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中以后早出晚归,下了晚自习回家以后还要继续写作业到十一二点,繁重的学习让十四五岁的孩子感到特别的累,于是出现了很多孩子逐渐吃不了这份苦,开始打了退堂鼓对待学习出现了松懈的态度,消极的对待学习,接下来就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下的分析,以告诫目前在学习中感觉自己很辛苦计划放弃学习,放弃中考,放弃高中和大学梦想的初中生,赶紧回归学习的轨道,切莫一意孤行在偏离学习的轨道上渐行渐远!

第一点:孩子!当你感到累,想要偷懒放弃学习的时候,你要想清楚中考的重要性,同时想清楚一旦没有考上高中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中考对一个初中生至关重要,因为中考就好比是一场预选赛一个初中生只有通过这场预选赛的选拔才能有资格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去参加高考这场最终的决赛,由此可见中考的重要性!然而即便如此每年每届仍然都有很多初中生进入初中以后自己娇惯自己,在学习中不能吃苦受累,不计后果贪图安逸贪图享受,结果未能通过中考这场预选赛而被淘汰出局!而与此同时当他们看着自己的同班同学高高兴兴拿着高中录取通知书进入新的学校上学去实现大学梦想的时候,这些孩子往往又特别的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的勤奋学习!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为了让每一位初中生能够提前知道一旦没有考上高中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经常会与初一,初二包括进入初三依然不肯勤奋学习的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通过上述对话可以看出,一个初中生一旦没有考上高中,痛苦后悔的不仅仅只是自己,同时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面对没有考入高中的孩子,他们会更加伤心和焦急,他们面临着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的孩子下一步该去哪里?因此你要从上图对孩子引以为戒!

第二点:孩子!当你觉得自己很累很辛苦的时候,你要知道大家都是血肉之躯,比你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还在努力的学习!他们比你更辛苦!

每天晚上当你感到自己很累很辛苦早早就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比你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学习,当你每天早上赖在床上不想早起的时候,比你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已经起来听磁带背单词了,当你星期天寒暑假每天早上躺在床上睡懒觉的时候,比你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已经开始写作业了,因为他们不仅仅只写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同时还要做很多测试卷,难道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就不累吗?其实他们也很累,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因为他们懂得学习成绩的高低与自己的付出相辅相成,那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他们明白对于学习是:“不拼智力拼努力,不拼聪明拼付出!”,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作为一名初中生,一旦在学习中做不到勤奋努力和吃苦耐劳,那么他与学习优秀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最后只能是学习优秀的同学考上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了,他连普通高中的普通班都没有考上!

第三点:孩子!当你决定很累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要知道同为初中生,都是同龄人,很多初中生都有着一个一定要考上大学的梦想!

作为一名初中生要有自己的理想,而这个最接近的理想就是你首先要确保自己首先能够考入高中,然后考入大学,你要知道高中分为重点高中的重点班,重点高中的普通班,普通高中的重点班,普通高中的普通班这四个层次,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们会进入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同学要么进入重点高中的普通班要么进入普通高中的重点班,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往往都进入了普通高中的普通班,当然每年考入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都进入了普通高中的普通班,所以一目了然作为一名初中生一定要让自己的成绩能够守住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底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勤奋努力逐步向前推进,去争取普通高中的重点班或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这样的话你才能进入高中去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为自己十二年的求学历程来一个圆满的交代!因此多年来我鼓励我的学生: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就要好好想一想凭什么别人要上高中要上大学,而我却连一个普通高中都考不上呢?不要让这种迟来的后悔出现在你的身上!详细对话下图所示

最后寄语阅读这篇文章的每一位初中生:人生就是由艰难困苦组成的,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包括每一个动物在内都不可能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就拿自己的爸爸妈妈来说,他们比你还要辛苦,他们每天也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的勤奋努力工作,还要回家操持家务,但是他们从未退缩!因此你也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天道酬勤,具备了这一点那么就能够在学习中取得优秀的好成绩!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新书推介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由于上传篇幅有限,只能上传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为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帮助,同时警戒那些进入小学,初中,高中以后仍然没有好好学习的孩子,警钟长鸣,引以为戒!并且在头条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阅读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感谢今日头条给我们交流的平台!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后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让您的孩子学业有成,赢在终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