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食——文明修養

愉快享受地進食

是每位公衆場合進食者的必備素質

是每個新時代炎黃子孫應有的斯文形象

“一秒鐘,兩雙筷”

重構中華餐桌儀禮

本週,陝菜網繼續爲您轉載《中國食品報》對“中華餐桌儀禮”的專題報道。記者圍繞時代中國人的餐桌提出了9個問題,受訪者趙榮光教授均給予詳盡回答。作爲“重構中華餐桌儀禮”的發起倡導人,亦是對相關問題的首次系統、全面梳理。由於篇幅較長,在保留訪談原文基礎上,我們分割爲3次刊載。此次刊載爲終篇,閱讀時間大約佔用10—15分鐘。

1 second,be the change

未來,在你此刻願意變得更好的每一秒

Q1:“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這與餐桌禮儀文化,特別是推行雙筷會不會產生衝突?西方或日韓有什麼經驗可供借鑑?”

A:除非傳統中餐公宴徹底廢棄,否則與之相適應並最能展示其文化魅力的進食方式就不會不存在。要說社會生活的快節奏,中國算不上是最快的,世界上許多早就比我們快起來的國家的餐飲禮儀文化不但沒有廢棄,相反會更講究,因爲不斷優化的生活讓人們更自尊、自愛,不斷擴大的交往也要求人們彼此斯文禮貌。

《唐頓莊園》截圖

西餐忌諱說話時手持餐具,同樣地,喫中餐拿着筷子跟人說話也很不禮貌。

日本、韓國都是非常注重文化傳統的國家,筷子文化分別被兩國政府認定爲民族傳統文化,並在幾十年前就有嚴格規範的政府規定,寫進教科書,列爲考試科目。其政府和國民都重視包括餐桌禮儀在內的民族飲食文化,政府的政策維護與社會團體的實力支持、國民的自覺呵護,應當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

日本的拉麪館

Q2:什麼是餐前餐後一秒鐘?

A:“餐前餐後一秒鐘”表達了對食物的敬重,是世界上各種文化的共性,至今許多文化都有餐前感恩禮俗,這是人類食生產的艱難和食生活的重要所自然陶冶鍛造的。對食物的禮敬,就是對大自然賜予和人類勞動的尊重與感戴。

具體做法是:就餐者進食前鄭重地將筷子平託在併攏的掌心定格一瞬間,隨即開始進食;餐畢將筷子橫置在餐位前,然後斯文地起身離去。我們在中華筷足部的四柱面順時針序鐫有“皇天后土,蒼生託福,德澤長樂,恩祚綿足”16字祝頌語,但是,不必背書,此爲餐前感恩祝禱。餐後橫箸,以示餐畢並致謝。

餐前一秒

餐後一秒

Q3:您認爲中華餐桌儀禮的重構與推行的前景如何?”

A:目前,據我所知,浙江、河南、山東、陝西、廣東、黑龍江等一些省份已經有酒店餐館將我所繪製的餐桌禮儀示意圖放大後張掛在店堂。示意圖的內容是餐前感恩禮、規範執筷法、餐後致謝、傳統中餐公宴禮食雙筷。規範執筷法是華人社會大衆高度認知、歷史悠久的執筷方法,是無數代各階層人們斯文儒雅進食行爲強烈自律意識的積習形成。

餘姚酒樓掛在酒店包間的食禮示意圖,徐先生提供。

嫺熟達練、從容優雅的餐桌禮儀文化修養,是長時間認真歷練的結果,這種彬彬有禮是看似漫不經心情態下的嫺熟技巧,而非刻意背書式的程序熟練。餐桌禮儀深刻地影響着人的一生。

我堅信,當“一秒鐘、兩雙筷”成了華人羣體的自覺行爲時,就會成爲世界公認的中華民族覺悟與文化昌明的認同表徵。十幾億華人在每日三餐,在自己任何一次進餐場合都斯文謙和地將中華筷托起一秒鐘,他們托起的就是個人的自信、自尊、自立、自強,世界看到的則是民族的自覺與希望。

趙先生關於中華筷規範使用的演示

《中華餐桌禮儀規範》48字訣

— 全系列完結 —

前期回顧:

中國人,你真的會用筷子嗎?(一)

中國人,你真的會用筷子嗎?(二)

編輯:寧鶴

圖片:誠公齋書生

即刻下載

“陝菜網”微信平臺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劉陸訓、劉瑞、金凌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爲,必將追究責任。轉載請聯繫“陝菜網”公衆平臺。

其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