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竇樹華:全國人大爲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出了貢獻

3月10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於梅地亞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顯明等就“人大監督工作”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記者提問:“去年全國人大開展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檢查力度很大,社會反應強烈,請問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竇樹華,您全程參與了這次執法檢查,能不能給我們講講你們是怎麼進行明察暗訪的?您個人有哪些感受。謝謝。”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竇樹華回答:“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新的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扣牢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認真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把生態環境領域的監督作爲人大監督的重點。”

“201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開展了《海洋環境生態保護法》執法檢查,聽取了2017年環境狀況和環境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聽取了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處理情況的報告。常委會專門加開一次會議,聽取《大氣污染防治法》的執法檢查報告,開展了專題詢問,並做出了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

“全國人大用法治力量保衛生態環境,爲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出了貢獻。大家知道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好藍天保衛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把《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作爲重中之重,目的就是通過法律檢查貫徹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推動《大氣法》的貫徹實施,解決老百姓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這次執法檢查,慄戰書委員長擔任組長,檢查的時候慄戰書委員長、王晨副委員長、沈躍躍副委員長,丁仲禮副委員長,分別帶領四個組深入到八個省區進行檢查,同時委託其他23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實行自查,實現了檢查的全覆蓋,可以說這次執法檢查力度之大,規格之高,效果之好,是過去一般沒有的。”

“我參加了三個組的,一個是陝西,一個是河北,一個是山東,三個省的執法檢查,我體會到有四個突出的特點。第一,認真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生態文明的戰略部署,委員長帶隊,常委會成員所到之地,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號召地方行動起來,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

“第二個特點就是嚴格依法辦事、嚴格檢查、嚴格監督。依照法定職責,限定法定範圍,遵守法定程序,緊扣法律檢查,督促政府依法盡職盡責。第三,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格,敢於碰硬。對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檢查。爲了深入查找問題,開展隨機檢查,舉一反三推動整改。”

“第四,創新方式,增強實效。這裏有開展隨機檢查、隨機抽查,還有問卷調查,召開五級人大專家、學者、基層代表的座談會等等。剛纔記者問到,抽查的做法,這次執法檢查,一共對12個城市,38家企業進行了隨機抽查。主要包括有五點,一個就是組成權威的檢查班子、檢查小組,主要有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等成員,然後生態環境部門,地方人大的同志,還有當地環境督察局的同志,配合檢查小組工作。第二個就是選準抽查地點。根據生態環境部門還有當地督察部門提供的線索來選定存在問題的單位進行抽查。第三就是現場抽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也不通知當地政府。到現場之後直接查找重點問題,取證發現問題,由環保執法部門當場跟進。第四就是依法處理問題,人大檢查的時候不直接處理問題,對現場發現的問題請環保執法部門來跟進,有的當場責令體檢整改,有的向當地政府交辦整改,有的交給環保督察回頭看去督促整改。第五就是運用好檢查結果,對檢查的問題深入進行分析,並且在人大常委會報告的時候採納這些問題的分析結果,提出意見建議,推動方案制度的落實。”

“從現在看,確實抽查達到了真找問題、找準問題、抓住問題、解決問題的效果。到目前22個單位、企業查找的38個問題,都依法得到了解決。從常委會《大氣法》的執法檢查來看,這次執法檢查從檢查、審議、專題詢問、做出決議,一直到今年2月國務院對執法檢查的整改意見進行反饋,整個一個過程可以看到常委會的執法檢查對打好藍天保衛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爲人大依法監督提供了一個典型的範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