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u003Cb\u003E大河財立方消息 \u003C\u002Fb\u003E7月25日,記者從信陽市人民政府網站獲悉,2019年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公佈。計劃明確了信陽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主要任務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計劃指出,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0%—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不低於7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實現這一目標,2019年信陽要抓好這些主要任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速鐵路方面:重點推進京九鐵路阜九段前期工作,力爭國家鐵路總公司啓動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推動合康高鐵、寧西高鐵納入國家相關規劃,科學謀劃沿淮高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等級公路方面:大力推進信陽至隨州、安陽至羅山、淮濱至內鄉信陽段高速公路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能源建設方面:做好陝北至湖北800千伏直流和駐馬店至武漢1000千伏交流兩項特高壓工程,春申第二電源工程和信陽西金牛輸變電工程兩項500千伏電網工程的開工準備工作。建設投運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2個(合計規模6萬千瓦),開工建設3個風電項目(合計規模15萬千瓦)及環信陽天然氣管道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運方面:打造淮濱港臨港經濟區,加快淮河航運項目建設,謀劃淮河航運長臺關至息縣段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慧城市方面:推進華爲大數據產業園項目,提升數據支撐能力,開工建設“居民一卡通”項目。以政府爲主導,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實施智慧環保、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項目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健康養老方面:以“兩湖”爲重點區域,以湯泉池、雞公山爲重點載體,推動健康養老產業與醫療、休閒等產業深度融合,開展國家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前期工作,引導培育健康養老產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社會事業方面:持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強化項目帶動和政策支持,積極爭取中央資金,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大別山藝術職業學院、信陽農林學院校區(二期)、羊山中學東校區(育才中學)等項目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城市建設方面:啓動市本級垃圾焚燒發電、第一污水處理廠三期、出山店水廠工程、生活垃圾分類、水系連通、新三路東西貫通、城區主幹道路修補貫通等一批緊迫性城建工程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住房保障方面: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計劃新開工棚戶區改造項目39個,建成安置房2.3萬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附:2019年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和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落實“六穩”工作部署,紮實開展“幹部作風提升年”活動,着力打造“一市一區三樞紐”、加快建設“五個信陽”,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在造福信陽、添彩中原的征程中邁出更大步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0%—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不低於7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效益明顯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果,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增長20%以上,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均增長10%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協調發展取得新成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綠色發展取得新提升,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達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開放發展取得新突破,進出口保持平穩增長,營商環境在全省評價排序中力爭取得好的位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共享發展取得新進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城鎮新增就業9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幹部作風提升年”活動爲抓手,切實優化發展環境,全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八項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堅持科學規劃引領。結合省鄉村振興戰略框架,編制完成《信陽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科學確定任務目標和發展路徑,分類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出臺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鄉風文明建設、科技支撐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和農業結構調整專項方案。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和50%以上行政村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或編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抓好小麥、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新建高標準農田54萬畝,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110億斤以上。提高農業生產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加大農技推廣服務指導力度,加強田間精細管理,保證糧食生產安全。持續推進“四優四化”,力爭優質弱筋小麥面積發展到 200萬畝、稻漁共作60萬畝、再生稻20萬畝,新增油茶麪積5.5萬畝,繼續做大做強茶葉、中藥材、油菜等優勢特色農產品。深化一二三產業融合,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加強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鞏固和深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紮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覈資,完善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制度,推動股份量化、成員資格界定、農村集體組織賦碼頒證和農戶頒發股權證等各項工作,加快建立農村資產評價體系,切實保障農民權益。穩妥做好新縣、光山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大力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推動“三清一改”,即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以及改變影響農村環境的不良習慣,所有縣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通過省級達標驗收,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23%,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8%,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8%。紮實推進“廁所革命”,完成戶改廁20萬戶。開展“四美鄉村”“五美庭院”“美麗小鎮”創建活動,重點打造50個美麗鄉村,規劃建設10個特色文化小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強化政策統籌協調,保持經濟平穩運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着力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大力開展“7819”擴大有效投資行動,全年實施項目896個、全年計劃完成投資1312.91億元;加快466個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建設,全年計劃完成投資752億元。發揮重大項目的核心帶動作用,加快推進沿大別山高速公路明港至雞公山段、淮濱至信陽高速息縣至邢集段、淮濱至內鄉高速公路豫皖省界至淮濱段、許昌至信陽高速公路信陽段、安陽至羅山高速公路上蔡至羅山段、G107和G312繞市區段一級公路、河南省大別山革命老區引淮供水灌溉工程、五嶽抽水蓄能電站、袁灣水庫、中心城區調水及生態水系建設、南灣開元文化旅遊度假項目、平橋區中山鋪項目、國家幹細胞健康工程產業示範區、信陽市中心城區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期)、信陽產業新城、淮濱紡織服裝產業園、明陽新能源產業園、大別山藝術職業學院一期、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等20個重大項目,以“二十大工程”以引領驅動重大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加強項目落地服務保障,把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列爲“一號工程”,實行專班負責。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實施,重點圍繞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基礎設施補短板等政策利好,謀劃一批重大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專欄:重大項目謀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速鐵路方面:重點推進京九鐵路阜九段前期工作,力爭國家鐵路總公司啓動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推動合康高鐵、寧西高鐵納入國家相關規劃,科學謀劃沿淮高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等級公路方面:大力推進信陽至隨州、安陽至羅山、淮濱至內鄉信陽段高速公路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能源建設方面:做好陝北至湖北800千伏直流和駐馬店至武漢1000千伏交流兩項特高壓工程,春申第二電源工程和信陽西金牛輸變電工程兩項500千伏電網工程的開工準備工作。建設投運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2個(合計規模6萬千瓦),開工建設3個風電項目(合計規模15萬千瓦)及環信陽天然氣管道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運方面:打造淮濱港臨港經濟區,加快淮河航運項目建設,謀劃淮河航運長臺關至息縣段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慧城市方面:推進華爲大數據產業園項目,提升數據支撐能力,開工建設“居民一卡通”項目。以政府爲主導,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實施智慧環保、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項目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健康養老方面:以“兩湖”爲重點區域,以湯泉池、雞公山爲重點載體,推動健康養老產業與醫療、休閒等產業深度融合,開展國家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前期工作,引導培育健康養老產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社會事業方面:持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強化項目帶動和政策支持,積極爭取中央資金,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大別山藝術職業學院、信陽農林學院校區(二期)、羊山中學東校區(育才中學)等項目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城市建設方面:啓動市本級垃圾焚燒發電、第一污水處理廠三期、出山店水廠工程、生活垃圾分類、水系連通、新三路東西貫通、城區主幹道路修補貫通等一批緊迫性城建工程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住房保障方面: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計劃新開工棚戶區改造項目39個,建成安置房2.3萬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釋放消費潛力。堅持增供給與優環境並舉,加快釋放消費潛力,形成穩定持久的經濟增長拉動力,讓羣衆更“能消費”、更“願消費”、更“敢消費”。推動重點消費領域提質擴容。積極促進汽車、家電等消費,穩住商品消費“大頭”,確保居民消費穩定增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動農村消費升級發展,支持電子數碼、智能農機、綠色高效肥料等優質工業品下鄉,擴大農村市場銷售規模。引導擴大和升級餐飲、旅遊、文娛等服務消費需求。持續改善消費硬件設施。進一步放寬文化、教育、體育、旅遊、健康養老等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鼓勵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旅遊、家政服務、嬰幼兒撫育、健康養老等服務消費和網購等消費新業態。切實提升居民消費能力。落實省重點羣體增收激勵計劃,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全面實施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落實好專項附加扣除政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化解居民消費後顧之憂。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完善消費領域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力度,推進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建立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實施聯合治理和精準治理。加大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僞劣商品、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等違法行爲,重點規範農村市場,讓人民羣衆安心消費、安全消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着重優化營商環境。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着力消除民企在准入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落實好國家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持續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及物流成本,確保不增加企業負擔。加強收費項目清單“一張網”建設,健全亂收費投訴舉報查處機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大力實施轉型升級,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着力實施“六大行動”,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實施重點企業提升行動及百企倍增行動,堅持“提中、扶優”,對篩選的10家高利稅、高成長、引領型重點企業實行“一企一策”,進一步提升大企業競爭力和支撐力。對篩選的103家重點企業,在資源、要素、資金上予以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重點推動信鋼實現產能倍增、天瑞水泥和華新水泥等實施綠色化改造、同合車輪啓動實施二期項目,支持華英集團實現產品升級、五穀春酒業打造華中區域知名品牌,幫助天揚光電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舜宇光學打造光學產業園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實施智能製造引領。深入推進以智能製造爲引領的“三大改造”,重點實施308個技改項目和智能化改造項目,集中精力建設一批智能車間,構建以智能車間爲主導的智能製造發展格局。按照設計數字化、裝備智能化、項目產業化的要求,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供應鏈協同企業智能化整體改造,帶動產業集羣整體轉型。推動傳統產業提質改造。推動禽肉、茶葉、山茶油、白酒等食品加工製造提質升級,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羣。加快推進“六縣一區”紡織服裝產業聯動發展,淮濱縣打造中西部地區最大的紡織基地、潢川縣與光山縣打造全國最大的羽絨加工和羽絨製品基地、羅山縣打造針織服裝和家紡基地、平橋區打造品牌服裝總部基地、商城縣打造女性高檔服裝基地、息縣打造女式襯衫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力推廣珍珠岩、膨潤土等精深加工和高端應用,建設綠色建材全產業鏈;推進信鋼融入全省鋼鐵“23X”產業發展格局。積極擴大現有裝備製造企業產品市場佔有率,培育裝備製造零部件專業化公司。大力培育新興產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動高新區智能終端和顯示終端產業、平橋區光學產業、羅山縣的電子元器件加工製造產業聯動發展,建設明陽智慧新能源裝備生產基地,支持開源環保發展水、土污染防治裝備及修復技術,推動三元光電建設國內最大遠紅外應用產品研發和製造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軍民融合產業園區建設,提高航天精工軍轉民高科技產品加工能力。推廣數字技術應用,加快靈山科技大數據存儲示範基地和“雲上大別山”大數據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轉型提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圍繞現有主導產業和骨幹企業,繪製產業鏈、價值鏈、服務鏈圖譜,延鏈、補鏈、強鏈。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政企共建、項目先行等有效運行模式,選取2個產業集聚區作爲市場化運營試點。完成高新區國家高新區創建,加快潢川縣、潢開區融合爭創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確保信陽高新區創成國家高新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代物流業方面,堅持“雙核驅動、軸帶聯動、多點互動”的發展佈局,緊盯冷鏈物流和電商物流兩大主攻方向。提升冷鏈綜合供應能力,建立全市統一的冷鏈集成監控平臺;支持大別山農產品現代物流中心建設國家級農產品冷鏈流通骨幹節點。強化新時代電商物流園、信陽電商產業園、溮河區及商橋電商產業園引領帶動作用,建設唯品會豫南分撥中心、菜鳥華中二級分撥中心,提升倉運配一體化水平;加快光山縣電商物流中心、移聯網信息縣電商園區、淮濱佰德信息產業園等載體建設,推動電商進農村示範縣全覆蓋;深化與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等知名電商合作,建立跨境電商線上產業帶,增強跨境電商物流服務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化旅遊方面,發揮豫風楚韻的特色優勢,以全域旅遊爲抓手,圍繞大別山北麓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目標,大力整合全市旅遊資源,積極發展綠色生態遊、紅色研學遊、鄉村遊和民宿遊等,做大做強旅遊龍頭企業,全年實現接待遊客4800萬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400億元。突出茶旅品牌,推動溮河、羅山、光山、新縣、商城、固始、雞公山、南灣等縣區打造茶旅綜合體。大力整合新縣、商城、光山、羅山、溮河區紅色旅遊資源,推進溮河區四望山新四軍第五師師部舊址、商城金剛臺紅軍洞羣、新縣箭廠河革命舊址和新縣將軍故里4個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建設,佈局一批紅色旅遊景區現場教學點,以紅色研學遊帶動區域發展。加強景區創建,5A級景區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增4A級景區1家、3A級景區6家,力爭新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創成功。實施“品信陽菜、喝毛尖茶、看淮上山水、住豫南民宿”工程,推動旅遊業與文化、健康、養老、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載體建設方面,強化集聚帶動,加快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和專業園區建設,以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增強區域服務功能爲主導,重點培育專業服務、特色消費、文化體驗等新型業態模式,推動傳統市場向交易展銷、物流配送、信息金融服務有機融合的現代市場轉變,持續提升服務業“兩區”發展水平。加快兩湖區域規劃建設,建設國家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積極爭取國家級康養產業試點市,構建以生態環保、醫療養生、教育培訓等幸福產業爲主導的現代生態經濟體系,着力推動建設綠色生態示範先行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研究制定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實施意見,實施雙創基地提質升級行動,引導行業骨幹企業建設專業化衆創空間,推動雙創平臺載體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積極爭取“中原千人計劃”,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力爭培育院士工作站3家。啓動信陽非金屬材料技術研究院、信陽市遠紅外電熱技術研究院建設,加快培育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製造業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行“一企一策一專班”服務機制,培育省創新主體10家左右;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力爭獲批省科技創新平臺7家以上;建設國家級質檢中心1個、省級質檢中心3個。設立科技金融引導風險補償資金池,試行科技創新券制度,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力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緊緊抓住薄弱環節,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加大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監管力度,實施非法集資風險處置三年攻堅,穩妥化解企業風險,重點防範化解企業信用風險、企業不良貸款等。健全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加強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推進政府債務清理,進一步規範融資平臺融資行爲,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強化房地產市場管理,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鬆勁,繼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大力培育住房租賃市場,鼓勵房地產企業將存量房源投放到租賃市場;加強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和市場監測,穩定市場預期。着力防範社會穩定風險,持續抓好安全生產,確保實現“一杜絕三下降”目標,繼續加強非洲豬瘟等疫情防控處置,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深入推進產業、教育、水利、交通、電力、就業、生態、健康等扶貧,全年完成5.2萬人脫貧目標。統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幫扶、土地拆舊復墾、社區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激發攻堅內生動力,增強貧困地區、貧困羣衆自我發展能力,防止脫貧人口返貧。堅持精準脫貧精準退出方略,確保淮濱縣順利脫貧摘帽。鞏固提升已退出縣脫貧成果,做好與鄉村振興工作銜接,持續抓好穩定增收、政策保障、公共服務和長效扶貧機制建設,進一步提升脫貧成效。抓好鞏固提升,堅持“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保持脫貧攻堅政策連續性、穩定性,重點關注因病致貧戶、無勞動能力戶,突出抓好保障兜底。進一步加大“兩非”地區支持投入,提升羣衆滿意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科學制定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積極推進“揚塵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治理、重點涉氣工業企業治理“三大戰役”專項行動。持續抓好大氣污染管控、工業企業錯峯生產管控、重污染應急管控等。實施煤炭消費減量行動計劃,深化重點領域節能改造,強化地方煤炭消費監測預警,堅決壓減高耗能行業低效產能。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強化河長職責,重點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全域清潔河流、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四個標誌性攻堅戰役,確保中心城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全市地表水質量達到Ⅲ類水質以上,無劣V類水體,地下水質量考覈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大力推進“四水同治”,加快推進淮河重要支流系統治理、大中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新建改建小型水庫、史灌河治理、水系生態廊道造林綠化等工程進度。進一步強化河道採砂管理,持續推進河道採砂長效機制建設,開展河湖聯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非法採砂行爲。統籌土壤污染防治攻堅。全面落實“土十條”,強化污染地塊動態管理,開展污染地塊詳細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和修復治理等工作。做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固體廢物處理,加快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建設。開展以坡地耕地水土綜合整治爲主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構建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落實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重大政策規劃落實。加強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和宏觀政策研究,搶抓政策機遇,加快推進發展。落實《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等重大戰略,圍繞“一山、一河、生態、發展”四大主題,唱響綠色生態發展示範區的主體定位,打造淮河生態經濟帶上游中心城市。緊盯《關於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中辦〔2015〕64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01號)等重大政策,聚焦重大基礎設施、精準扶貧、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關鍵領域,着力補齊發展短板。積極融入中原城市羣、緊密聯繫長江經濟帶,加強優勢資源互補,實現區域協調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完善城鄉規劃體系。結合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目標,開展信陽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全面完成中心城區控規及城市設計和停車設施等專項規劃編制,完成溮河、平橋兩區城市“雙修”及控規編制。推動固始縣、淮濱縣、光山縣完成城市總體設計和中心城區、濱水地區等重點區域設計工作。開展各縣村鎮體系規劃修編,完成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鎮(村)保護規劃編制。規範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面實施百城提質工程。以百城建設提質爲中心,重點圍繞火車站片區綜合改造、城市公交及停保場、城市交通暢通工程、城市公園綠地系統、市政設施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棚改和保障房建設等七大領域,推進一批重大城市提質項目,補足城市建設短板,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完成火車站北廣場區域徵遷改造、南站房改造和四一路鐵路立交橋改擴建,完成新七大道(南灣段)延長段、跨溮河公園步行橋、南灣二號橋、羊山森林植物園工程量、羊山公交中心樞紐站和高新區城東停保站建設,完成信陽東站換乘中心主體工程、羊山公園主體工程和新二十四大街改建一期路面工程,完成火車站南廣場、新十八大街南段貫通基礎工程,新五大道下穿鐵路立交橋形象工程的50%以上,加快中心城區“一校三館”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4億元,開工建設羊山體育公園,全力打造城區十五分鐘全民健身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加強政務信息系統建設,研究制定《信陽市政務信息系統項目管理辦法》,統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提升智慧城市建設基礎支撐能力,力爭開工建設華爲大數據產業園項目。實施“居民一卡通”項目,逐步推出一批通用惠民應用。完成市級數字城管平臺升級,推動智慧水務、智慧執法等系統接入整合,加強數據挖掘,提高運用水平,推動形成“以數據說話、以數據管理、以數據決策”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全面推行代辦制、聯審聯批、並聯審批,繼續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定期召開聯審聯批會,大力推廣多評合一、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模式,一般性企業投資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減至100個工作日以內。繼續推廣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立健全線上並聯辦理機制,推動投資項目審批“一網通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推進國企改革。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依法破產“殭屍企業”,完成 全部依法破產企業終結工作,全面完成“殭屍企業”處置任務。年底前實現駐信央企、省屬企業辦社會職能全部剝離,完成市屬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面開展信用制度建設,完善環保、民政、交通、旅遊等重點領域信用管理制度。加強信用基礎建設,加快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二期)建設,提升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水平,構建以信用爲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縣級以上政府部門紅黑名單認定,推動實現重點領域紅黑名單全覆蓋。開發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聯合獎懲系統,嵌入各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政務部門業務審批系統,力爭率先在公共資源交易、政務服務等領域實現“逢辦必查、逢審必查”,推動開展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信用聯合獎懲,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聯合懲戒大格局。大力開展電信網絡、涉金融領域、生態環保、扶貧脫貧等重點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持續深化衛生、科技、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持續提升開放水平,着力釋放發展活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開放平臺建設。深化內陸直通式海關建設和關檢合作,加快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建設,切實降低制度性貿易成本。積極推動信陽保稅物流中心(B型)、信陽鐵路口岸、淮濱港、固始港等項目建設,謀劃申建信陽綜合保稅區。加快發展紡織服裝省級外貿產業基地,鞏固提升潢川禽肉、固始柳編省級出口基地,申建信陽茶葉、潢川羽毛、高新區電子省級出口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一核兩翼”招商佈局,持續深入開展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駐京招商,舉辦2019年駐京招商推介會。瞄準展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精準招商。創新招商模式,運用鏈式招商、市場招商、資本招商等新方式方法,着力推動食品、建材、紡織服裝產業做大做強。做好第十三屆河南國際投洽會、2019廈洽會、第十六屆東盟博覽會等重大節會招商,精心舉辦河南國際投洽會我市產業專題招商推介活動。繼續辦好信商大會,開展信陽籍在外人才回鄉專題活動。全年力爭實現新增落地項目300個,總投資額1000億元以上,到位資金300億元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持續優化外貿結構。堅持打好外貿發展資金支持、中小開項目扶持、出口退稅、進口貼息及信用保險“組合拳”,推動企業優化商品供給,構建自主營銷體系,不斷改善主體、商品、市場和貿易方式結構。着力引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做大做強茶葉、食品、光電、板材、羽毛羽絨等外貿龍頭企業,提升電子信息、現代家居、綠色食品、紡織服裝等主導產業外向度。進一步擴大茶葉、食品和服裝出口,引導華英集團等涉農企業“抱團出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着力辦好民生實事,切實提高人民福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力推進民生實事。推動完成2018年民生“十件實事”,特別是城市標準化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城區道路改造提升等進度較慢的實事工程。從實際出發,圍繞民生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科學謀劃辦好2019年民生“十件實事”,建立嚴格的考覈推進機制,促進當年能完成、效果能顯現、人民得實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專欄:2019年十件實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完成中心城區37條老舊道路提質改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通中心城區4條關鍵卡口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建擴建12所中小學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建改建中心城區二類以上公廁27座以上、每個縣5座以上,開放一批沿街單位公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造農村敬老院51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建改建1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動村衛生室產權公有化,開展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項目標本檢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建中心城區25個、每個縣2—3個社區公園(街頭遊園),綠化中心城區山體和空閒地,全面消除黃土裸露現象,每個縣打造1條綠化亮化美化示範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購置新能源公交車100輛,增開公交線路5條,新建公交場站5處,完成公交體制改革,在全市普及一元公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造一批農貿市場、新建一批副食品超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造中心城區老舊小區14個,規範1\u002F3老舊小區物業管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深入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市直和中心城區中小學及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完善婦幼健康、疾病防控體系,實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智慧醫療工程、基層衛生“369人才工程”,完善中心城區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加快市中心醫院羊山分院、市中醫院高新區分院建設。加強綜合性公共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穩妥推進羊山體育中心“一校三館”等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持續推動就業創業。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等羣體就業工作。制定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統籌實施“三支一扶”、“政府購崗”等基層就業項目,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招聘系列活動,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加快創業培訓、創業融資、創業孵化、創業指導四個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創業孵化園區和新型衆創空間建設。完善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培育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示範園區和示範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做好大學生、國有企業改革和去產能分流職工、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羣就業,支持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繼續抓好全民參保計劃、農村敬老院綜合改造提升等重點民生保障項目實施,紮實推進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大力開展兒童福利、未成年人保護、精神衛生福利、基本殯葬服務、殘疾人康復託養設施建設,增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困境兒童救助、殘疾人服務保障水平,逐步形成佈局合理、設施完善、服務便捷、保障有力的社會服務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編: 陶紀燕 | 審覈:李震 | 總監:萬軍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End\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Y00ziC6pffKT\"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00\" alt=\"信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公佈,今年要實現這些目標→\" inline=\"0\"\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51274555559168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