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642e94e7-5512-4eb6-99a3-5bc356c641a5\"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676\" alt=\"加快文旅融合步伐 打造世界旅遊勝地\"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魯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以下簡稱“文旅融合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湖南省努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朝着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的方向融合發展,推出了一批在國內外叫得響的文化旅遊精品。當前,應進一步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並進,強化頂層設計、特色集聚、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湖南樣本”和世界旅遊勝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做好頂層設計,注重平臺支撐,凝聚文旅融合發展共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加快文旅融合發展,要着眼於國家新經濟、新文化戰略部署,凝聚文旅融合發展共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方面,要強化頂層設計。統籌制定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和制度框架、評估體系;統籌推進文化和旅遊部門職能改革,強化文旅一體的現代化治理思維,做到依法、科學、有效管理;統籌推進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推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實現文化與旅遊的雙輪驅動;統籌推進“錦繡瀟湘,偉人故里”文化旅遊品牌形象設計和宣傳,賦予其鮮明的文化內涵和市場號召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要注重平臺支撐。充分依託湖南省設有旅遊管理類專業的高校和湖南省旅遊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建設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智力支撐的高端智庫平臺;着力建設國家文旅科技創意研發中心,建設高水平數字化文旅體驗實驗室,搭建文旅產品研發轉化平臺,打造中部文旅科技產品創新孵化基地;搭建文旅融合新媒體傳播平臺,使其成爲先進文創潮流的引領者、各大文創品牌的聚集地;以良好環境吸引國內外資本要素,搭建文旅產品投融資平臺,形成文旅資本彙集的窪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突出特色集聚,堅持開放兼容,構築世界文化旅遊勝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傳播於世界的文化必定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方面,打造世界級旅遊勝地,必須集聚富有特色的文化旅遊資源。湖南文旅資源豐富,但集聚效應還不強。應強化以韶山爲核心的偉人故里紅色資源集聚效應,打造“一條線”看遍中國近現代奮進史的紅色文化之旅;強化以張家界、崀山、莽山等爲核心的自然遺產資源集聚效應,打造多片區湖湘自然遺產之旅;強化以“天下洞庭”爲核心的濱水休閒文化資源集聚效應,打造江湖一體化的世界濱水休閒勝地;強化以“神韻湘西”爲核心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集聚效應,打造多民族風情體驗文化之旅;強化以馬欄山文化創意產業園爲核心的娛樂休閒資源集聚效應,打造世界級文化娛樂休閒創意之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要堅持開放兼容的理念,積極吸收世界先進文化。應融入多元文化要素,促進文化創意產品民族性與世界性、歷史與未來、科技與想象的有機融合。拓展文旅融合對外開放,以中非合作爲基礎,推進紅色奮進之旅的深度合作;以“一帶一路”合作爲契機,推進多民族風情體驗之旅的深度開放;加強與世界遺產豐富地區合作,推進世界遺產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加強與濱海國家的文旅合作,探索江湖河海濱水休閒旅遊的資源共建共享;加強與文化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推進文化創意之都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推進轉型升級,促進資源鏈接,重構文旅產業價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旅融合發展服務於國家新經濟、新文化戰略,須依託產業支撐、與產業深度融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方面,要通過文旅資源有效鏈接,促進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着力破解行政區劃制約,實現部門、資源、人力、資本、土地等要素聯動,探索符合湖南省情的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路徑;充分依託雜交水稻、醫療醫藥、生態農產品、中車工業及智能製造等湖南特色產業,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及中非經貿合作優勢,把湖南打造成爲發展中國家重要的科教研學旅行目的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要依託“文旅+”提升文旅融合的產業價值。積極推動湖南特色文旅資源與現代產業發展有效對接,不斷延伸文旅產業的價值鏈、供應鏈;大力發展基於湖南地域特色文化資源與產業資源的節事會展旅遊,拓展國際展銷和傳播途徑,提升特色產品的品牌價值、場景價值、資產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強化創新驅動,加大科技賦能,探索數字文旅“湖南模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旅融合的集聚、裂變效應有賴於超級工程的支撐,打造世界級文化旅遊勝地,更要強化科技賦能文旅融合發展的理念與實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方面,要充分藉助科技手段促進文旅體驗升級。在張家界等世界自然遺產地發展基於無人機和VR等技術的極限體驗旅遊,如地貌運動視覺體驗、極限運動體驗、未來創意體驗;在韶山及大湘西等文化資源集聚地搭建數字化文旅體驗實驗室,打造緊跟數字科技創新的文旅體驗旅遊“湖南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要搶抓智能時代發展機遇,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科技賦能。在全域旅遊示範區大力發展智慧旅遊,建立文化旅遊經濟運行大數據分析平臺,爲政府部門及業界提供資訊支持。充分利用長株潭地區科技創新、智能製造和文化創意集聚優勢,積極引進世界頂級文旅科技企業,建設湖南版“東方迪士尼”“夢工廠”,打造新時代文化旅遊和科技融合發展的強大引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師範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3756349322368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