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裏,不剪頭,剪了頭髮方舅舅。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龍抬頭

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被稱爲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標示着陽氣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抬頭時節作爲一個祈福納祥轉運的日子。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二月二”既被定爲“龍抬頭”節日,同時也是土地神的誕辰。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節日起源

“龍抬頭”的說辭,來自古老的天文學,上古時代人們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爲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又分爲四象,其中東方蒼龍七象。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地平線下,黃昏以後也看不見它們。驚蟄至春分間,黃昏來臨時,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節日寓意

二月初二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着豐收。這時陽氣上升,大地復甦、草木萌動,人們就要春耕播種了。年年角宿光明亮,歲歲如意大豐收。”龍抬頭“,意味着吉祥,多地有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天文介紹

“二月二、龍抬頭”,象徵着生機、萬物復甦。中國把恆星劃分成爲“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這三垣環繞着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佈着按形狀所命名的“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象也隨着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節日習俗

中國民間認爲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我國民間有剃頭、祭祀、敬文昌神、喫麪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喫豬頭等習俗。龍抬頭時節祭龍習俗,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天氣漸漸轉暖、雨水開始增多的時節,人們希望通過‘祭龍’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主要的習俗活動有:祭土地神、喫龍食、採龍氣、剃龍頭、開筆寫字、引田龍、喫糖豆、放龍燈、敲龍頭等等。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今天二月二,龍抬頭,小夥伴們都剪頭髮,喫豬頭肉了嗎?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