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壇院區樓內有擺渡車,爲病人提供方便。

新天壇門診大廳提供24小時全流程自助服務,可打印檢查結果等。

醫院內智能導航幫忙找路 八種掛號方式可選擇

今日,位於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19號(南四環花鄉橋東北角)的北京天壇醫院新院區迎來試開診。天壇醫院新院區興建歷時5年,總建築面積超過35萬平方米,與老院區相比,新院區服務環境和條件都有了明顯改善,同時新院區新增了認知障礙、血管神經病學等多個學科。面積大了、科室多了,對於患者而言,到天壇醫院新院區就醫時會有哪些變化?帶着這個問題,北京晨報記者日前走進了天壇醫院新院區。

新院模樣 外觀猶如一艘巨大航母

還沒下四環路,遠遠就可以看到南四環花鄉橋東北角,一座由參照大腦神經元結構設計的鋼結構包圍的大樓。這就是北京天壇醫院最具標誌性的建築——門診一部(專科門診樓)。圍繞這座大樓向東或向西,均有大門可以進入醫院;大樓南側的四環輔路上,寬58米的正門可供步行患者出入。

俯瞰新天壇醫院樓羣,整體效果猶如一艘巨大的航母,從門診一部向北,“航母”的“龍骨”是包含了60餘間手術室以及ICU等醫院“核心命脈”的主樓,主樓東側是三座住院部大樓依次排列,西側則是門診二部(綜合門診樓)、急診樓、醫技樓、感染性疾病控制樓等;一條空中走廊連接北院區的科研行政樓、國際醫療部以及教學部。

西側緊鄰門診一部大樓的是醫院門診服務大廳,再向西則是門診二部(綜合門診樓);門診一部大樓中,主要涵蓋了天壇醫院重點學科神經內外科及相關科室,以及口腔、眼科、耳鼻喉科、中醫科等科室;其餘科室則分佈在門診二部大樓中。

新院指路 院內智能導航來幫忙

新院區、面積大,找不到科室怎麼辦?作爲應用“第五代醫院”理念設計的醫院,天壇醫院怎麼少得了“黑科技”?在天壇醫院新院區內,打開手機藍牙和“位置”開關,使用微信“搖一搖”的“搖周邊”功能,就可以找到北京天壇醫院院內智能導航——不但能夠顯示三維地圖,還能夠實現語音導航+文字圖形+路口放大圖,院內的掛號處、各科室、藥房、衛生間、各類便民設施等在地圖上一目瞭然,患者選擇目的地後,系統可以自動規劃最佳路徑,甚至可以細化到建議患者乘坐電梯、扶梯或者走樓梯,避免患者多走路。

對於使用微信不熟練的患者,天壇醫院還在門急診大廳醒目位置設置院內導航二維碼,掃碼即可實現院內導航;在醫院官方網站、微信公衆號等平臺也提供導航二維碼。

同時,爲了避免患者多跑路,每個門急診大廳都有導醫人員,還設置了90餘臺問路機,隨時提供諮詢和查詢服務。

新院掛號 八種方式可自行選擇

大醫院患者多,看病掛號排隊在所難免。爲了儘可能減少患者排隊時間,天壇醫院推出包括電話(010-114)、網絡(www.bjguahao.gov.cn)、“京醫通”微信、自助機具、醫生工作站、出院複診、現場預約及社區雙向轉診預約八種預約方式,患者可根據需要自主選擇。

新院看病 24小時門診自助服務

在醫院門診服務大廳的自助服務區,一字排開的20臺自助機具頗爲壯觀。從購買病歷本、掛號取號,到打印檢查檢驗結果、繳費、打印發票,提供24小時門診全流程自助服務;檢驗報告信息推送,線上查詢結果——患者輕點屏幕即可完成,大大縮短了排隊等候時間。

據介紹,天壇醫院已將1小時分時段預約掛號服務精確到30分鐘,各科室實行“二次報到”,快速分流患者,減少等候時間、改善就診秩序。

對於需要輔助檢查的患者,實行“輔助檢查集中預約”,各項輔助檢查預約全部可以在診間實現,減少患者奔波。

記者在天壇醫院門診的採血室看到,患者在護士站的一臺儀器上掃描檢查單據上的二維碼後,就可以在候診區安坐等候。患者使用就診卡、銀行卡、微信等均可以實現在自助機具上繳費。

新院取藥 藥房掃碼取藥加郵寄

由於”新天壇”專科門診和綜合門診分開、各自設立藥房,且院區面積擴大,患者往返兩個門診樓取藥往返距離較遠,爲了減少患者往返路程,天壇醫院在兩個門診樓藥房均設立了自動快速發藥機,患者可以自主選擇在任何一個門診樓藥房取藥,只需在藥房外的取藥自助報到機上掃描處方,除草藥外其他藥品均可在這個藥房領取。天壇醫院還可爲患者提供中藥代煎、寄送到家服務。

爲了方便患者臨時存放隨身物品,醫院在門診大廳內設置共享儲物櫃,掃碼即可使用;在門診大廳還有幾十輛共享輪椅,可供行動不便的患者使用;自助銀行、自動售賣機、藥品郵寄到家……“以患者爲中心”的理念體現在天壇新院的方方面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