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会对别人的愚蠢感到不耐烦?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因为自身知识水平的拥有,或者生活阅读经验的累积,而会对别人的\"愚蠢\"行为,在感到匪夷所思的同时,失去理解的耐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的结果。\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bf7c525baa7421cb3e0967907b30419\" img_width=\"723\" img_height=\"1085\" alt=\"为什么我会对别人的愚蠢感到不耐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 \u003Cstrong\u003E完美主义的倾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完美主义者在心理学上至今没有一个概念被学术界接受,什么是完美主义者?目前的界定是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一种典型行为,而强迫性人格障碍,这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它伴随着过渡批评的自我评价而对工作或行为设置了过高的标准,这种标准导致对失败的恐惧,因为对失败的恐惧而产生了回避行为。不断处于警戒防御中,避开自我所恐惧的事物,出现了完美主义的行为:比如说仔细检查,反复考虑,因害怕失败而中途放弃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两种完美主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 \u003Cstrong\u003E正常的完美主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将会积极追求成就,也会从幸苦行为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并能依据环境及个人的条件来设立合理的目标,追求自我的满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u003Cstrong\u003E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强烈地害怕失败,没有任何事可以让其感到满意,无法从成功中获得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常常有强烈的自我挫败感,一直寻求他人的赞美与接纳,极力去避免失败与错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甚至不能容忍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的错误,这是一种要求他人型的完美主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般认为,患有强迫症的患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强迫症患者要求十全十美的行事。他们总是将所有事情做到最好,却总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容易失败,一般为人谨慎,墨守成规,缺乏通融和幽默感,太过于理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常常对自己,对别人要求很高,结果总是批评别人不好,怀疑和否定自我,又会因此而无法接受自己强烈矛盾的内心冲动而崩溃。\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1286d7390a84ef3878e58a599a735e2\" img_width=\"1267\" img_height=\"899\" alt=\"为什么我会对别人的愚蠢感到不耐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2, \u003Cstrong\u003E同理心的缺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理心事一种在沟通过程中,正确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真正的关怀他人,是能够了解他人世界,不以自己的立场来看待他人世界的方式,对对方所经历的事情的内容或身在其中的感受,情绪做正确的反应,并且不加任何评论将这种了解传递给对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他人感受的无感结果,是同理心的缺失可能导致的结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u003Cstrong\u003E不合理信念的作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情绪ABC理论创始人埃里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通常会有导致情绪困扰,甚至是神经症的11种不合理信念。简言之,不合理信念的特点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的想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 别人应该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和做法,他那样做,只能证明他很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很有成就,这样才有价值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那些愚蠢的人,都应该受到责骂和惩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 当事情糟糕到极点时,就是自己能力不足的表现。\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e8ed44c6da94c67ad028e13e71a999c\" img_width=\"1255\" img_height=\"835\" alt=\"为什么我会对别人的愚蠢感到不耐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事实真是如此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 别人可以有与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他那样做,也有他的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一个人不一定要十全十美,在各方面都很有成就,同样也有价值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那些愚蠢的人,就应该受到责骂吗?愚蠢就应该受到惩罚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 当事情不是按照自己想的去发展时,并不都是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结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对别人的愚蠢感到不耐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人无完人,聪明过度也代表着愚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正的聪明人,是那些大智若愚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纳的了他人的\"愚蠢\",也接纳的了自我的\"愚蠢\"。\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是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萤火虫老师,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080675053573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