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57470e0c-487f-4129-953c-93591d1d3b68\" img_width=\"1023\" img_height=\"682\" alt=\"互聯網50年:從信息高速公路到超級智能的進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019年,迎來互聯網誕生50週年。本文根據中信出版社7月出版的《崛起的超級智能:互聯網大腦如何影響科技未來》一書的內容和觀點,重點闡述了互聯網是如何在50年中發生重大變化,如何促進新的超級智能產生,以及對產業、科技、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近20年來,從Web2.0、社交網絡、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工業4.0、工業互聯網 到雲機器人、深度學習、邊緣計算等眼花繚亂的前沿科技新概念噴薄而出,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每當這些科技浪潮湧現時,都會有人宣稱互聯網已死或被取代,例如物聯網取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淘汰互聯網、人工智能讓互聯網進入歷史的塵埃裏等等,互聯網似乎經常被形容爲舊時代的名詞和概念,逐漸被人們忽視它的存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當科技發展的列車駛入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一個在兩千年前就已被人類發明的詞彙-“大腦”,突然在前沿科技領域爆發。谷歌大腦、訊飛超腦、百度大腦、阿里ET大腦、滴滴大腦,浪潮企業大腦、360安全大腦、騰訊超級大腦、華爲EI智能體。此外,城市大腦、城市雲腦、工業大腦、農業大腦、航空大腦、社會大腦不斷湧現。面對突如其來的“大腦”風暴,“互聯網真的在消失或死亡?”,“互聯網和這些前沿科技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是什麼原因導致”大腦”爆發?”等一系列問題值得被追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知道網狀模型是互聯網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模型,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是美蘇冷戰的產物。爲了防止通訊系統在覈戰爭中被徹底摧毀,1969年,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開始構建阿帕網,將美國四個研究機構的四臺計算機連接起來。互聯網崛起之路就此開始。互聯網的創造者似乎也沒有想到,經過短短50年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已成爲對人類社會影響最爲深遠的技術。\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無論從互聯網的起源還是從它的名稱看,網狀結構一直是互聯網留給人類最突出的印象,即使是在學術領域中,它的定義也是這樣描述的“互聯網是指將世界範圍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網際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a6dbf18613047fc893d4991d7411e41\"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24\" alt=\"互聯網50年:從信息高速公路到超級智能的進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圖0.1 互聯網的網狀模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92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副總統阿爾·戈爾競選時提出實施一項“將永久地改變美國人民的生活、工作和互相溝通方式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目標是要在美國建立一個以光纜爲幹線的、高速的、遍佈全國的四通八達的數字通信網絡,能把全國的每個地區、每個部門、每個單位、每個家庭都聯結起來。因此,互聯網作爲信息高速公路一直被世界關注。進入到21世紀以來,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悄然發生着巨大的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年來世界範圍內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予我們觀察互聯網重大變化的機會。從競爭烈度上看,中國互聯網遠遠超過歐洲、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甚至某些方面也超過了互聯網第一大國-美國。譬如從1999年騰訊通過QQ開始社交網絡的擴張,到2004年用戶量已經超過500萬人口。這一年,美國Facebook剛剛誕生,10年後它們都發展成爲用戶超10億的互聯網巨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除此之外,在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次次風口中,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網絡遊戲、團購、P2P信貸、網絡直播、共享經濟、知識付費、人工智能等領域,無一不呈現出競爭白熱化的局面,相關企業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激烈的競爭和技術的快速應用,使得互聯網不斷呈現出新的現象和狀態。2004年以騰訊和Facebook爲代表興起的的社交網絡,開始體現出類腦神經元網絡的特徵。早在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導致物聯網興起之前,2007年中國的水利部門建設的水域傳感器網絡向我們體現了顯著的類軀體感覺神經特徵。2007年,谷歌的街景系統開始推出,在世界範圍安防攝像頭和視頻觀察汽車,讓互聯網用戶可以實時觀看世界各地的場景和景色,諸如此類的應用體現出出典型的類視覺神經特徵。20年來,科技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明顯突破了網狀的結構。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互聯網正在向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2008年開始在上述現象的啓發下,第一幅互聯網大腦架構圖被繪製出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54cdac9410448ae9a4b38ed0b501f2e\" img_width=\"991\" img_height=\"677\" alt=\"互聯網50年:從信息高速公路到超級智能的進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圖0.2 互聯網大腦模型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同時形成了互聯網大腦模型(Internet Brain)的定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互聯網大腦就是互聯網向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類腦巨系統架構。互聯網大腦具備不斷成熟的類腦視覺、聽覺、軀體感覺、運動神經系統、記憶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互聯網大腦通過類腦神經元網絡(大社交網絡)社會各要素(包括但不僅限於人,AI系統,生產資料,生產工具)和自然各要素(包括但不僅限於河流、山脈、動物、植物、太空)鏈接起來,從而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交互,互聯網大腦在雲羣體智慧和雲機器智能的驅動下通過雲反射弧實現對世界的認知、判斷、決策、反饋和改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互聯網一直被譽爲20世紀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礎,進入21世紀,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一個鏈接數十億人類羣體智慧和數百億設備機器智能的互聯網大腦模型出現了,基於這個龐大的類腦智能巨系統,一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超級智能就此產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0f90f639a1843e99e72e75ebbdbddf5\"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10\" alt=\"互聯網50年:從信息高速公路到超級智能的進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圖0.3 前沿技術與互聯網大腦關係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科技的進化歷程看,21世紀湧現的諸多新技術和新概念無一不是與互聯網大腦的發育和超級智能的形成有關。在前沿科技概念方向,雲計算對應中樞神經系統;物聯網對應感覺神經系統;工業4.0,雲機器人、智能駕駛、3D打印對應運動神經系統;邊緣計算對應神經末梢;大社交網絡,混合智能、雲羣體智能和雲機器智能對應類腦神經元網絡;移動通訊和光纖技術對應神經纖維;區塊鏈對應一種古老的神經系統試圖反抗互聯網的神經中樞化趨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行業產業方向,互聯網大腦架構與工業、農業、航空、交通、建築、冶金、電力等等行業結合,就形成了諸如工業大腦,農業大腦,航空大腦、冶金大腦、建築大腦、電力大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科技企業方向,世界範圍的科技巨頭爲了適應互聯網新出現的類腦結構,不斷將自己的核心業務與互聯網大腦結合,因此谷歌依託搜索引擎帶來的大數據提出谷歌大腦、科大訊飛依託語音識別技術提出訊飛超腦、360依託安全業務提出360安全大腦、騰訊依託社交網絡應用提出騰訊超級大腦,阿里巴巴依託企業級服務提出阿里ET大腦,華爲依託通訊領域的優勢地位提出華爲EI智能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城市與社會領域,互聯網大腦與智慧城市結合產生城市大腦、城市雲腦、城市神經網絡;與人類社會這個概念結合產生了智慧社會、社會大腦;如果我們預測互聯網大腦的未來趨勢,就可以推導出宇宙大腦和智慧宇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由此可見,經過50年的發展,互聯網已經從網狀的信息高速公路發展類腦的超級智能,這個變化將對21世紀人類的社會結構、經濟形態、科技創新、哲學思考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崛起的超級智能:互聯網大腦如何影響科技未來》2019年7月由中信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劉鋒。張亞勤、劉慈欣、周鴻禕、王飛躍、約翰.翰茲爲本書做推薦。呂乃基、石勇、呂本富爲本書做序。\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4a0f603bc06462fb7312b4f22376448\"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392\" alt=\"互聯網50年:從信息高速公路到超級智能的進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1906148798305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