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訊】“防務新聞”網站在23日發佈了2018年“世界百大軍火商”名單,在這份名單中,有6家中企排到前15名之內。對於軍火商排名的結果,今年統計排名的防務新聞並不感到意外,他們在新聞開頭評論稱:和華盛頓今天煩惱的很多事情一樣,今年的防務公司榜單上面也全是“中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84yho2zffSHv\" img_width=\"740\" img_height=\"493\" alt=\"2018年“世界百大軍火商”名單來了 前15名中企佔6席\"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6年11月,由中航工業貴飛公司自主研製的“鷂鷹”無人機在貴州亮相。據瞭解,“鷂鷹”無人機是目前中國留空時間最長的民用無人機,約13小時。(圖片來源:中新社\u002F資料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海觀察者網報道,由於2018年是“大國競爭”時代的頭一年,因此今年發佈的軍火商排名中,防務新聞首次統計了中國防務企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給這個原本略顯“無聊”的榜單帶來的巨大的變化——以往該榜單基本上就是洛馬第一,幾家全球熟知的企業排名根據國際形勢有些許變化。但今年太不一樣了,中國公司“殺”進榜單,迅速擠下不少著名企業——比如法國達索或者俄羅斯Almaz-Antey。\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今年的名單中,排名第一的軍火企業依然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其次是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和雷神,緊隨其後的就是中航工業了。排在前100的中國軍工企業有8家,這8家企業分別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收入249億美元,排名第5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北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收入148億美元,總規模第8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收入121億美元,排名第1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收入120億美元,第11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收入103億美元,第12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收入98億美元,第14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收入81億美元,第19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收入50億美元,第22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體而言,這8家公司2018年的防務收入總和約爲97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比歐洲全部軍火企業的收入總和(略高於1000億美元)稍微低一些。考慮到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China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oration)將合併,屆時合併後的新公司總國防收入約147億美元。這將使其在前100名榜單上升至第9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國方面統計中國防務企業還是比較麻煩的,中國的防務公司除了北方工業以外,沒有發佈過公開的防務收入數據。因此防務新聞的調查員和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合作,通過分析中國公司或政府的公開報告,外國和金融公司有關報告,以及子公司產業規模等方法來估算中國企業的防務收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認爲,這種估算方法比較準確,並且得到北方工業的證實。北方工業告訴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他們的民用收入大概佔據整體收入的80.8%,與該所對北方工業的估算數據基本相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這些研究員也抱怨了不少問題,比如某些中國大防務企業的財報不對外國IP地址開放,他們將這點歸咎於中美近期的矛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防務新聞分析稱,歐洲或俄羅斯企業必須出口才能生存。但中國和美國公司不需要依賴出口,他們有足夠大的內需,尤其是中國。中國的軍火公司們實際上總體上限制了出口,去年有統計的中國武器出口僅限制在泰國,孟加拉,巴基斯坦和阿爾及利亞。防務新聞分析稱,考慮到來自美國的限制以及大國競爭時代帶來的站隊問題,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把重點放在國內生產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防務新聞提到,美國人擔心的根源還是中國軍工企業近年來的本國國防投入,比如中國海軍近年來裝備更新的速度。今年上半年中國人民海軍接受了11艘新型艦艇,包括4艘052D型驅逐艦和另一艘071型綜合登陸艦。除此以外,中國的船舶工業還在建造8艘055型驅逐艦,兩艘國產航母,一艘075型直升機航母,以及更多的052D型驅逐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鏈接:2017年全球軍火商百強 美第一俄第二沒有中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2018年12月10日,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發表了《世界軍事生產和出口情況報告》,報告的數據表明,在2017年度,俄羅斯武器和軍事裝備製造商在銷售額排名趕超了英國公司,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前100名中有42家美國公司。他們的銷售佔主要優勢,達到2266億美元,佔總數的57%,比去年增加了2%。 其中五家公司進入前十名。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武器和軍事支出項目主任表示,美國公司直接受益於美國國防部對武器的不斷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軍工製造公司,大幅度領先其他公司。2017年其銷售額爲449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8.3%。基本上供應新型F-35戰鬥機、導彈、反導彈以及新型艦載多功能作戰信息控制系統Aegis保障了它銷售額的增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注意的是,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強調土耳其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2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有4家進入前100名的印度武器製造商公司的銷售總額爲75億美元,占上市公司的總產量爲1.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該報告和全球軍火商排名,一如既往的缺少中國信息。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附錄中專門註明,由於缺少中國企業準確的銷售數據,因此無法對中國軍工製造企業進行對比。(完)\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1490765062804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