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個汽車集團全球年銷量達到750萬,這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對比國內任何一個自主品牌,都沒有對抗現代集團的實力,以國內銷量最大的吉利爲例,去年在“積壓庫存”這一問題面前也僅僅完成了150萬年銷量,即便算上出口銷量,全球範圍內銷量仍然僅爲現代起亞1\u002F5左右。\"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想把這個時間節點定位10年,上一個十年自主品牌擺脫了合資技術束縛,我們真正意義上完成了自主品牌的技術初步崛起,但是跟具有百年曆史的外資相比仍然差距非常大,即便跟目前“混的不太好”的韓系車相比,從技術積累上來說自主品牌也有沒有很足的功底。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近韓系車有點愁,原因是苦苦深耕多年的中國市場,最近兩年銷量支撐不住了,中國市場的回落連帶着全球銷量數據都不好看。原本漲幅可以更大的現代起亞集團,2018年全年上浮回落到3.2%。\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等等,即便是中國市場不夠美,仍然完成了銷量上漲動作,我查了下現代起亞全球銷量,這個數據是750萬。全球銷量第五,次於通用的878萬。\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57850eedf5946738a7c6f542f567ba1\" img_width=\"641\" img_height=\"399\" alt=\"再給我們10年時間,追得上韓系車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個汽車集團全球年銷量達到750萬,這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對比國內任何一個自主品牌,都沒有對抗現代集團的實力,以國內銷量最大的吉利爲例,去年在“積壓庫存”這一問題面前也僅僅完成了150萬年銷量,即便算上出口銷量,全球範圍內銷量仍然僅爲現代起亞1\u002F5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爲1087萬臺,而同期現代起亞全球銷量爲725萬臺。也就是說,所有的中國品牌銷量加起來,也僅僅比一個現代集團多出30%,而且在自主品牌這1087萬臺銷量中,微面以及低端車型佔比巨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那麼好了,從全球角度分析,我們與現代集團的差距顯而易見,想要追趕這一差距,我們需要花費多少精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77ad152db994bb9b08e56192999c26f\" img_width=\"641\" img_height=\"460\" alt=\"再給我們10年時間,追得上韓系車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想把這個時間節點定位10年,上一個十年自主品牌擺脫了合資技術束縛,我們真正意義上完成了自主品牌的技術初步崛起,但是跟具有百年曆史的外資相比仍然差距非常大,即便跟目前“混的不太好”的韓系車相比,從技術積累上來說自主品牌也有沒有很足的功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也因此,我推測下一個10年自主品牌將會完成一個站起來到站的穩的成長過程,在低端乘用車領域,自主品牌將會做出一個情場的動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通俗點來說,未來10年國產車完成的成績是霸佔低端乘用車市場,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成績,我們可以用更好的配置以及更出色的設計來打動入門級消費者,國產車完成一個洗牌、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但是因爲技術積累不夠雄厚,我們還不能完成機打中高端合資車的動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爲啥,因爲我們技術積累的確不夠雄厚,20年的發展過程與50年的發展歷程相比,時間是不會欺騙人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f51d0253ec74e2b934c4bfa9e3ad411\" img_width=\"641\" img_height=\"427\" alt=\"再給我們10年時間,追得上韓系車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在硬核技術方面,仍然沒有擺脫依賴外資的影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比亞迪唐換上了派沃泰6AT變速箱其實是一件好事兒,自家雙離合穩定性不夠高使得用戶感受並不好,採用現代變速箱一方面解決了穩定性問題,另一方面也給自主研發升級變速箱留下了進步的時間,現階段依賴外資變速箱的自主品牌並不少,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都在依賴外資品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上汽的TST技術提供方爲通用,奇瑞雙離合爲格特拉克,長安爲愛信6AT,比亞迪一定程度上依賴現代派沃泰,變速箱這種硬核配置依賴外資,其實不丟人,因爲我們剛剛完成的是發動機的升級,下一個階段就會是配套變速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除此之外在底盤技術表現上,我們四驅仍然是受益方,不是提供方更不是自給自足站位,現階段拿國內大多數四驅系統都是博格華納提供,無論是TOD還是瀚德,這些頂級的城市SUV或者越野四驅都還沒有自我生產裝機的實力。更別提託森硬核四驅,畢竟電控裝置以及調試難度很大,我們還沒有足夠良性的配套供應商來解決產業鏈匱乏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其實說起來挺扎心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沒有,但韓系車真的有,現代是爲數不多能夠完成自給自足的汽車集團,從四驅到AT變速箱,從芯片到前後橋,現代集團都具有自主生產的能力,即便不依靠愛信博格華納格特拉克,現代也能造一臺四驅越野車出來。而且還是品質不錯性能強悍的那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信你看起亞霸銳,從內到外自己研發,其實挺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c4e7f5f85424bc98379f8b1563bfe31\" img_width=\"641\" img_height=\"452\" alt=\"再給我們10年時間,追得上韓系車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自主品牌在造車這件事上追上韓系車了嗎?我想從銷量以及技術兩個角度考量,還沒有,我們剛剛完成站起來的動作,技術根基還需要再擴展延伸,下一個10年自主品牌做的將會是對低端車進行清場動作,還要進行技術積累,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還做不到超越韓系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畢竟我們連強大的供應鏈體系都沒有,怎麼超越可以自給自足的韓系車?回頭看看四驅以及變速箱,我們還在採購外資,還是挺戳心的。\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21293028838657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