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牆作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南京明城牆上,也分佈着不少座抗戰碉堡。從中山門至太平門一段南京明城牆上共有7座碉堡,分別是:紫金山龍脖子城牆拐角處;前湖東南方向城牆拐角處;中山門北面400米處;中山門南面50米處;前湖西北面城牆拐角處,這處拐角的兩面,分別有一個射擊孔。由於兩個射擊孔距離較近,可以認爲是一座碉堡的兩個射擊孔;琵琶湖西側城牆拐角處;龍脖子與太平門之間,在白馬公園公交站臺上方約100米的對面城牆上。這處碉堡的射擊孔,已經被封閉。

  中山門北面400米處的碉堡

  除此之外,小編曾經沿南京明城牆尋找明城磚銘文時,還曾發現過3座建在明城牆上的碉堡。其中,第一座碉堡位於清涼門城牆南側約200米拐角處;第二座碉堡位於神策門城門西側約100米處;第三座碉堡位於中華東門東側約150米處。

  前湖東南方城牆拐角處的碉堡

  另據網友提供的信息表明,在挹江門、石頭城、玄武門等也有碉堡射擊口,明朝建城時不可能有水泥,這些都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南京城保衛戰中抗擊日本侵略者而採取的防範措施。

  清涼門南側的碉堡

  所見所知,南京明城牆上至少有13座碉堡,計14個射擊孔。這些明城牆上的碉堡射擊孔,呈長方形,由於碉堡的位置都比較高,不能實地測量。但根據白馬公園公交站臺上方約100米對面城牆上,被封閉射擊孔的碉堡中的青磚長、寬、高推測,築於明城牆上碉堡的射擊孔長約120釐米,寬約30釐米。

  挹江門一側的碉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