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原來蓬溪還有這麼多轟轟烈烈的革命故事,真是沒想到。”參觀曠繼勳紀念館、行走大石鎮紅軍村,7月9日,一隊來自重慶的旅遊團走進遂寧市蓬溪縣。紅色遊,是這支30人團隊的出行主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川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中國革命老區……在蓬溪,一度沉寂的革命文物資源正被喚醒,與旅遊深度融合,精心策劃包裝的紅色旅遊日漸紅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基礎 留下太多紅色記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9年6月29日,在中共四川省委領導下,曠繼勳率領川軍第七混成旅4000餘名官兵,在蓬溪發動武裝起義,樹起“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大旗,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蓬溪縣蘇維埃政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史研究認爲,蓬溪起義是在四川創建工農紅軍、建立蘇維埃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有力支援和配合了全國的革命武裝鬥爭,在四川革命史上書寫下了光輝一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蓬溪縣大石鎮廣安村牛角溝起義舊址、起義指揮部舊址、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九十年前這場轟動全國的武裝起義,在蓬溪留下了太多的紅色記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長久以來,這些寶貴的革命歷史與珍貴文物歸於沉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看的人還是少了點。”大石鎮黨委副書記鄧碧蓉感觸頗深。在鄧碧蓉的記憶中,蓬溪起義指揮部舊址還曾興辦過村小,村小撤併後,老屋一度荒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蓬溪縣景區管理中心主任羅華生介紹,蓬溪革命文物資源主要分佈於“赤城-大石-蓬南”一線,有烈士紀念館、起義遺址、紅軍街、烈士陵園等數十處,但大多地理位置偏遠,當地在道路、網絡等基礎設施和服務附屬配套等方面相對薄弱,“推動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蓬溪的紅色旅遊資源開發還有不少短板要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嘗試 開發紅色文化資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6月29日,蓬溪起義90週年紀念活動在修葺一新的蓬溪縣曠繼勳紀念館前拉開帷幕。在爲期3天的活動中,蓬溪推出了大型紅色情景劇《紅飄帶》展演、曠繼勳與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學術研討會、走訪蓬溪起義遺址等多項主題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藉助紀念活動的舉辦,蓬溪縣對蓬溪起義相關史料進行了系統收集整理,投入2.5億元對曠繼勳紀念館進行了重新設計和改陳布展,啓動對牛角溝蓬溪起義舊址的綜合性保護開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牛角溝蓬溪起義指揮部舊址,已豎起了“四川紅軍第一村”的標識,起義臨時作戰指揮部內部原貌,也通過大量實物的佈置得以實景復原。全新打造的紅星廣場、牛角廊、茅草亭等景點錯落有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進牛角溝,便有強烈的\u003Cspan\u003E帶入感\u003C\u002Fspan\u003E,可以讓遊客重溫當年起義部隊火熱的戰鬥生活。”鄧碧蓉介紹,今年6月以來,全新打造的牛角溝蓬溪起義舊址已先後接待了近70個旅遊和考察團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打好紅色文化這張牌,牛角溝所在的廣安村還有更多嘗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繡紅旗、做帽徽……廣安村的60多戶貧困戶在家門口啓動手工品製作項目,讓遊客走進廣安村感悟紅色文化的同時,還能帶走一份特色旅遊商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借勢 融入成熟紅色旅遊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月28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對外發布新推薦全省16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旺蒼紅軍城、鄧小平故里等省內多個知名紅色旅遊景區位列其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些遺憾,蓬溪未能進入推薦線路。”蓬溪縣旅遊從業者認爲,蓬溪的紅色旅遊特色仍不夠鮮明,亮點還不足以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中吸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提升影響力?今年5月末,一支國內專業文旅策劃團隊走進蓬溪。推動革命文物和紅色旅遊的深度融合,提升蓬溪紅色旅遊的辨識度,是策劃團隊的目的所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一個點位個性鮮明,都有屬於自己的色彩。”行走中國紅海、繼勳公園、高峯山等關鍵節點,蓬溪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讓策劃團隊印象深刻,“關鍵問題在於,要讓這些深厚積澱用旅遊的語言外顯於形。”突出紅色遊主題,蓬溪縣域內4條精品旅遊線正細心謀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蓬溪周邊120公里的區域內,集聚了朱德故里、陳毅故里、廣安華鎣山、通江紅軍烈士陵園等衆多優質的紅色旅遊資源。蓬溪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張光照介紹,在蓬溪的謀劃中,將主動融入周邊已經成熟的紅色旅遊網絡,通過在線路、遊客資源等方面的互動,搭上紅色旅遊的快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貴州思南、四川蓬溪、湖南桑植、湖北公安、四川通江……蓬溪相關方面正追尋曠繼勳這個蓬溪紅色旅遊的超級IP,一條“尋烈士足跡”紅色旅遊線路正在架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四川日報 \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37308096368481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