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北疆的额尔古纳河全长960多公里,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蜿蜒曲折的河道勾勒出中国雄鸡版图上巨冠的轮廓。陆军某边防旅的十几个连队,沿河道分布于额尔古纳河畔,大兴安岭密林深处。

  (密林深处的牛耳河边防连)

  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由额尔古纳河向东延伸出的一条支流,像一只牛耳蜿蜒回转,驻防在这里的连队因此又被称为“牛耳河边防连”。迎着晨曦,记者和官兵一起踏上了巡逻路。

  老兵雷粒从当新兵起就来到牛耳河,在这里已驻守了16年,时间一长,对边防线上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今年底即将达到最高服役年限的他,特别珍惜每一次巡逻机会。

  (牛耳河边防连战士雷粒)

  陆军某边防旅牛耳河边防连战士 雷粒: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我觉得那是因为情未到伤心处。从我当兵来到现在,已经16年的时间。这种感情就像是我家庭一样,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感觉。

  巡逻没有固定的路,官兵们每次都要根据任务需要在杂草、密林、沼泽、悬崖间穿梭,途中还要防备着熊和狼等野生动物的突然攻击。路途虽然辛苦,但一直有官兵的欢声笑语相伴,我们也被身边的美景和战士们的乐观感染了。

  说起额尔古纳的美,老兵潘明华如数家珍,自豪间还带着一些炫耀。潘明华是连队的通信员,借着专业优势他还创办了连队电台,利用业余时间为大家编排节目,因为爱排戏,爱导演,战友们都喜欢叫他潘导。

  (牛耳河边防连战士 潘明华)

  (牛耳河边防连)

  牛耳河人的孤独与寂寞是外人难以想象的,连队方圆百里没有人烟,每年的中秋节一过,这里就将迎来长达7个多月的寒冬,大雪封山,河道结冰,连队就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林海孤岛。

  陆军某边防旅牛耳河边防连战士 潘明华:你们不是边防军人你们不会体会很深,当你常年在这个边防线上,就在祖国的最北疆,这片土地上巡逻,经常地巡逻,你就会感受到责任和使命感,作为一名边防军人,你站在祖国的最前线,你所担负的责任是很沉重的。

  (在界河进行水面巡逻)

  结束陆地巡逻后,连队的官兵将搭乘船艇进行水面巡逻。艇长刘长旺在额尔古纳河的年头比雷粒还要长,已经有24年,管段内哪里有暗礁、浅滩,哪个河汊属中国,哪个岛屿归俄方,他都清清楚楚,是大家公认的界河“活航标”。

  刘长旺告诉我们,过不了几天,大兴安岭就要迎来寒冬,额尔古纳河也马上进入枯水期,这是他们今年最后一次和连队一起进行全线巡逻。刘长旺所在的巡逻艇大队共有十几个艇组,分布在额尔古纳河畔的一个个边防连队。每年春天去冬天回,在外驻守时间长达半年多,因为巡逻任务重,官兵们从来不在夏季休假。

  (艇长刘长旺)

  陆军某边防旅巡逻艇大队教导员 燕振志:春天下点的时候天气比较冷,需要穿着绒衣,冬天收点的时候呢,天气又比较冷,又得穿着绒衣,就是很多已婚官兵,他们就没见过家属穿裙子是什么样,可以说是一种遗憾。

  

  (官兵和家人的合影)

  24年的航行,老刘早已成为了额尔古纳河上的名人。因为他过硬的船艇技术,许多地方单位慕名前来,开出优越的条件想把他挖走,都被老刘委婉拒绝。

  又一天的巡逻结束了,古老的额尔古纳河重归平静。在这条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不论是即将离开的老兵雷粒,还是坚守了24年的艇长刘长旺,他们都爱着这条河,这片林,这块土地。

  

  陆军某边防旅巡逻艇大队艇长 刘长旺:从21岁来到现在是45岁,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边防,总的来讲也特别自豪,特别是巡逻,驾艇巡逻在额尔古纳河的时候,这么美的风景,为边防,为国家,守好边巡好逻这种自豪感,也特别地高兴。

  秋天的额尔古纳河美得像一幅油画

  但更美的是边防军人的心灵!

  

  (巡逻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

  (牛耳河边防连举行升旗仪式)

  (官兵在界碑前庄严宣誓)

  (陆军某边防旅巡逻艇大队艇长 刘长旺)

  (陆军某边防旅巡逻艇大队战士 李双明)

  (陆军某边防旅巡逻艇大队艇长 吕豪)

  (牛耳河边防连战士 王柯文)

  声明:综合于央视军事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王娟 贾理理 汤建宁 马德波 杜浩波 李双明

  责编:张凯

  来稿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央视军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