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羣比大熊貓還珍貴的“美女”爲啥要嫁外國“王子”?

在我們人類,到了待嫁年齡的女孩,都期盼美滿的婚姻,急於脫單。動物界也是如此。

在新疆準噶爾盆地,受人類保護的“美女”野馬2歲已情竇初開,正和自己心儀的“猛男”展開一場狂熱的戀情。

<

但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的圈養野馬可由不得自己,總是在人的掌控之中。相戀的馬兒之間總是隔着一道圍欄,如隔山隔水般相望。

9月底,該中心又將6匹步入“戀愛期”的“美女”從原來家庭中調出,後備母馬從19匹增至25匹。這些豐滿又健碩的母馬,正期盼着儘快“嫁出去”。

自然界的野馬爲“一夫多妻制”婚配,成年母馬不會有富餘,但該中心爲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剩女”呢?

因爲野馬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物種,須由人爲它們優選婚配對象,還沒有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幸運。

這些“美女”野馬一直在等“媒婆”國際野馬組織介紹的國外“野馬王子”跨國成婚,以改善當地野馬的基因結構。

其實,近20多年來,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一直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2005年9月,該中心從德國引進6匹種公馬,與本地的年輕母馬們組建家庭。這次跨國婚姻改善了野馬近親繁殖狀況,促進了種羣的優化和壯大。

其中,引進的“艾蒙”和“羅森”,成爲當時的“種子選手”,幾乎年年都能讓自己的幾個“媳婦”受孕,繁育的後代身強體壯。不僅如此,該中心還主動到國外找“媳婦”。

2012年5月,向蒙古國戈壁國家公園輸送了4匹種馬。這是我國首次向國外輸送種源的一次跨國婚姻。

但是,自2005年以來,該中心已有13年沒有引進種馬了。而最初引進的18匹種馬,因老、病等原因都已不健在。

現圈養的國外引進野馬,只剩下“羅森”,當年與“羅森”一起引進的其餘5匹種馬,2匹死亡,3匹野放。

近兩年來,該中心的野馬繁殖率明顯降低,先天性疾病也有所增加,急需從國外再次引進野馬種源,以增加新鮮血液。

自2016年起,該中心就與國際野馬組織聯繫,商談再次從國外引進野馬事宜。

當年5月1日,該中心與捷克布拉格動物園簽定野馬種源交流合作協議。其中約定,2017年引進6匹種馬。

但因中捷兩國間沒有簽署輸入馬檢疫衛生要求議定書,無法進行入境檢疫,進口手續在中途就不得不停了下來。

目前,圈養的“男光棍”們,看着“自家”的25匹“美女”,每天急得團團轉,與野馬有着深厚感情的飼養員們也看着心焦。

而日夜期盼的“野馬王子”未能如期而至,以至於適婚“美女”日趨增多,卻遲遲嫁不出去。

野馬原產於我國準噶爾盆地和蒙古國乾旱荒漠草原地帶,有着6000多萬年進化史,是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目前,全球數量約2000餘匹。

野馬爲瀕危野生動物。新疆曾在上世紀70年代絕跡。當時,西方國家從新疆捕獲的的幾匹還存活着,國人很難見到。

上世紀80年代,新疆從西方國家引進原種新疆野馬。經幾十年的努力,野馬在新疆不僅繁殖成功,甚至數次野放成功。

圖片、視頻均爲新疆野馬繁殖中心提供

記者:史玉江

編輯:唐云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