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能有幾多愁,只因不是萬幣候

“一幣一別墅 一幣一嫩模”,用我二年級的數學功底狂躁的算了一下,原來我離我的終極目標只差兩個幣的距離;比特幣就是如此傳奇,幣圈從來不缺段子手,幣圈也從來不缺可能性,在比特幣無數的造富神話中,我只能酸溜溜得講一句“糞土當年萬幣候”,比特幣與我就像葡萄與狐狸,貪官與小市民,潘金蓮與你。所以只能靠碼字發牢騷,跟大家一起演繹一下比特幣的前世今生。

比特幣是啥?

這麼深邃的問題,估計被割了好幾茬的老韭菜都不一定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所以纔會有“喫了區塊鏈,治好前列腺”的高科技,請注意這不是段子。

世界就是如此神奇,當大媽們都有兩個幣的時候我就更不淡定了,後悔自己知道的太多,有句話是哪位聖人說的來着:學者溺於所聞。

牢騷太多,來點乾貨。

要弄懂啥叫比特幣,我覺得咱們首先應該明白什麼叫區塊鏈以及區塊鏈能否治療前列腺這個話題。首先看百度的解釋: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

懵了吧,可以說這段話可以把80%的人擋在門外,所以爲了降低理解難度只能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給大家舉例說明,因爲理解區塊鏈的理念就足夠了,技術是那些高薪碼農的事情。說通俗點,區塊鏈就是一種記賬方式而已,比如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以前都是老婆管錢,掙了多少花了多少完全不過問做一個本分的模範丈夫,結果寶強哥給我們深深的上了一課,蓉姐姐把錢都轉跑啦,結果打官司都要向朋友借錢。那麼區塊鏈來了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因爲一個人管賬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大家都記賬,支出和收入的每一分錢都由所有的家庭成員參與記賬,這樣每個人都有一個賬本,誰也不能作假,因爲你作假了,其他的賬本都還在。這樣就沒有了私房錢,也不在有人亂花錢,蓉姐姐也不會把錢都轉跑,隔壁老宋也沒有機會,這就是區塊鏈。所以區塊鏈也不能治療前列腺,但是可以幫你追查偉哥的原產地或者幫你記錄買偉哥花了多少錢。

懂了區塊鏈終於可以繞回到主角了我們的宇宙第一幣——比特幣。比特幣開啓了區塊鏈時代的創世篇,第一個電子加密貨幣,那麼他有什麼特別的之處呢?我覺得咱們可以從比特幣的名字開始探究這個話題,第一 比特幣是不是貨幣?

我覺得這是瞭解比特幣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比特幣誕生之初就是以電子加密貨幣的形式出現,並用來解決支付問題。那麼問題又來了,什麼是貨幣?儘管我們每天都在努力掙錢,花錢,可能並沒有人想過貨幣的真正含義,雖然經濟學家對貨幣的定義有N多種,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貨幣是一種符號,本身不具備任何價值,作爲所有者參與市場交換的契約,而這個契約是大都是以國家信用,國家機器作爲背書。大家或主動或被動就生活在這個國家裏,所以達成了共識。

那麼比特幣的共識又將如何體現呢?

答案很簡單---信仰。如果這樣說可能會被人噴死,但事實就是如此,比特幣誕生之初一分不值,爲什麼?因爲沒有共識,當披薩店的老闆收到一萬個比特幣送出一份披薩的時候,老闆在想啥?他一定不認爲自己收到一萬個比特幣自己賺到了,而是簡單的嘗試,同樣花掉一萬個比特幣的人也不會認爲自己虧了,因爲這是比特幣第一次作爲支付工具在交易場景中使用,至於是多少個幣買了多少個披薩完全在於披薩店老闆和購買者之間達成的共識,所以這個信仰叫做你認爲他值錢他就值錢。

就像某島上的原住民用大石頭當作貨幣一樣,全島的人都認可大石頭可以換牛,換喫的,那大石頭就可以當貨幣用,這就叫共識,共識靠信仰。比特幣經過十年發展已經變成了一大波人的信仰,很多買幣的人都說比特幣是他們的信仰,所以持幣人都變成了比特幣信仰的推廣者,我貼個圖大家可以想到一波人,

如果你覺得培養一種信仰只靠搖旗吶喊你就單純了,下面是本尊冒着生命危險給大家理一理整個共識邏輯。

先來看一組數據:

比特幣現在的市值已經達到了超過1400億美元,日成交量超過64萬枚,這些都是持幣者引以爲傲的數據,但是我想說的是這些交易量超過90%以上都發生的交易所裏,說到這裏很多人會講那又怎樣?我只是想說比特幣作爲支付工具的屬性基本可以忽略掉,而目前比特幣只是一種投機標的。說到這很多人想到了鬱金香。

不要以爲我是在黑比特幣,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既然是投機就要用投機的心態去看待比特幣,畢竟真信仰者是少數,想發財的人是多數。即便是信仰者,是信仰比特幣會成爲全球流通的支付貨幣,還是信仰比特幣要漲到100萬美元,這還是要打個問號,說到這很多人會覺得我跑題了,你不是在說培養共識的事麼?沒錯通過投機盤來擴散共識是最快的途徑。當你以任意價格買入比特幣的時候,這個共識就達成了,但是之後……….你只能讓別人來共識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