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此次,瑞士伯爾尼大學科學家拉斐爾·尼爾科姆及其同事,藉助由近700種氣溫變化的替代記錄編制而成的數據,對公元元年以來的全球氣候變異模式進行了評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們的研究指出:和之前所想的不同,20世紀以前的各種氣候時期並非同時在全球出現。

"\u003Cp\u003E科學家們繪製了一幅從工業革命前到20世紀的詳細氣候變異圖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4日,同時公開的三項研究分別發表在英國《自然》及《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科學家們考察了公元元年至今(過去兩千年)的氣溫趨勢,結論顯示,接近20世紀末的全球氣溫變化速度和區域範圍,遠超過去其他時期的氣候波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換句話說,過去兩千年最嚴重的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嚴重的是,目前的氣候變化速度,也已超過了部分動物物種可適應的速度,它們“跟不上”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xqB36wxbEYv\"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88\" alt=\"自然 | 過去兩千年最嚴重的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一隻崖海鴉正在喂自己的幼鳥喫鯡魚。研究者在蘇格蘭五月島上對這種鳥的繁殖日期進行了連續19年的追蹤,本論文使用了這些數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評估公元元年以來的氣候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過去兩千年的氣候變異一直是爭論的焦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產生爭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中幾個關鍵時期的影響範圍和導致氣候變異的因素,一直都無法確定,以至於研究人員無法判斷這一時間點或事件,對未來氣候模式產生了什麼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幾個值得注意的時期包括“中世紀氣候異常期”“小冰期”以及因人類影響導致氣候迅速變暖的過去\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3\"\u003E150\u003C\u002Fi\u003E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此次,瑞士伯爾尼大學科學家拉斐爾·尼爾科姆及其同事,藉助由近700種氣溫變化的替代記錄編制而成的數據,對公元元年以來的全球氣候變異模式進行了評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們的研究指出:和之前所想的不同,20世紀以前的各種氣候時期並非同時在全球出現。比如,公元元年至今的最冷氣溫分別出現在15世紀的太平洋中部和東部,17世紀的歐洲西北部和北美東南部,以及19世紀的其它地區。同樣的,全球在工業革命前也從未同時出現過較長的溫暖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世紀後期的變暖速度最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份研究稱,相比之下,全球98%的地區自公元元年以來的最暖期集中在最後幾十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爾科姆及團隊同時考察了數十年間的地表平均變暖速度和驅動因子。\u003Cstrong\u003E分析顯示,在20年以上的時間尺度上,20世紀後期的變暖速度最快;且工業革命前的氣溫波動主要由火山活動驅動。\u003C\u002Fstrong\u003E研究團隊發現重建與模擬存在一致性,這也說明,該研究對今後幾十年的氣候預測也將具有實際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伯爾尼大學斯蒂凡·布朗尼曼及其同事進行的另一項研究,則分析了19世紀早期的火山噴發對氣候的影響。他們發現,在一連串的火山噴發後,曾出現過持續的全球變冷和氣候劇變,包括非洲乾旱和季風減弱。從這次變冷中的恢復,剛好過渡到了一個對工業革命有早期影響的時期,他們認爲,這一原因也導致了長期以來研究人員更難確定這些因子的相對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物種“跟不上”氣候變化的腳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嚴重的氣候變化,意味着物種的歷史物候(繁殖和遷徙等週期性活動與季節氣候的關係)與目前的氣候條件不匹配。物種有可能通過改變自身的物候來對此做出響應——其前提是,物種的行爲及發育具有充分的遺傳多樣性或塑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已經有部分動物物種的適應速度跟不上氣候變化速度。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項最新的元分析稱,儘管隨着氣溫上升,部分物種加快了其季節性生命週期循環,但結果表明,\u003Cstrong\u003E這些適應性變化的發生速度可能不足以保證這些羣體可以長期存活。\u003C\u002Fstrong\u003E目前面臨風險的種羣包括西方狍、北美歌雀、崖海鴉和喜鵲。\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xqBKGofu0Vt\" img_width=\"533\" img_height=\"800\" alt=\"自然 | 過去兩千年最嚴重的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成年新西蘭紅嘴鷗和幼鳥。這種鳥是一項在新西蘭凱庫拉半島進行了54年的研究的主角,本研究使用了這些數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德國萊布尼茲動物園與野生生物研究所(IZW)的科學家們查閱了10090篇科學摘要,並從71項已發表的研究(覆蓋13個國家的17個物種)中提取數據,以鳥類爲重點,評估了動物對氣候變化的響應。他們發現物候變化傾向於適應氣候變化,即朝着適應全球變暖的方向改變。不過,他們沒有發現動物形態有類似的適應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物候轉變或許能緩解氣候變化的部分有害影響。但是現在,物候轉變的速度遠不及氣候變化的速度——且計算顯示對許多種羣而言都是如此。科學家指出,這兩者之間的速度差可能已經過大,危及到了種羣的持續生存。\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6Ahwz4X2RcXB\" img_width=\"640\" img_height=\"111\" alt=\"自然 | 過去兩千年最嚴重的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來源:科技日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張夢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吳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審覈:王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衆號ID:kepuing>\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5225561500882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