶籍人口四分之一。“年人均收入不到8000元,也沒有產業發展,大家寧願到外面找工作。越是這樣,村子就越難發展起來。”梅畲村黨支部書記劉洪感慨說道,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注入新的動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9月,梅畲村成立理事會;2017年11月,田園綜合體項目正式簽約,梅州市平遠梅畲農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梅畲村全村依山而建,村內有古驛道、望梅亭、客家民居等人文古蹟,擁有大片梯田和山地,2016年梅畲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鴻藝集團依託特色縣鎮建設運營方面的經驗和實力,從“傳統村落、生態旅遊、田園種養”三個板塊着手改變梅畲村的落後面貌。“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梅畲村的發展優勢就在於田園,因此我們發展田園綜合體的總目標是不會變的。”鍾韶英翻閱着厚厚的梅畲田園體規劃書,詳細解說未來三十年梅畲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思路以及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俯瞰平遠梅畲,以生態爲依託、旅遊爲引擎、創新爲理念的梅畲田園綜合體建設藍圖正緩緩鋪開。“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持,能看到實實在在的建設成效,以前大家都不願意來我們村,現在大家都爭着要來體驗。”今年82歲的劉阿婆說,沒想過村裏會有這樣的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政府的支持,村裏現有的資源,包括土地、人文、村民的參與等等,這些都是潛在動能,需要在規劃中一步一步挖掘,成爲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鍾韶英說,要建高樓得有堅實的地基,建設美麗田園同樣要有精準的定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破解難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提升“顏值”帶動產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梯田漂亮,我要多拍幾張不同角度的,作爲留念。”來自梅州城區的攝影愛好者林先生不斷按下快門,記錄梅畲田園風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讓人難以想像的是,記錄在相機存儲卡的梅畲田園風光,在2017年前只不過是荒田。“很難種植,沒有勞動力,大部分田地荒廢了。”村民孫阿姨說,梯田的道路交通也不方便,讓很多有想法的羣衆都打消了種植念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是綜合化發展產業和跨越化利用農村資產的一種模式,解決土地問題是建設田園綜合體成功的關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時候租給他們,可能租金又沒有,土地還不知道哪裏去了?”“我覺得這是個機會,讓我們村裏的土地資源活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企業提出“土地流轉”的時候,安靜的梅畲村一下炸開鍋,微信羣裏討論聲更是不斷。“你看看這些都是當時討論的對話,我們把它截圖做好保存。”劉育傑說,在政府的引導下,梅畲村決定成立村民理事會,讓羣衆積極參與到田園綜合體建設中,解決好土地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能讓土地成爲建設的“攔路虎”。經過協議,梅畲村2600畝土地30年租金計算爲1196萬元,土地租金轉爲股金,前五年按年利率0.45%計算爲53.82萬元,以後每五年利率增加0.5%。“當地羣衆也想改變,我們正好能夠提供幫助,就這樣一拍即合,我們就更加能夠大展拳腳搞建設。”鍾韶英笑着說,政府引導、羣衆支持少一個都很難推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平遠縣政府還安排專項資金建設梅嶺公路,古驛道修繕工程、田園梅畲公共配套項目,提升亮化工程,開通梅畲公交,制定了傳統古村落特色民居示範建設獎補辦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昔日舊學校,今日難辨認。走進梅畲村,偌大的遊客服務中心,便是由舊學校改造而成的,古色古香的城寨設計、配套停車場、便利超市等,成爲梅畲田園綜合體的標誌之一;兩百多年曆史的達奎公祠保護修繕,恢復“三橫三堂一圍”傳統客家故居格局,以此爲基礎打造梅畲村史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平時有空也會在這裏跳跳廣場舞,現在鄉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大改變,我們住得也舒服。”羣衆李阿姨笑着說,現在的梅畲村是“十八姑娘一枝花,漂亮美麗人人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遠梅畲田園綜合體的導遊人員姚瓊華在跟記者交流的時候,說起自己對原來的梅畲村的第一印象,就是“髒亂差”“空心村”。“我是嫁到這裏的,第一次跟我老公回來梅畲村,都覺得有點後悔了,完全就是一個後進村,連我老公都說要考慮在城裏買房。”從討厭到喜歡,放棄珠海優質工作的姚瓊華現在已經駐紮在梅畲村。“我現在經常跟我家人開玩笑說,當初嫁到這裏也算是投資成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一頭連着都市人鄉愁與田園憧憬,另一頭連着鄉村商業價值與產值的田園綜合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河道變清了、美麗庭院建起來了,外來的遊客也多了起來,特色農家樂、鄉村民宿建設都在有序推進。“喫住玩一條龍的體系建立起來後,村裏就成了實實在在的景區,對於我們羣衆來說,最實在的就是農產品的銷路打開了,就業的機會多了。”正在勞作的鄧阿姨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搭建起城市與鄉村的快速幹線,在《客天下業主倡議書》中,鴻藝集團積極倡導客天下業主與梅畲村民結成友好關係,推出共同耕種建設。“我們通過這樣的模式,讓梅畲的高顏值變成產值,村裏人氣旺了,村民收入隨之高漲,這也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初心。”鍾韶英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前,梅畲村田園綜合體正將城鎮建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結合起來,將社區建設與農村發展有機結合,將社區居民與農村農民有效聯動,打通農民進村、居民下鄉的通道。項目從2018年9月底試運營至今年6月底,共接待遊客超10萬批人次,實現農產品收入約近60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搭建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現鄉村發展“三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建設重在田園,強在綜合,缺少羣衆的參與都難以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把土地租金給了羣衆,就不管了,那羣衆也只能喫老本,沒有一個可持續的發展。”鍾韶英說,建立共建共享共治的模式是梅畲田園綜合體的新亮點,實現了公共服務普惠共享、資源要素平等交換、生產銷售充分對接,引導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資源“上山下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農民變股東、農民變員工、農村變景區、農村變樂園、農業變實業、農業變產業。梅畲田園綜合體建設充分考慮當地羣衆的人居環境提升和羣衆的內生動力,成立了梅州市平遠梅畲農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作、村民參與、共建共享的原則組建,實現梅畲“六變”。“完善基層治理,羣衆參與度和建設積極性不斷提高,共建共享共治,現在小事完全可以村民自主協調處理。”劉育傑說,目前梅畲村已經形成一種良性的平衡狀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算是碰上好政策了,不僅能租土地,還可以領取分紅。”村民沈雲麗領到股權證後高興地說,她共有3.77畝土地與梅畲農旅公司簽訂入股協議,去年領到流轉金890元,現在她還在公司做清潔工,每月可獲得勞務收入1800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1月14日,梅州平遠梅畲農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舉行股權證發放儀式,向參與流轉的泗水鎮梅畲村463戶村民發放股權證。據統計,前兩年公司共爲村民發放土地流轉金130萬元,去年爲100多名員工發放勞務工資160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潤鴻是梅畲農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員。駕駛車輛盤旋在梯田上,曬得黝黑的他時不時會開起玩笑。“這一片種的都是雪蓮果,再過幾個月就可以收成了。家門口就能夠實現就業,比以前好很多了,收入跟在外面工作差不多。”望着梯田上的雪蓮果,他眼裏充滿着希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前,梅畲田園綜合體正在通過農電商把梅畲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將農業變成實業。村內原來丟荒嚴重,目前已墾荒復耕約900畝,形成農林種養產品生產、加工、包裝、品牌、銷售爲一體的產業。“公司還成立耕作隊、田園演出隊等,吸收了梅畲及鄰近村超百人爲員工。這些員工每人每月收入爲3000元至5000元。”劉育傑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梅畲村另一片山頭上,羊羣正在半山上活動,負責看管的是從深圳回來的劉永城。“現在養了九十多隻羊,其中母羊有四十多隻,跟我一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回到梅畲村,加入到鄉村發展中來。”劉永城笑着算了一筆賬,每隻羊大概市場價能夠賣到1200元左右,明年將會繼續擴大養殖規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梅州市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國華來說,梅畲田園綜合體也爲他搭建了發展的平臺。“我前幾天帶了一批顧客過來,他們都很驚訝,這裏的鄉村風貌保存得如此好,村風淳樸,接下來,我們也會重點開闢這一條旅遊線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觀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創建“田園綜合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抓準特色做好“綜合”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模式是當前鄉村發展代表創新突破的思維模式,有效推動鄉村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聯動發展,實現一種雙贏的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梅州,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敢於創新,在土地流轉和農村人居環境都推出實而有效的模式。作爲平遠縣的梅畲村,充分考慮當地發展的瓶頸和優勢,把田園農業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有規劃有引導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前,梅畲田園綜合體在建設過程中,整合多方資源,紮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落實農業功能區的劃分,在產業、生態、鄉風文明等方面均有成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認爲,田園綜合體的本質之一便是農業發展,基於梅畲村現有的農業,應立足梯田等資源,發展高效農業、綠色農業,如休閒觀光農業,把農業和觀光結合起來,定期開展農業體驗活動,充分發揮農業在生活休閒、旅遊度假、生態保護、文明傳承、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功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梅畲田園綜合體的資源豐富,如何讓豐富的資源走出去,把外面的資源引進來,首先取決於交通的便利。在梅嶺公路建設的同時,應該考慮村內道路的規劃建設,適當使用電瓶車等綠色交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進出互補方面,更應該在保留傳統村落面貌的基礎上,實現“物出去人進來”的發展格局。目前,梅畲田園綜合體在發展過程中融合城鎮鄉的優勢,有一定的成效。綜合梅畲村古驛道資源,可以適當舉辦大型徒步活動,做好紅色資源品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山區發展的劣勢在於山地衆多,優勢也在於山地衆多。梅畲田園綜合體作爲一個整體發展的融合體,可以適當利用山地資源進行越野車體驗活動,目前越野體驗在梅州地區較爲少見,擁有一定市場。此外,可以適當引進林下經濟種植產業,野生動物馴養觀賞等產業。\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0808311117255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