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豫皖特委的領導下,紅一軍發展至1.2萬人,整編成紅四軍,軍長鄺繼勳,1931年2月,紅四軍第三次攻打新集(今新縣縣城),採用坑道爆破的戰法,一舉攻克新集,將鄂豫邊、豫東南、皖西三塊根據地聯結起來,標誌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5月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紅四軍改編爲紅四方面軍,中央派來負責人張國燾和沈澤民,由此紅色首府轉向中心地新集,新縣紅色首府從此建立並發展起來。

在鄂豫皖蘇維埃政權發展鼎盛時期,由於王明的“左傾”思想影響,當時的分局主要領導人錯誤的進行了“肅反”運動,如陽春之暴雪,革命遭到空前的破壞,很快第四次反圍剿失利,紅四方面軍主力部隊被迫西出平漢線。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紅四方面軍倉皇撤離時,吳煥先臨危受命爲“鄂豫皖游擊隊總司令”,留守大別山。

雲開了,霧散了,太陽把金色的陽光灑滿起伏連綿的天台山巒,山峯顯得格外雄偉壯麗。吳煥先潛伏在紅軍洞(箭河馬崗山),作出了重組25軍的偉大構想,並迅速向省委沈澤民,鄭位三作出報告,把現有的紅軍傷病員、自衛隊組織起來。1931年11月,在檀樹崗重建紅25軍,吳煥先任軍長,司令部設在方灣閔氏祠,堅持同敵人鬥爭,僅一個月紅25軍就達7000人,並開展了保障秋收秋耕,打破敵人的新進攻的一系列活動,從而保衛了根據地人民,保衛了紅色政權,保衛了革命的勝利果實。

“戰則存,不戰則亡,大別山紅旗不能倒。”這是紅25軍郭家河、潘家河、楊泗寨三戰三捷的基本經驗,很快,紅25軍與國軍隔着七里坪形成相持狀態,有效的遷制着國民黨十萬之師,爲中央紅軍的發展和紅四方面軍的西進創造了條件。

七里坪之戰一戰就是41天,久攻不下,彈盡糧絕,傷亡慘重,紅25軍逼上老君山,沈澤民書記爆病,幸好中央來了程子華帶着周主席的指示引導紅25軍北上。1934年11月,紅25軍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從羅山何家衝老銀杏樹下誓師向西挺進。

文:李軍 肖萬新 圖:鄉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