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各所高校來說,中堅人才是最重要的研發力量。而不同主管機構會對這些人才有不同的認定,最典型的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選的國家傑青、教育部評選的長江特聘教授、科技部等部委評選的973計劃首席專家、中組部萬人計劃評選的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等。擁有這些頭銜的人才都是當前各所高校的中堅力量,小編對近5年各所高校中堅人才的入選數量進行了統計,其詳細排名如下:

從這些人才的入選數量排名來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依舊處於國內高校的前兩位。在國家傑青、長江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學家等入選數量比較來看,北京大學都是力壓清華大學一頭。雖然近些年清華大學實力進步非常明顯,同時在各大主流排行榜上都超過了北大,但從近五年的整體數據來看,北京大學目前依舊是國內第一高校。

排名第三位的是浙江大學,浙大近些年實力明顯提升,同時已經坐穩了國內第三高校的位置。雖然很多時候清北復交經常被一起提及,但從近五年的中堅人才入選數量來看,浙大已經穩壓復旦大學一頭。同時,浙大與清北的差距在縮小,浙江大學被稱爲國內合併最成功的大學確實實至名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於華東五校的最後一位,中科大排在這個位置主要是因爲其學科設置的原因。其餘高校基本都是綜合性大學,各類學科齊全。而中科大缺少文科,在長江特聘教授和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等文科類人才評選方面與別的高校拉開了差距。僅算理科的話,中科大實力不弱於復旦、交大和南大。

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進入了排行榜的前十,這也是國內主流排行榜的位次。湖北的兩所高校近些年實力進步明顯,中堅人才入選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天津的兩所高校位置做了個顛倒,名氣更大的南開大學僅位列榜單的20名,而天津大學排到了第11位。雖然這兩所高校實力前些年都有所下滑,但新校區投入使用後,這兩校反彈形勢很明顯。排名和實力相差比較大的有兩所高校,分別是東南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這兩所高校真實實力要比排名高出不少,但近些年中堅人才入選數量總是不盡如人意。

​上榜的高校中,僅有4所高校爲非985工程高校。這4所大學分別是華中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和南京農業大學,985工程高校和其餘高校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拉大。當然,也有少數985工程高校掉隊了,包括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湖南大學等幾所大學由於地域不佔優勢,同時經費還缺乏,人才流失十分嚴重,由此造成的實力下降也非常明顯。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問題已經成爲普遍現象,教育部最近也對長江特聘教授的評選和執行做了新的規定,嚴禁東部高校向中西部及東北地區高校挖人。希望這些措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不然中西部高校沒落將不可避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