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滷友都在問我滷貨的問題,到底這個貨是該分開滷好,還是不分好,在網絡上大部分都是偏向於分開滷,好多都信誓旦旦的說,肯定要分開滷呀,不然,會相互串味的..........包括一些跟譚談交流的滷友。

首先我們來說說要分鍋滷的觀點,分鍋滷可以針對不同材料,作不同的相應調味,同時也避免了原材料間相互的串味。那麼針對這個觀點,就拿成都一個綜合性的熟食店產品來說,大多有雞類、豬類、鴨類、牛肉類這些都分開滷,在加上內臟類以及素菜(五香滷主要的豆製品)還有一部分煙燻製品,大家算算這裏需要分多少鍋,按許多朋友的說法最少得七鍋滷水。另外,許多店不光賣五香滷,還賣辣滷產品,那麼辣滷又該怎麼分呢?我們姑且只需要一鍋來算,那麼開一個熟食店就需要八鍋滷水。我的朋友們大家想想這是一種什麼狀態,一個家庭店你的加工間有多大,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大中城市 。

接下來說說不分鍋滷,不分鍋滷不代表所有東西都一鍋,比如說,內臟肥腸類、素菜豆乾類、煙燻類這些是必須分開的,其他的就一鍋端了,一鍋滷有什麼好處,可以材料與材料間相互補益,可以節約操作工序和操作空間。

那麼材料與材料之間怎麼產生補益呢?比如說,你起一鍋滷水一開始就只滷一些雞腳雞尖等之類的小貨,另外,你將這些小貨和其他像豬頭雞等之類的大貨一鍋滷出來,大家想想這兩個分鍋滷出來的會那一鍋味道好?不用我說也肯定是後者呀!大家不知聽沒聽老一輩的師傅常說雞增鮮、鴨增香、豬肉增膠質,還有,我們好多滷菜師傅在起滷水熬高湯時,大多都要加什麼老雞、老鴨、五花肉豬皮、棒子骨、牛骨之類的,爲什麼熬湯時你不想着要串味呢?反而,加了各種香料的滷水煮這些東西要串味了,這是什麼邏輯呢?

在成都這個市場的家庭熟食經營者中,有幾個是租得起好大加工區的,毫不客氣的說,有一大半的小店經營者都是租的居民樓作爲加工房,要在一個居民樓裏做七八口鍋來分開滷,恐怕會要經營者的小命兒呀!除開這部分,拿一些租門面做的來說,租門面的,一般是前面賣,後面滷和加工,一個門面,除了前面的賣場,後面的加工區還要放冰櫃,還要放洗刷池,還要放七八口鍋的爐竈,還要你施展的空間,還有、還有很多.........那得需要多大的空間,大家想想吧!

從表象來看各種原料都有各自的味道,說要串味感覺也是那麼回事,但是大家要明白自己是幹什麼的,我們是做滷菜的呀,我們爲什麼要它串味呢!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兩面性,每種原料是有他各自的異味,但同時,他們又有各自的香味,將他們各自本來所產生的香味體,糅合在一起豈不對我們的滷水來說更好,這就是川滷的一大特點。

那麼說到這裏,譚談就表明我的觀點吧!能一鍋端就儘量一鍋滷,有特殊異味的才分開滷,比如說,肥腸、素菜、煙燻這些是必須分開單獨滷的,這個分開滷也是從原滷水中舀滷水出來滷製,而不是要單獨起滷水。還有一些個體技術滷,這些是分開的,比如說燒雞、甜皮鴨、鹽焗雞等,因爲這些都是各自獨立的滷水體系和操作配方,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這種個體滷水就是專門爲自己體系而生的,你要用燒雞滷水來滷豬頭肉,肯定就差之千里,同樣甜皮鴨也是。

一般一家傳統型綜合熟食店都應該有一鍋所謂的萬能滷水,就是同一味型的滷水可以一鍋端,所以,滷水應該是味型分鍋,特色個體滷分鍋,而不是原材料分鍋。

一套技術或者是一個觀點,是要出至於真正的實際操作,在實際操作中去檢驗有沒有可行性,理論與實踐千差萬別,如果我們行業人不能正確的分辨一套理論是出至手上的、還是紙上的,那我們也許就會陷入彎路的起點了...........以上只是譚談的個人觀點,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歡迎交流探討,希望大家儘量做到,相互間不咬舌,不詆譭,真正的拿自己的實際操作經驗來探討,方是我們技術人能精進的胸懷。

好了今天就說這麼多,大家對熟食行業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區留言,我會在後續文章中,慢慢解答大家的技術提問,希望以此能幫到大家。我們一直從事熟食開店快二十年,所發文字和圖片皆是自己實際操作經驗,願與各位分享交流,分享我們的操作經驗,解答在熟食開店中遇到的問題,更多熟食滷菜方面的操作文章,歡迎關注我頭條號,有問題可評論區留言,我們會作後續的一一解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