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DAK9nmAtK90TF\"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270\" alt=\"脫貧攻堅的“紫雲模式”\"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紫雲是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有深度貧困村53個。2014年,全縣貧困戶27973戶,貧困人口111989人。截至目前,已脫貧16524戶,70494人。未脫貧11449戶,41495人。脫貧任務仍然十分艱鉅,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年,紫雲爲了能夠成功摘帽,省市縣派遣了大部分幹部下潛到村中駐村,幫助百姓發展產業,助力脫貧,現在讓我們走進紫雲縣,去看看他們是怎麼幫助當地百姓增收致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我們記者來到洗鴨河村的時候,駐村第一書記正在旱田壩裏面和村民討論着如何劃分旱改水工程的局域劃分。“旱改水”是一項提高土地產出效益的利民工程,是國土資源部2018年提出的《關於補足耕地數量與提升耕地質量相結合落實佔補平衡的指導意見》中在補足耕地數量的前提下,通過對現有耕地提質改造、以補充耕地與改造耕地相結合方式實現耕地佔補平衡。紫雲縣通過平整土地、修築溝渠和電力改造安裝等措施,將地勢高低不平的旱地,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產水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幫助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BUwSjJCzGUnM\"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10\" alt=\"脫貧攻堅的“紫雲模式”\"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紫雲火花鎮洗鴨河村駐村第一書記鞏曉:“我們接到這個任務或項目下來之後,我們及時在村裏面開了會,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開了專題分析會,把一些我們可能要發生的一些問題或是矛盾,我們解決在前面,這樣更有利於我們這項工作儘快的在我們村裏面涉及的小組,落地見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火花鎮洗鴨河村於2013年由原這角村及壩雨村兩村合併而成,全村國土面積26.93平方公里有613戶2611人,其中水田2018.4畝,旱地4682.85畝,加上原來道路不通,種出來也沒辦法運出去售賣,產業發展十分困難,很多坡地都選擇了荒廢,人員紛紛外出務工。直到去年年底,紫雲縣火花鎮完成了最後一條通組路的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BUwT2Hc1wHpX\"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10\" alt=\"脫貧攻堅的“紫雲模式”\"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紫雲火花鎮洗鴨河村村民李進學:“現在用車拉(出去賣),原來走平寨是爬一坡下一坎的,要到石貢南方纔得車坐,老火。現在路也通,水也通,電也通了,幹什麼都方便,栽李子,栽甘蔗這些,都很好,可以拿去街上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BUwTL9W7Wyhe\"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10\" alt=\"脫貧攻堅的“紫雲模式”\"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在2019年6月25日,紫雲自治縣召開了脫貧攻堅網格化駐村前沿作戰隊誓師大會,來自省、市、縣的1258名幹部職工分爲12個作戰隊加入到全縣脫貧攻堅當中形成全民動員、集中發力的攻堅局面,來自省金融監管局的鞏曉就是其中一員。從鞏曉駐村工作開始以來,經常和攻堅隊成員走鄉竄寨,來到貧困百姓家中,具體瞭解他們的實際難題,並給他們提供意見,打消他們發展產業的顧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紫雲火花鎮洗鴨河村駐村第一書記鞏曉 :“主要以種植水稻和玉米爲主,我來開了兩次會以後,在村裏面結合一些村情和老百姓自己的一些想法,推動我們澳洲淡水龍蝦,在我們村裏面落地、投產、見效,再就是已經在做的蔬菜種植,當前我們種植的是辣椒,立足農村脫貧致富,鼓勵他們引導他們給他們提供技術,讓他們更好的把這個產業做好。所以就給自己下定決心,把這個工作帶頭做好,率領大家做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記者還了解到洗鴨河是火花鎮水流量最大的河流,因水質好,含氧量高,因此備受水產養殖商的青睞。村支兩委和駐村作戰隊相互協商,從福建引進天福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進駐洗鴨河村後,投資400餘萬元,建成紫雲唯一一家中華鱘養殖基地。基地負責人給我們說到來貴州投資的前提下,希望與當地農戶建立一個雙贏的模式,爲大家創建更好地效益。目前,基地已於去年八月投放魚苗10萬尾,經過一年半的生長週期後,產量可達150萬噸。在第一批中華鱘銷售後,洗鴨河村參與入股養殖的30戶貧困農戶將進入“分紅模式”,同時在養殖的第四年,公司將返還農戶入股的一萬元本金,確保農戶實現增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紫雲火花鎮洗鴨河村駐村幹部張飛:“他來的時候我們村的作風這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關於省政府一些優惠的惠民政策,就組織我們大家進行學習,對我們下去開展基層工作,對農戶進行政策宣讀有了一定的提高。還有就是我們工作紀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紫雲火花鎮洗鴨河村駐村第一書記鞏曉:“我的初心就是讓老百姓富起來,讓老百姓生活的環境美好起來。當前我們國家扶貧大政方針之下,全國全省都在關心扶貧工作,紫雲也是深度貧困縣,現在脫貧攻堅的任務這麼重,在這個我們全國人民奔小康這條路線上,最後通過我的努力讓我們村能夠脫貧,能走上致富的道路,我感到光榮。所以我要下定決心帶領大家,組織大家,和我一起幹把這件事幹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BUwTdDygE7cr\"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10\" alt=\"脫貧攻堅的“紫雲模式”\"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來源:安順廣播電視臺 記者 \u002F 塗文俊 劉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 \u002F 龍尚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 \u002F 李婷 審覈 \u002F 王安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有限平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無限精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亞魯紫雲\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紫雲電視臺\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36605109859175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