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 鄧國歡)不慎摔倒,被玻璃扎破腦門和眼瞼,玻璃穿入前額,直逼顱底。3月 11日,在同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房,剛查完房的劉爭教授告訴43歲的汪先生(化名),他目前情況穩定,恢復良好,過幾天就可以出院了。

悲劇!男子半夜上廁所不慎摔倒,結果被玻璃扎破腦門和眼瞼

圖爲手術取出的玻璃

回想剛剛過去的這十幾天,汪先生的妻子夏女士還惴惴不安。她說,2月22日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突然衛生間傳來“撲通”一聲,接着聽到丈夫“哎呦、哎呦”的呻吟,她跑去一看,發現丈夫摔倒在地上,左眼睛下眼瞼被劃傷,腦門上還插着碎玻璃渣,洗手檯上的擋水玻璃也碎了一塊。

見此情景,夏女士趕緊扶起丈夫,出門打的到離家不遠的蘄春縣人民醫院處理傷口。醫生爲汪先生進行了相關檢查後,將前額、左眼瞼傷口處玻璃取出並縫合了傷口。但汪先生的顱底還留有玻璃碎片,當地醫院難以爲其手術,建議往上級醫院轉院。於是,汪先生被連夜轉送到同濟醫院。

根據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刺到汪先生顱底的玻璃長約2.6釐米,寬1.2約釐米,呈現不規則的梯形。穿刺的角度剛好嵌頓在顱底,橫跨左右鼻腔和眼眶之間,大部分在左側。

悲劇!男子半夜上廁所不慎摔倒,結果被玻璃扎破腦門和眼瞼

圖爲腦部CT圖片

同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劉爭教授說,如果採取“原路返回”方式取出異物,也就是將玻璃從前額插入的地方取出,對顱內損傷較大,而且在已經受傷的前額上會再增加一個新傷口,風險不可預測。經過討論,他們決定採取在計算機導航輔助下通過鼻腔取出玻璃。

3月1日,劉爭教授團隊爲汪先生實施了手術。手術開始前,醫生將汪先生的CT資料導入到導航系統,從而構建一副三維立體“手術地圖”,玻璃的位置、大小及範圍顯示得清清楚楚,醫生根據這幅地圖準確識別玻璃的位置,形成“精準的定點打擊”。手術中,醫生先將 “困”住玻璃的組織清除乾淨,然後像汽車搬庫一樣,小心翼翼的將鬆動的玻璃從左側鼻腔慢慢挪到右側鼻腔,保證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再將玻璃從右側鼻腔取出。經過3個小時的手術,玻璃完整取出。術後汪先生未出現顱內出血、顱內感染、腦脊液鼻漏等併發症。

劉爭教授介紹,手術導航類似日常生活中的汽車導航,但手術導航是“三維立體”的,並且導航精度在1毫米以內。術中導航能輔助臨牀醫生進一步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手術成功率,大大降低手術風險,鼻內鏡聯合影像導航系統進行鼻-顱底、鼻-眶外科手術是現代鼻外科技術發展的方向,是真正意義上的“微創和精準”手術。

專家提醒,臨牀上像汪先生這類異物貫穿傷不算罕見,如果遇到此類情況,現場處置時應爲患者及時止血,切忌擅自拔出異物,以免異物撥出造成二次傷害,導致大出血和神經損傷。在完成止血包紮後,應及時送醫接受進一步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