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提起搖滾樂,有人想到的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譟動”。最近一檔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將搖滾樂帶到了大衆的面前。不同風格的音樂,有勇敢吶喊的新興樂隊,也有一羣快四十歲的中年人放聲高歌,令看過的觀衆熱血沸騰。《樂隊的夏天》給本就喜歡搖滾的人打了一劑雞血,也讓原本不關注樂隊的樂迷入了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檔節目中,盤尼西林樂隊的小樂和Click#15樂隊的Ricky擁抱在一起,小樂說道:“石家莊力量。”成爲當晚微博的熱門話題。另一支新樂隊九連真人雖來自廣東,但演出時,彈幕上不斷飄過“想起了萬青”“萬青爲什麼不來”這樣的召喚。“萬青”指的是誕生於石家莊的萬能青年旅店樂隊,這兩支樂隊能聯繫在一起,是因爲他們都有小號手,激昂的小號聲爲各自的音樂增添了獨特的魅力。這種“我雖然不在江湖,但江湖留下了我的傳說”的召喚力量,也說明了“萬青”在圈中的影響力和江湖地位。今明兩天,燕趙都市報將推出“石家莊搖滾力量”系列報道,從搖滾生態、搖滾文化等角度來解讀石家莊的搖滾有什麼與衆不同之處。\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0f03b346ba6496b93fbd1d1e63ed3d6\" img_width=\"400\" img_height=\"400\" alt=\"今夏的搖滾熱催生了“石家莊力量”(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萬能青年旅店樂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石家莊力量的內核是什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衆所周知,石家莊這三個字純音譯的英文名是“Rock Home Town”,這種帶有戲謔味道的叫法,有兩種情感因素在——外地人帶着好奇和自以爲知的解讀,本地人是自嘲式的熱愛。搖滾文化雖小衆,卻有極強的韌性,且帶有自發性和民間性的印記。小樂和Ricky的成長經歷其實很像考上大學之後離開家鄉的孩子,其音樂事業的發展與轉型並不是在石家莊完成的,但他們公開表達了自己是“石家莊力量”的一部分,說明石家莊搖滾文化的印記已經刻在了他們身上。\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df406cee1ec4132af285bd1f5710ad1\"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7\" alt=\"今夏的搖滾熱催生了“石家莊力量”(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盤尼西林樂隊,小樂(中)是石家莊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搖滾樂中的石家莊力量到底是什麼力量?人一定是第一位的,石家莊毗鄰北京,許多音樂人在這裏誕生,繼而北上,像小樂和Ricky這樣,在不同的樂隊裏發光發熱;或者像萬能青年旅店,雖已成名,依然生活在這座城市,是很多樂迷心中的城市文化符號。與搖滾樂相關的文化因素,也是構成石家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石家莊,不是每一個組搖滾樂隊的年輕人都能堅持到最後,但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發力點。比如,三家有名的Live House:地下絲絨、紅糖和守望者;比如現已停刊、曾經名噪全國的兩本搖滾雜誌《通俗歌曲》和《我愛搖滾樂》。\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71c49e912954fce9de33196216e995b\" img_width=\"400\" img_height=\"571\" alt=\"今夏的搖滾熱催生了“石家莊力量”(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Click#15樂隊的Ricky\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泛搖滾因素讓石家莊力量變得更加多元而蓬勃。搖滾樂是離不開現場的,作爲一座省會城市,僅有的三家Live House讓搖滾樂隊在巡演時可以親近石家莊,但這樣的場所比起南京、杭州、成都、武漢等地還是太少,且經營規模與營收上也趕不上這些省會城市。三家Live House的經營者也都需要有別的產業來支撐,其中,守望者的負責人楊旭一直擔任着國內多個頂級音樂節目包括《樂隊的夏天》的音響師。他也是在從小喜歡搖滾樂、組樂隊搞演出的道路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記者見到楊旭時,他剛剛從重慶錄製完浙江衛視的《2019年中音樂盛典》。作爲地地道道的石家莊人,楊旭進一步表達了他對搖滾文化裏石家莊力量的思考。\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31f8a53d5a04c6a9ad368b9e4307780\" img_width=\"400\" img_height=\"400\" alt=\"今夏的搖滾熱催生了“石家莊力量”(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楊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關照現實是因爲愛這座城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樂隊的夏天》待了三個月,楊旭對“石家莊力量”在節目中的出現並不意外。“石家莊盛產音樂人,雖然後來有的音樂人去北京、重慶、成都、西安等其他城市發展,但石家莊這個城市給音樂人帶來的東西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石家莊有着其他城市沒法比的搖滾文化。”楊旭稱,石家莊人是幸運的,在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每個“滾青”都讀過的《我愛搖滾樂》和《通俗歌曲》,曾是國內最專業最受歡迎的搖滾音樂雜誌,因編輯部就設在石家莊,全國樂迷讀者對這裏心嚮往之。此外,在石家莊的搖滾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很多小有名氣的樂隊,如昏熱症、萬能青年旅店、玩偶收割機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三家Live House裏,守望者是最後一家開業的,首場演出請來了萬能青年旅店,那天全國各地的樂迷都來了。楊旭看到“萬青”的成就很爲他們高興,也很欣慰他們成名後沒有離開石家莊。“石家莊離北京近,很多樂隊有點名氣後,就離開了這裏。”楊旭覺得,石家莊這座城市能給音樂人帶來不一樣的東西,“要不然這些樂隊,寫出來的風格都相似。也許有些灰暗,就像我們看黑白照片一樣。跟我們聽武漢、成都這些地方的音樂人的東西不一樣,他們的音樂裏透着高興和玩的心態。”楊旭的判斷敏銳而直接,他拿羅大佑來比喻石家莊的樂隊風格,“羅大佑的音樂一直是現實主義風格的,他關照現實是因爲愛,我們石家莊的樂隊也是這樣,對現實有着很清醒的態度,也是因爲他們愛這裏,愛這座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夜幕覆蓋華北平原,憂傷浸透她的臉……河北師大附中,乒乓少年背向我……”萬能青年旅店的音樂,可以清晰地印證楊旭的觀點。\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ce470e4199141d0807db604ff4f167f\" img_width=\"400\" img_height=\"530\" alt=\"今夏的搖滾熱催生了“石家莊力量”(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音樂人是給予 而不是迎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對搖滾樂隊有深切的感受,楊旭對石家莊搖滾演出市場、樂迷文化的不匹配之處,也有一些看法。楊旭直言,石家莊的Live House一隻手就數得過來,這種小型音樂現場和觀衆近距離的互動氛圍,是大型演唱會所無法相比的。在這裏,人們又唱又跳發發牢騷,和臺上的樂隊一起分享情緒。雖然Live House最基本的收入源自門票,但是要想做好,僅靠票房收入?沒戲!但對於運營者來說,Live House從來都不是一筆劃算的生意。“石家莊的演出市場還需要培育,現在人們可能會花幾十塊錢看電影,但沒有想要花幾十塊錢看演出,這個氛圍圈子沒有形成。即使一場演出賣出幾百張門票也不能覆蓋成本,並且一年之中質量高、觀衆多的演出並不多。畢竟,經得起市場檢驗的演出資源實在有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樂隊的夏天》的播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談論並喜歡上樂隊這種表演形式。楊旭稱,這給獨立音樂人帶來的最直接收益就是演出費用的提高,而收入提高則會爲樂隊行業吸引到更多優質人才和投資。他舉例道:《中國有嘻哈》第三名的艾福傑尼,參加節目前來石家莊守望者Live House表演過,共賣出36張票。而參加完節目後又來演出過一次,1000張票幾分鐘就賣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收益無法反哺產出,這一直是國內獨立音樂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就連頂級樂隊的生活也最多算是小康,或者說還不到小康,就說能生活了,也算是衣食無憂了。但再年輕的樂隊或者還有一些老樂隊,其實生活還是挺艱難的。”楊旭稱,獨立音樂人創作、演出、宣傳都要靠自己,很不容易。因此好多人也都有本職職業,在週末纔會拿起吉他,比如盤尼西林樂隊,除了小樂是專職音樂人,其他樂手都有本職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5eabcccc1a440cb941d12ba8230c77a\" img_width=\"400\" img_height=\"711\" alt=\"今夏的搖滾熱催生了“石家莊力量”(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面孔樂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跟樂隊相處了3個多月,楊旭坦言對“這羣人”的瞭解已不僅僅限於石家莊的樂隊了。從全國來看,搖滾樂隊有地域特色,但更多的是共性。“玩樂隊的這幫人太淳樸了,保持着一顆赤子之心,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從不會因爲外界環境而妥協。”楊旭直言,讓他印象深刻的選手比比皆是,但最打動他的還是面孔樂隊,“他們樂隊都成立30年了,可以說我是聽着他們的音樂成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談及音樂人是否會爲了現實生活而去迎合市場,楊旭堅定地說“音樂人一定是堅持自我的”。他稱,音樂人是給予而不是迎合,如果爲了迎合市場而做音樂,那就違背了做音樂的初心,這樣的音樂之路也不會走得長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燕都融媒體記者 侯豔寧 張思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31233412717006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