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界限》中的心智界限

80岁老汉何故被绞死在江上的溜索?一个男人即将死亡,而另一个人为何不救反而冷笑连连?是什么让一位美丽的妻子投入流氓的怀抱?又是什么让一位淳朴的农家汉子对村民拿起屠刀?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心之界限》来探索人性中那光怪陆离的世界,试图去寻找那传说中的善恶界限。

在电影的开头,导演就带领我们来到一片类似于边城中美丽的南方村庄中,蓝天如洗,绿水绕城,一连串灰白的小屋沿着兽脊似的大山随意分布,为这片充满野性的天地带来了些许的烟火气,而苍凉的二胡配乐却给心灵笼上了一层阴霾。

村子太小没有名字,村子和城镇被一条怒江分割开来,也将文明和落后,贫穷和富足分开。剧中的女主喜儿为了给自己得了重病的丈夫阿圣治病,跪遍了村子的所有人借钱,最后喜儿已经无人可借,结果好像已经注定阿圣必将死亡,但这时村民王富贵却提出了制造“呼吸机”来为阿圣续命,本是一件好事,却遭到大家的误解谩骂甚至是殴打。大家对制造呼吸机的态度从嘲笑到漠然又到支持的转变,深刻展示了人性在面临外部困难时的脆弱和多变。

善恶一线,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人不是圣人,大多数人一生都在善恶之间摇摆,人心受到外界的影响善恶轮番上场。剧中喜儿,为了救自己丈夫的性命,低三下四的求遍整个村落,不仅要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还要照顾公婆,但她没有叫过一声苦,然而就这样的女人后来却在丈夫病危时对婆婆的求助置若罔闻,虽然最后她还是去帮忙,但不可否认在那一刻这个善良的女人确实想过让丈夫彻底死去。是什么导致了恶念的产生?是怀疑!是屈辱,一个女人为家里付出那么多,得到的确实婆婆的冷嘲热讽,丈夫的唾弃,和整个村子的冷言冷语。人本能的进行逃离本很正常,然而当她逃离的时候,你觉得她是恶的,其实你已经下意识进行了道德绑架,一个女人无路可走时的绝望能叫恶吗?但是村里人确是这么想的,所以最终导致她黑化的还是当地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枷锁,更可怕的是她却自愿将脖子伸入绳索。剧中另一个好人的黑化是王富贵,一个雷锋一样的人物,面对朋友的不幸,不像柱子那样落井下石,他不计前嫌借出钱,还自掏腰包帮助喜儿制作“呼吸机”,而结果却遭万人唾弃,柱子反而被人相信,后来打个酱油还被村民李子痛打一顿,出于同样的委屈,他拿起斧头挟持了李子,质问全村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误会才被解开。

为什么好人没有得到好报,善行却被鄙夷,谁早就了恶?恰恰是那些村民们,喜儿的婆婆仅仅是因为看到喜儿和王富贵在墙上亲密的影子就断定他们有私情,阿圣宁愿听信柱子的一面之词,也不愿意相信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一众的村民们苦于阿圣活着就需要占用自己时间,却不愿明面的拒绝,于是所有的愤怒就向两个人身上倾泻,这是何等的愚昧,寡恩和私自。于是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强大落差,让心灵的天平偏向了恶,

然而当善有了勇气和智慧,却又能战胜恶。面对大众的道德围剿,喜儿绝地反击在病床前哭骂阿圣的忘恩负义,富贵用武力强迫人们面对真相,于是才有了后来阿圣的母亲下跪认错,众人帮忙制造“呼吸机”和阿圣与喜儿的重归于好。

电影《心之界限》以事实说话,引起了人们对偏远农村人们生活和医疗环境的关注和反思,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了解到使人心败坏的原因除了贫穷,最根本的原因是落后的思想和刻板认知。所谓心之界限,其实是个假命题。人心最为多变广阔,一念之间穿梭古今宇宙洪荒,真正的界限是人类自身的认知,即所谓的心智界限。善良需要力量,软弱的善良只会彰显恶的强大,而这力量来自人的智慧,而一人之智慧来源于一地一国之文化,文化昌明,民风自然敦厚。一个文明的社会才可能会存有更多善良的人。

温暖会传递温暖,黑暗会引发黑暗,人心的界限从来都不是如此明晰,我们总在其间徘徊。让智慧的灯驱走愚昧的暗,突破心智界限,让心再无界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