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上最嚴調控政策生存環境下,地產行業門檻、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前三季度,千億房企數量達到18家,已超過2017年全年17家千億房企的水平。800~1000億和500~800億規模以上的房企數量也分別達到了7家和13家。

克而瑞研究中心預計,全年千億房企數量有望超過30家左右。500億元以上規模的房企數量,也有望從2016年的23家提升至超過50家。

與此同時,TOP100各梯隊房企銷售金額集中度較去年同期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TOP 100集中度升至66%。其中,TOP10和TOP50房企的流量金額集中度達到27.9%和55.3%,分別較2017年同期提升3個和9.5個百分點。而百強房企的權益金額集中度也同比提升8.4個百分點至54.1%。

前三季度千億房企已達18家

千億!曾經是很多房企的目標。

某大型房企高管曾表示,幾年前,也就是在地產黃金時代,公司給自己定的5年戰略目標中包括全年千億的銷售目標,回頭看這一目標提前實現。

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千億房企已達18家,包括:碧桂園、恒大、萬科、融創、保利、綠地、中海、新城、龍湖、華潤、世茂、招商、華夏幸福、陽光城、旭輝、金地、中南、綠城。其中,碧桂園、恒大、萬科超過4000億。

千億房企數量創新高,百強房企各梯隊入榜門檻較去年同期繼續提升。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TOP100房企整體銷售規模近7萬億元,同比增長39.6%。從銷售金額門檻來看,TOP10-TOP50的房企競爭更爲激烈。前三季度,TOP20、TOP30和TOP50房企的門檻增幅均在50%以上。其中,TOP30房企門檻提升幅度最大。百強房企門檻則較去年同期增長30.9%至135.7億元。

備註:金額集中度=入榜房企銷售金額/統計局公佈的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其中,2018年1-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是根據前8月累計同比增幅推算9月同比增幅所得。

大部分企業將完成銷售目標

從企業角度來說,在融資收緊、短期償債壓力增加、預期項目去化率下降的情況下,四季度房企將繼續加大貨量供應。一方面,一些今年以來受城市限價影響,延遲入市的項目將在四季度大量入市,相關企業業績將受益增長。另一方面,也會有更多持貨觀望的房企選擇以價換量,通過降低預售價格加速項目入市,保證去化,高週轉策略在保質量的前提下,仍然是目前企業的首選。

克而瑞預計,前三季度百強房企的總體業績表現將會得到延續。截止9月末,在部分設定了全年銷售目標的房企中,22家房企中超半數的房企目標完成率在75%以上,其餘則基本在65%-75%之間。從目前業績完成度的情況來看,大部分房企完成全年業績目標不成問題。

來源:券商中國、克而瑞研究中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